學,F有文學院、政法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社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外國語學院、體育學院、數學計算機科學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國土資源與旅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環境科學學院等15個學院,以及皖江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還設有附屬中學、附屬小學和附屬幼兒園。學校已經形成了博士——碩士——學士教育等不同層次,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留學生教育等不同類型的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已發展成為一所融文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理學、工學、教育學等學科門類于一體,師范與非師范并舉,在安徽乃至全國有較大影響、被安徽省委、省政府確定為優先建設的綜合性大學。
學,F有7個博士點、2個博士后流動站、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8個碩士點、60個本科專業。專任教師1381人,其中,正高級202人,副高級420人,擁有1個國家級教學名師,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省級教學名師,2個省級創新團隊。各類在籍學生34175人,其中,博士生108人,碩士生4009人,普通本科生21935人,留學生180人,成人本專科生7943人。
校園占地總面積195.2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87.27萬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1.90億元。圖書館藏書豐富,種類齊全,現有文獻總量290.5萬冊,古籍善本600多種,其中《洪武正韻》為國內唯一全本、元刻明遞修《通志》、明嘉靖刻本《李太白全集》、《杜工部集》均為海內珍本,還擁有國內外主要網絡資源及數據庫,館藏資源基本實現了數字化。
學校一貫重視教學工作,始終堅持人才培養是高校的根本任務,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倡導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高。建校以來,累計為國家培養全日制高等專門人才17萬余名,畢業生遍及安徽及全國各地的教育、經濟、文化、科技、管理等領域,一大批已成為所在行業領域的中堅骨干力量。
學校現有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3個安徽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5個省級重點實驗室(中心),17個省級重點學科,F有6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省級教改示范專業;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門國家級精品課程,28門省級精品課程。學校還編輯出版《安徽師范大學學報》、《高校輔導員學刊》、《學語文》、《中學生化學》、《安徽師大報》等多種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和報紙。
學校是全國首批獲準招收公費留學生的高校之一,也是國家華文教育基地、安徽省漢語國際推廣中心。學校先后接收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長短期留學生3000多人次,并與美國、英國、德國、芬蘭、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日本、越南等國家和地區的幾十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學術團體教育機構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與學術交流關系。
學校還是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教育部中小學骨干教師國家級培訓基地、國家體育總局發展研究中心體育文化研究基地、安徽省高校師資培訓中心、安徽省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基地、安徽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訓基地、安徽省高中骨干教師培訓基地。
春華秋實,桃李芬芳。為迎接高等教育蓬勃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學校在“十一五”發展規劃中明確了新的發展目標,努力把安徽師范大學建成一所以教師教育為主要特色的綜合性教學研究型大學,積極為“科教興國”、“科教興皖”戰略的實施和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皖南醫學院轉專業政策規定
時間:2024-07-12 11:0:25安徽工業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29皖南醫學院本科招生網登錄
時間:2024-07-12 09:0:48安徽工業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