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高考升學網為你介紹關于常州大學在安徽從2013年到招生的歷年文科、理科錄取分數線。
年份 | 平均分 | 最低分 | 省控線 | 最低分排名 | 錄取人數 | 錄取批次 |
---|---|---|---|---|---|---|
2019 | - | 557 | 496 | 29232名 | 70 | 本科第一批 |
2018 | - | 565 | 505 | 29088名 | 84 | 本科第一批 |
2017 | - | 540 | 487 | 26720名 | 95 | 本科第一批 |
2016 | - | 566 | 518 | 25116名 | 42 | 本科第一批 |
2016 | - | 523 | 473 | 57965名 | 46 | 本科第二批 |
2015 | 595 | 591 | 555 | 27597名 | 43 | 本科第一批 |
2015 | 565 | 557 | 511 | 57979名 | 52 | 本科第二批 |
2014 | 526 | 524 | 489 | 24876名 | 45 | 本科第一批 |
2014 | 487 | 485 | 438 | 56412名 | 47 | 本科第二批 |
2013 | 521 | 519 | 490 | 25703名 | 45 | 本科第一批 |
2013 | 486 | 478 | 429 | 57915名 | 54 | 本科第二批 |
年份 | 平均分 | 最低分 | 省控線 | 最低分排名 | 錄取人數 | 錄取批次 |
---|---|---|---|---|---|---|
2019 | - | 581 | 550 | 6402名 | 19 | 本科第一批 |
2018 | - | 588 | 550 | 6242名 | 20 | 本科第一批 |
2017 | - | 554 | 515 | 5833名 | 24 | 本科第一批 |
2016 | - | 550 | 521 | 5843名 | 11 | 本科第一批 |
2016 | - | 526 | 482 | 12652名 | 5 | 本科第二批 |
2015 | 621 | 619 | 597 | 5730名 | 10 | 本科第一批 |
2015 | 597 | 595 | 558 | 14669名 | 7 | 本科第二批 |
2014 | 561 | 559 | 541 | 6162名 | 16 | 本科第一批 |
2014 | 536 | 535 | 500 | 14846名 | 9 | 本科第二批 |
2013 | 559 | 557 | 540 | 5931名 | 12 | 本科第一批 |
2013 | 535 | 533 | 498 | 15189名 | 15 | 本科第二批 |
常州大學坐落于經濟繁榮、人文薈萃的江南歷史文化名城??江蘇常州,是江蘇省人民政府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及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共建的省屬全日制本科院校。
學校始建于1978年,前身為南京化工學院無錫分院、常州分院。1981年經國務院批準,學校定名為江蘇化工學院;1992年成為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管理的部屬院校,并更名為江蘇石油化工學院;2002年更名為江蘇工業學院;2010年更名為常州大學。學校歷經40年的建設發展,現已成為一所以工學、理學、管理學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具有“產學研”緊密結合辦學特色的高等院校。學校作為中國內地145所高校之一入圍US News世界大學排行榜;在聚志愿2019中國大學綜合實力排行榜中位居第156位。
學校以“責任”為校訓,秉承“勇擔責任,追求卓越”的學校精神和“以人為美、育人為本,開放辦學、協同發展”的辦學理念,積極培養具有創新精神、責任意識、專業素養、協作品質、國際視野的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學校基礎設施齊全,辦學條件優良。現有武進、白云、西太湖三個校區,校園占地面積2498畝,校舍總面積71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約4.67億元,紙質圖書170余萬冊。學校設有17個學院,全日制在校生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共計19800余人。另設有李公樸社會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和常州大學懷德學院(獨立學院)。
學校學科特色較為鮮明,學科門類較為齊全,涵蓋工學、理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法學、藝術學、醫學、農學、教育學等十大學科門類。2012年,學校獲批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現有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專業學位類別授予點、9個專業學位授權領域。擁有2個省優勢學科、7個省“十三五”重點學科,化學、材料科學、工程科學3個學科進入全球ESI學科排名前1%。在2018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學校有7個學科上榜,其中化學工程與技術、工商管理2個學科進入全國排名前25%。
學校人才培養體系健全,培養質量不斷提高。學校現有76個本科專業、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教育部“本科教學工程”地方高校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8個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專業、9個省品牌(特色)專業、7個省“十二五”高等學校重點專業(類)、5個省品牌專業建設工程一期項目;1部國家級精品教材、9部國家級規劃教材;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5個省級實驗教學與實踐教育中心(含建設點)、1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共享平臺、5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個省級眾創空間;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學校在“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中,榮獲金獎“三連冠”;在近兩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榮獲金獎1項、銀獎2項、銅獎2項;在近三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榮獲特等獎3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5項,2017年捧得“優勝杯”;在近四屆“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榮獲一等獎4項、二等獎18項;在近三屆“華為杯”全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榮獲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3項,2016年獲得華為“專項獎”;2014-2018年,先后4次獲得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國賽特等獎。2006年,學校在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榮獲“優秀”。2017年,學校入選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學校師資隊伍結構合理,教師素質優良。學校現有教職工近1800人,其中專任教師1200余人,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占比95%(博士學位56%);高級專業技術職務576人。擁有工程院院士3人(雙聘),教育部“”特聘教授1人,國家“”人選2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2人;學校現有江蘇省“雙創人才”、“333工程”、“特聘教授”、“青藍工程”等省級人才140余人;省“雙創團隊”、“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和教學團隊、“六大人才高峰”創新人才團隊等團隊10余個。專任教師中出國(境)外研修經歷者占比37%。學校連續多年被評為“江蘇省師資隊伍建設先進高校”和“江蘇省教育人才工作先進單位”,在聚志愿2019中國758所大學教師學術水平排行榜中位居第69位。
皖南醫學院轉專業政策規定
時間:2024-07-12 11:0:25安徽工業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29皖南醫學院本科招生網登錄
時間:2024-07-12 09:0:48安徽工業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