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排名名單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
招生年份 | 批次 | 綜合批次線 |
---|---|---|
2023 | 特殊類型招生線 | 527 |
本科提前批A段 | - | |
本科提前批B段 | - | |
專科提前批 | - | |
本科普通批 | 448 | |
高職(專科)批 | 120 |
招生年份 | 批次 | 綜合批次線 |
---|---|---|
2022 | 特殊類型招生線 | 518 |
本科提前批A段 | - | |
本科提前批B段 | - | |
專科提前批 | - | |
本科普通批 | 425 | |
高職(專科)批 | 120 |
招生年份 | 批次 | 綜合批次線 |
---|---|---|
2021 | 本科提前批A段 | - |
本科提前批B段 | - | |
專科提前批 | - | |
本科普通批 | 400 | |
高職(專科)批 | 120 |
招生年份 | 批次 | 綜合批次線 |
---|---|---|
2020 | 本科提前批A段 | - |
本科提前批B段 | - | |
專科提前批 | - | |
本科普通批 | 436 | |
高職(專科)批 | 120 |
市內排名 | 全國排名 | 學校名稱 |
1 | 1 | 清華大學 |
2 | 2 | 北京大學 |
3 | 1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4 | 16 | 北京理工大學 |
5 | 18 | 中國人民大學 |
6 | 19 | 北京師范大學 |
7 | 醫1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8 | 30 | 中國農業大學 |
9 | 35 | 北京科技大學 |
10 | 43 | 北京交通大學 |
11 | 醫2 | 首都醫科大學 |
12 | 財2 | 中央財經大學 |
13 | 政1 | 中國政法大學 |
14 | 財3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15 | 52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16 | 57 | 北京郵電大學 |
17 | 63 | 北京工業大學 |
18 | 64 | 北京化工大學 |
19 | 71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20 | 75 | 華北電力大學 |
21 | 76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22 | 語1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23 | 82 | 北京林業大學 |
24 | 語2 | 中國傳媒大學 |
25 | 醫8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26 | 89 | 首都師范大學 |
27 | 語4 | 外交學院 |
28 | 民1 | 中央民族大學 |
29 | 財8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
30 | 133 | 北京建筑大學 |
31 | 語5 | 北京語言大學 |
32 | 財10 | 北京工商大學 |
33 | 174 | 北方工業大學 |
34 | 202 | 國際關系學院 |
35 | 207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
36 | 政4 |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
37 | 210 |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 |
38 | 語7 |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
39 | 體2 | 北京體育大學 |
40 | 233 | 北京農學院 |
41 | 252 | 北京印刷學院 |
42 | 276 | 北京聯合大學 |
43 | 278 |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
44 | 財21 | 北京物資學院 |
45 | 體3 | 首都體育學院 |
46 | 政8 |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
47 | 語14 | 中華女子學院 |
48 | 政20+ | 北京警察學院 |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簡稱“北大”,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211工程”、“985工程”,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為九校聯盟、松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京港大學聯盟、亞洲大學聯盟、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東亞四大學論壇、國際公立大學論壇、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成員。北京大學創立于1898年維新變法之際,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現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創辦之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1912年改為國立北京大學。1937年南遷至長沙,與國立清華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復員返回北平(現北京)。1952年經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成為以文理基礎學科為主的綜合性大學,并自北京城內沙灘等地遷至現址。2000年與原北京醫科大學合并,組建為新的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簡稱“清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為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亞洲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清華—劍橋—MIT低碳大學聯盟成員,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
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始建于1911年,因水木清華而得名,是清政府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其建校的資金源于1908年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遷回清華園。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清華大學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后成為多科性工業大學。1978年以來逐步恢復和發展為綜合性的研究型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簡稱“人大”,是教育部直屬高校,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位列國家“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為世界大學聯盟、國際應用科技開發協作網、亞太國際教育協會、京港大學聯盟成員,入選國家“強基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
學校前身是1937年成立的陜北公學,以及后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北方大學、華北大學。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通過了《關于成立中國人民大學的決定》。1950年10月3日,以華北大學為基礎合并組建的中國人民大學正式開學,成為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1954年,被確定為以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大學和首批全國重點大學;1960年,被確定為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名單。
北京印刷學院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08北京印刷學院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10:0:36北京物資學院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1:0:21北京物資學院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1 1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