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學院不是雙一流大學,率屬于省政府的公辦本科學校。根據池州學院在各省發布的招生計劃批次設置,我們可以知道,池州學院是二本高校,池州學院坐落在“千載詩人地”的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安徽省池州市,是省屬綜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始建于1977年,初為安徽勞動大學池州地區專科班,1980年定名為池州師范專科學校,1999年原池州工業學校并入,2002年原安徽省經貿學校并入,2007年升格為池州學院,2014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學校現占地1959畝,校舍面積36.77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3453.87萬元。
池州學院坐落在“千載詩人地”的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安徽省池州市,是省屬綜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始建于1977年,初為安徽勞動大學池州地區專科班,1980年定名為池州師范專科學校,1999年原池州工業學校并入,2002年原安徽省經貿學校并入,2007年升格為池州學院,2014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學校現占地1959畝,校舍面積36.77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3453.87萬元,紙質圖書137.19萬冊,電子圖書80.45萬冊,中外文紙質期刊近2000種。建有安徽省高校唯一的開路電視臺。專任教師698人,其中正高職稱66人、副高職稱163人,博士、碩士學位611人;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2人,省級教學名師12人,省級教壇新秀18人。全日制在校生15815人。學校現有13個教學科研單位。其中,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學院被教育部確定為“數據中國百校工程”首批項目建設院校。學校堅持“以生為本,以用為先”的人才培養理念,堅持“能力導向、素養為基、專長分流、合作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以“特色鮮明的應用型大學”為發展方向,堅持走內涵發展道路。現有本科專業57個,近年來招生專業穩定在45個左右,初步形成契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專業群落,建成了一批在省內外有一定影響力的特色專業。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個,省級特色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4個。與安徽工業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17名教師成為該校兼職碩士生導師。2019年我校成為安徽省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單位。學校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機制。秉承“以孔子為師,以行知為友”的校訓精神,大力推進實踐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社會責任感教育“三位一體”融入人才培養過程。建有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示范實驗實訓中心4個、省級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10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省級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6個、省級應用型教師教學能力發展中心1個。近三年,獲批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410項,其中,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45項。學校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近三年,學生在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廣告設計大賽、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競賽等國家級、省級學科競賽中獲獎2028項。學生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1篇。成功孵化8家初創企業,其中6家目前年營業額超過千萬元,畢業生就業率在安徽省就業工作動態監測系統中位居全省前列。學校堅持“以特色科研打造科研特色”。現有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池州學院皖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省級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校企共建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市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建有博士后流動站點1個。近三年,獲批國家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據安徽省社科規劃辦統計,2015-2017年國家社科基金立項數省內同類院校排名第一。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25項,獲市廳級以上科研獎勵29項,2019年,獲得安徽省社會科學成果(著作類)一等獎1項,在同類院校中處于領先。公開發表學術論文865篇,其中被SCI、EI收錄68篇,CSSCI、CSCD收錄96篇;出版著作(教材)38部;獲批國家專利56項。學校堅持“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求發展”。與池州市委聯合制定《池州市與池州學院聯席會議制度》,開創了省屬高校與屬地政府聯合議事機制的先河。作為池州市唯一一所本科高校,學校扮演著“地方智庫”的作用,成為校地合作“六個人”,即:攜手池州的共建人,生態池州的規劃人,旅游池州的設計人,文化池州的發掘人,經濟池州的助力人,服務池州的行動人。組建“鄉村振興學院”,著力打造集鄉村振興理論研究、實踐指導及人才培養三位一體的綜合性繼續教育新平臺。成立“半導體學院”,著力打造安徽省半導體產業一流人才培養基地,努力成為助推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學校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依托地方家風文化資源建成池州學院家風文化館,推進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合化、個性化、本土化,讓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落地生根,家風文化館成為我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點基地。規劃建設千米“校友大道”,宣傳校友事跡、匯聚榜樣力量。持續不斷地以優秀傳統文化浸潤、滋養校園文化,積極打造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家園,涌現出王玉、吳凱龍等先進道德模范。設置“教學節”,推行青年教師入職宣誓、拜師和“最美教師”評選等活動,在校內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圍。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先后與韓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和臺灣地區10余所高校建立交流合作關系,其中,與臺灣實踐大學、龍華科技大學等高校簽署合作辦學框架協議;與加拿大里賈納大學簽訂校際合作辦學協議。積極與“一帶一路”國家高校建立合作與交流,申報“一帶一路”“雙百”計劃項目,與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簽訂交流合作協議。組織4名學生赴毛里求斯、丹麥參加漢語國際志愿者項目。遴選推薦22名學生參加國(境)外交流學習,組織社團學生赴韓國參加國際禪茶大會。先后選派55人教師赴加拿大、美國、德國、法國等國家進修、訪學。(備注:以上數據截至2019年10月21日)
A類36所 | |||
北京大學 | 中國人民大學 | 清華大學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理工大學 | 中國農業大學 | 北京師范大學 | 中央民族大學 |
南開大學 | 天津大學 | 大連理工大學 | 吉林大學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復旦大學 | 同濟大學 | 上海交通大學 |
華東師范大學 | 南京大學 | 東南大學 | 浙江大學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廈門大學 | 山東大學 | 中國海洋大學 |
武漢大學 | 華中科技大學 | 中南大學 | 中山大學 |
華南理工大學 | 四川大學 | 重慶大學 | 電子科技大學 |
西安交通大學 | 西北工業大學 | 蘭州大學 | 國防科技大學 |
B類6所 | |||
東北大學 | 鄭州大學 | 湖南大學 | 云南大學 |
西北農業科技大學 | 新疆大學 |
北京交通大學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科技大學 | 北京化工大學 |
北京郵電大學 | 北京林業大學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中國傳媒大學 | 中央財經大學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外交學院 |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 北京體育大學 |
中央音樂學院 | 中國音樂學院 | 中央美術學院 | 中央戲劇學院 |
中國政法大學 | 天津工業大學 | 天津醫科大學 | 天津中醫藥大學 |
華北電力大學 | 河北工業大學 | 太理理工大學 | 內蒙古大學 |
遼寧大學 | 大連海事大學 | 延邊大學 | 東北師范大學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東北農業大學 | 東北林業大學 | 華東理工大學 |
東華大學 | 上海海洋大學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上海財經大學 | 上海體育學院 | 上海音樂學院 | 上海大學 |
蘇州大學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南京理工大學 | 中國礦業大學 |
南京郵電大學 | 河海大學 | 江南大學 | 南京林業大學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南京農業大學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中國藥科大學 |
南京師范大學 | 中國美術學院 | 安徽大學 | 合肥工業大學 |
福州大學 | 南昌大學 | 河南大學 | 中國地質大學 |
武漢理工大學 | 華中農業大學 | 華中師范大學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湖南師范大學 | 暨南大學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華南師范大學 |
海南大學 | 廣西大學 | 西南交通大學 | 西南石油大學 |
成都理工大學 | 四川農業大學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西南大學 |
西南財經大學 | 貴州大學 | 西藏大學 | 西北大學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長安大學 | 陜西師范大學 | 青海大學 |
寧夏大學 | 石河子大學 | 中國石油大學 | 寧波大學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第二軍醫大學 | 第四軍醫大學 |
北京大學 |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地球物理學、地質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護理學、藝術學理論、現代語言學、語言學、機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商業與管理、社會政策與管理 |
中國人民大學 |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新聞傳播學、中國史、統計學、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公共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
清華大學 | 法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力學、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筑學、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軟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設計學、會計與金融、經濟學和計量經濟學、統計學與運籌學、現代語言學 |
北京交通大學 | 系統科學 |
北京工業大學 | 土木工程(自定)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力學、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 |
北京理工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兵器科學與技術 |
北京科技大學 | 科學技術史、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礦業工程 |
北京化工大學 | 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
北京郵電大學 | 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中國農業大學 | 生物學、農業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畜牧學、獸醫學、草學 |
北京林業大學 | 風景園林學、林學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臨床醫學、藥學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 |
北京師范大學 | 教育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地理學、系統科學、生態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戲劇與影視學、語言學 |
首都師范大學 | 數學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外國語言文學 |
中國傳媒大學 | 新聞傳播學、戲劇與影視學 |
中央財經大學 | 應用經濟學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應用經濟學(自定) |
外交學院 | 政治學(自定) |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 公安學(自定) |
北京體育大學 | 體育學 |
中央音樂學院 | 音樂與舞蹈學 |
中國音樂學院 | 音樂與舞蹈學(自定) |
中央美術學院 | 美術學、設計學 |
中央戲劇學院 | 戲劇與影視學 |
中央民族大學 | 民族學 |
中國政法大學 | 法學 |
南開大學 | 世界史、數學、化學、統計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
天津大學 |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 |
天津工業大學 | 紡織科學與工程 |
天津醫科大學 | 臨床醫學(自定) |
天津中醫藥大學 | 中藥學 |
華北電力大學 | 電氣工程(自定) |
河北工業大學 | 電氣工程(自定) |
太原理工大學 | 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
內蒙古大學 | 生物學(自定) |
遼寧大學 | 應用經濟學(自定) |
大連理工大學 | 化學、工程 |
東北大學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大連海事大學 | 交通運輸工程(自定) |
吉林大學 | 考古學、數學、物理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
延邊大學 | 外國語言文學(自定) |
東北師范大學 | 馬克思主義理論、世界史、數學、化學、統計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船舶與海洋工程 |
東北農業大學 | 畜牧學(自定) |
東北林業大學 | 林業工程、林學 |
復旦大學 | 哲學、政治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機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現代語言學 |
同濟大學 | 建筑學、土木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藝術與設計 |
上海交通大學 | 數學、化學、生物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藥學、電子電氣工程、商業與管理 |
華東理工大學 |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
東華大學 | 紡織科學與工程 |
上海海洋大學 | 水產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中醫學、中藥學 |
華東師范大學 | 教育學、生態學、統計學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外國語言文學 |
上海財經大學 | 統計學 |
上海體育學院 | 體育學 |
上海音樂學院 | 音樂與舞蹈學 |
上海大學 | 機械工程(自定) |
南京大學 | 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大氣科學、地質學、生物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礦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
蘇州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自定) |
東南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筑學、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風景園林學、藝術學理論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力學 |
南京理工大學 | 兵器科學與技術 |
中國礦業大學 | 安全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 |
南京郵電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河海大學 | 水利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
江南大學 | 輕工技術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 |
南京林業大學 | 林業工程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大氣科學 |
南京農業大學 | 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中藥學 |
中國藥科大學 | 中藥學 |
南京師范大學 | 地理學 |
浙江大學 | 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農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園藝學、植物保護、基礎醫學、藥學、管理科學與工程、農林經濟管理 |
中國美術學院 | 美術學 |
安徽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自定)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 |
合肥工業大學 | 管理科學與工程(自定) |
廈門大學 | 化學、海洋科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 |
福州大學 | 化學(自定) |
南昌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山東大學 | 數學、化學 |
中國海洋大學 | 海洋科學、水產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鄭州大學 | 臨床醫學(自定)、材料科學與工程(自定)、化學(自定) |
河南大學 | 生物學 |
武漢大學 | 理論經濟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測繪科學與技術、礦業工程、口腔醫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
華中科技大學 | 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武漢理工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華中農業大學 | 生物學、園藝學、畜牧學、獸醫學、農林經濟管理 |
華中師范大學 | 政治學、中國語言文學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法學(自定) |
湖南大學 | 化學、機械工程 |
中南大學 | 數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礦業工程 |
湖南師范大學 | 外國語言文學(自定) |
中山大學 | 哲學、數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工商管理 |
暨南大學 | 藥學(自定) |
華南理工大學 |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農學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中醫學 |
華南師范大學 | 物理學 |
海南大學 | 作物學(自定) |
廣西大學 | 土木工程(自定) |
四川大學 | 數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 |
重慶大學 | 機械工程(自定)、電氣工程(自定)、土木工程(自定) |
西南交通大學 | 交通運輸工程 |
電子科技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 |
西南石油大學 |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
成都理工大學 | 地質學 |
四川農業大學 | 作物學(自定)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中藥學 |
西南大學 | 生物學 |
西南財經大學 | 應用經濟學(自定) |
貴州大學 | 植物保護(自定) |
云南大學 | 民族學、生態學 |
西藏大學 | 生態學(自定) |
西北大學 | 地質學 |
西安交通大學 | 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
西北工業大學 | 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長安大學 | 交通運輸工程(自定)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農學 |
陜西師范大學 | 中國語言文學(自定) |
蘭州大學 | 化學、大氣科學、生態學、草學 |
青海大學 | 生態學(自定) |
寧夏大學 | 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
新疆大學 | 馬克思主義理論(自定)、化學(自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定) |
石河子大學 | 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安全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寧波大學 | 力學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
國防科技大學 | 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
第二軍醫大學 | 基礎醫學 |
第四軍醫大學 | 臨床醫學(自定) |
2023安徽本科分數線究竟是會上升還是下降,目前還是不好說的,主要還是要看考生復習情況,分數線的升或降是和高考報考人數和招生情況都有關系。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2023年安徽高考本科分數線預測分數,供2023年考生參考。一、2023年安徽高考本科分數線預測多少1、2023年安徽高考文科專科批次分數線預測為200分;2、2023年安徽高考理科專科批次分數線預測為203分;3、2023年安徽高考理科本二...查看更多
預計2023年安徽一本理科分數線是490分,文科分數線是525分;安徽二本理科分數線是435分,文科分數線是480分;預計安徽2023年高考專科文科理科分數線都是200分。一、2023年安徽本科專科預測多少分下面是根據往年數據進行的2023安徽高考分數線預測,供安徽省的各位考生及家長參考:2023年安徽省本科一批理科分數線預測為490分左右;文科分數線預測為525分左右。2023年安徽省本科二批理...查看更多
一、2023年安徽六安市高考本科和專科錄取分數線預測會不會下降根據高考升學網最新發布的2023年安徽六安市高考各個批次錄取分數線預測數據,我們知道2023年安徽六安市高考分數不會下降太多。 1、安徽六安市高考文科批次的本一分數線錄取預測分為:524分; 2、安徽六安市高考理科批次的本一分數線錄取預測分為:487分; 3、安徽六安市高考文科批...查看更多
一、2023年安徽淮北市高考本科和專科錄取分數線最新預測多少分根據高考升學網最新發布的2023年安徽淮北市高考各個批次錄取分數線預測數據,我們知道2023年安徽淮北市高考分數線預測不會變化太多,相對比較準! 1、安徽淮北市高考文科批次的本一分數線錄取預測分為:521分; 2、安徽淮北市高考理科批次的本一分數線錄取預測分為:489分; 3、安...查看更多
一、2023年安徽黃山市高考本科和專科錄取分數線最新預測多少分根據高考升學網最新發布的2023年安徽黃山市高考各個批次錄取分數線預測數據,我們知道2023年安徽黃山市高考分數線預測不會變化太多,相對比較準! 1、安徽黃山市高考文科批次的本一分數線錄取預測分為:523分; 2、安徽黃山市高考理科批次的本一分數線錄取預測分為:491分; 3、安...查看更多
一、2023年安徽安慶市高考本科和專科錄取分數線預測會不會下降根據高考升學網最新發布的2023年安徽安慶市高考各個批次錄取分數線預測數據,我們知道2023年安徽安慶市高考分數不會下降太多。 1、安徽安慶市高考文科批次的本一分數線錄取預測分為:519分; 2、安徽安慶市高考理科批次的本一分數線錄取預測分為:490分; 3、安徽安慶市高考文科批...查看更多
一、2023年安徽蚌埠市高考本科和專科錄取分數線最新預測多少分根據高考升學網最新發布的2023年安徽蚌埠市高考各個批次錄取分數線預測數據,我們知道2023年安徽蚌埠市高考分數線預測不會變化太多,相對比較準! 1、安徽蚌埠市高考文科批次的本一分數線錄取預測分為:523分; 2、安徽蚌埠市高考理科批次的本一分數線錄取預測分為:487分; 3、安...查看更多
一、2023年安徽池州市高考本科和專科錄取分數線最新預測多少分根據高考升學網最新發布的2023年安徽池州市高考各個批次錄取分數線預測數據,我們知道2023年安徽池州市高考分數線預測不會變化太多,相對比較準! 1、安徽池州市高考文科批次的本一分數線錄取預測分為:527分; 2、安徽池州市高考理科批次的本一分數線...查看更多
一、2023年安徽銅陵市高考本科和專科錄取分數線最新預測多少分根據高考升學網最新發布的2023年安徽銅陵市高考各個批次錄取分數線預測數據,我們知道2023年安徽銅陵市高考分數線預測不會變化太多,相對比較準! 1、安徽銅陵市高考文科批次的本一分數線錄取預測分為:518分; 2、安徽銅陵市高考理科批次的本一分數線錄取預測分為:494分; 3、安...查看更多
一、2023年安徽宣城市高考本科和專科錄取分數線最新預測多少分根據高考升學網最新發布的2023年安徽宣城市高考各個批次錄取分數線預測數據,我們知道2023年安徽宣城市高考分數線預測不會變化太多,相對比較準! 1、安徽宣城市高考文科批次的本一分數線錄取預測分為:528分; 2、安徽宣城市高考理科批次的本一分數線錄取預測分為:494分; 3、安...查看更多
一、2023年安徽蕪湖市高考本科和專科錄取分數線預測會不會下降根據高考升學網最新發布的2023年安徽蕪湖市高考各個批次錄取分數線預測數據,我們知道2023年安徽蕪湖市高考分數不會下降太多。 1、安徽蕪湖市高考文科批次的本一分數線錄取預測分為:524分; 2、安徽蕪湖市高考理科批次的本一分數線錄取預測分為:490分; 3、安徽蕪湖市高考文科批...查看更多
一、2023年安徽滁州市高考本科和專科錄取分數線預測多少分可以上專科根據高考升學網最新發布的2023年安徽滁州市高考各個批次錄取分數線預測數據,我們知道2023年安徽滁州市高考專科分數不會變化太多。 1、安徽滁州市高考文科批次的本一分數線錄取預測分為:524分; 2、安徽滁州市高考理科批次的本一分數線錄取預測分為:488分; 3、安徽滁州市...查看更多
池州學院重點特色專業有廣播電視編導、英語、土地資源管理、歷史學、旅游管理、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學前教育、電子商務、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測繪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統計學、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體育學院)、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應用化學、中國語言文學、知識產權、網絡工程、視覺傳達設計、國際經濟與貿易、專門史、應用經濟學
序號 | 評級名稱 | 數量 | 專業/學科名稱 |
---|---|---|---|
1 | 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 1 | 廣播電視編導 |
2 | 省級特色專業 | 3 | 英語、土地資源管理、歷史學 |
3 | 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 9 | 廣播電視編導、旅游管理、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學前教育、電子商務、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
4 |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 | 7 | 測繪工程、廣播電視編導、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學前教育、統計學、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體育學院)、英語 |
5 | 國家級特色專業 | 2 |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6 |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 | 1 | 應用化學 |
7 | 校級重點學科 | 1 | 中國語言文學 |
8 | 省級新專業建設點 | 6 | 知識產權、網絡工程、學前教育、視覺傳達設計、國際經濟與貿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9 | 省級C類重點學科 | 1 | 專門史 |
10 | 校級重點培育學科 | 1 | 應用經濟學 |
序號 | 專業層次 | 數量 | 專業 |
---|---|---|---|
1 | 國家級 | 2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
2 | 省級(直轄市) | 4 | 應用化學、歷史學、土地資源管理、英語 |
池州學院開設專業有漢語言文學、廣告學、漢語國際教育、動畫、廣播電視編導、秘書學、網絡與新媒體、知識產權、國際經濟與貿易、電子商務、審計學、財務管理、物流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智能科學與技術、經濟統計學、數學與應用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統計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網絡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法語、英語、朝鮮語、商務英語、文化產業管理、酒店管理、歷史學、旅游管理、應用化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材料化學、環境工程、學前教育、環境設計、音樂學、應用心理學、視覺傳達設計、美術學、土地資源管理、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房地產開發與管理、地理信息科學、測繪工程、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工程造價、地理科學、休閑體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池州學院包含院系和開設專業 | ||
---|---|---|
院系名單 | 專業名稱 | 本專科 |
文學與傳媒學院 | 漢語言文學 | 本科 |
廣告學 | 本科 | |
漢語國際教育 | 本科 | |
動畫 | 本科 | |
廣播電視編導 | 本科 | |
秘書學 | 本科 | |
網絡與新媒體 | 本科 | |
馬克思主義學院(法學院) | 知識產權 | 本科 |
商學院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本科 |
電子商務 | 本科 | |
審計學 | 本科 | |
財務管理 | 本科 | |
物流管理 | 本科 | |
市場營銷 | 本科 | |
人力資源管理 | 本科 | |
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學院 | 智能科學與技術 | 本科 |
經濟統計學 | 本科 |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本科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本科 | |
統計學 | 本科 |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本科 | |
網絡工程 | 本科 | |
機電工程學院(半導體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本科 | |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本科 |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本科 |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本科 | |
外國語學院 | 法語 | 本科 |
英語 | 本科 | |
朝鮮語 | 本科 | |
商務英語 | 本科 | |
旅游與歷史文化學院 | 文化產業管理 | 本科 |
酒店管理 | 本科 | |
歷史學 | 本科 | |
旅游管理 | 本科 | |
材料與環境工程學院 | 應用化學 | 本科 |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 本科 |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本科 | |
材料化學 | 本科 | |
環境工程 | 本科 | |
藝術與教育學院 | 學前教育 | 本科 |
環境設計 | 本科 | |
音樂學 | 本科 | |
應用心理學 | 本科 | |
視覺傳達設計 | 本科 | |
美術學 | 本科 | |
地理與規劃學院 | 土地資源管理 | 本科 |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 本科 | |
房地產開發與管理 | 本科 | |
地理信息科學 | 本科 | |
測繪工程 | 本科 |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本科 | |
工程造價 | 本科 | |
地理科學 | 本科 | |
體育學院 | 休閑體育 | 本科 |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 本科 |
安徽總共有多少所大學
時間:2024-07-02 09:0:53合肥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0:0:12合肥比較好的公辦大專學校
時間:2024-06-26 10:0:01合肥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本還
時間:2024-06-19 0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