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專業簡單來說就是學生由原專業轉入另一專業學習。很多高校在大一或者大二結束的時候,會給一部分學生轉專業的機會。然而,各大高校都或多或少會對學生設置一些門檻,這些門檻或高或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學校的規定會有很大的差別。如果你想大學轉專業,志愿填報時一定要提前看一下你報考學校轉專業的門檻!以下是中國勞動關系學院轉專業政策規定及條件,供考生參考。
一、中國勞動關系學院轉專業要滿足:
1、學生根據自身情況,確有某專業志趣的;
2、學生確有某一方面的特長,或有其他方面的優勢,轉專業更能發揮其特長和優勢的;
3、學生入學后發現有某種疾病或生理缺陷等特殊原因,經學院指定的二級甲等以上醫院檢查明,不能在原專業學習,但尚能在專業學院其它專業學習的。
二、中國勞動關系學院轉專業的申請流程如下:
1、在每學年初,由教務處統一發布各專業的接收人數、接收條件等事宜。
2、符合條件的學生向所在學院提出轉專業申請,學院進行資格審查。
3、教務處對各學院上報名單進行審核。在限額內按照標準擇優錄取,當報名人數超過限額時,則按各專業公共必修考試課的平均學分績點擇優錄取。初步名單確定后進行公示。
4、經學校批準后,確定最終轉專業學生名單。獲準轉專業的學生,轉入新專業學習,并由職能部門負責辦理相關手續。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是中華全國總工會直屬的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由全總和教育部共建。學校前身是1939年3月成立的延安工人學校。1939年6月,延安工人學校和陜北公學、安吳堡青訓班、魯迅藝術學院合并組成華北聯合大學。1946年4月,從華北聯合大學分離建校的晉察冀邊區行政干部學校在張家口成立。1949年初,學校遷至天津,更名為華北職工干部學校。1949年9月,根據劉少奇同志的指示,更名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干部學校。1984年,更名為中國工運學院,面向全國工會系統和社會開展成人學歷教育。2003年,改制升格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為中國勞動關系學院。2012年,開展公共管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2017年7月,《中華全國總工會教育部關于共建中國勞動關系學院的意見》正式印發。2018年,開始在香港地區招收研究生。2021年11月,獲批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開展社會工作、新聞與傳播、公共管理3個專業研究生招生、培養與學位授予工作。2022年1月,中華全國總工會印發《關于支持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建設特色一流大學的意見》,更加堅定了全校師生建設特色一流大學的信心,學校發展邁入新的歷史階段。2024年3月,獲準加入“延河高校人才培養聯盟”,秉承“延安根、延河魂”共同精神源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應有力量。
自建校以來,學校始終受到黨和的高度重視。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陳云、彭真、胡耀邦、尉健行、王兆國、孫春蘭、李建國、王東明等黨和曾多次蒞臨學校指導工作或接見學校代表。2018年五一節前夕,給我校勞模本科班學員回信,極大鼓舞了全校師生員工“弘揚特色創一流”的決心。
學校現有北京海淀和河北涿州兩個校區,占地面積630畝,建筑面積34.58萬平米。學校圖書館擁有紙質藏書90萬余冊,電子圖書200余萬冊,電子期刊90余萬冊。學校共有在校生6281人,其中研究生339人,本科生5435人,勞模本科生211人,普通專科生296人。
1、了解轉專業的限制與信息
各高校轉專業都有一定的條件和限制。一般而言,轉入冷門專業相對容易,轉入一些比較熱門的院系對學生的成績要求很高,而且轉專業的名額也少。
同時,各高校對轉專業的名額都有規定。所以在轉專業之前一定要提前找專業老師進行詢問允許轉專業所具備的條件。因為不同的學校,它的限制也不一樣。了解信息之后,提前做好準備。
2、努力取得優異成績
成績在轉專業的條件當中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有些熱門專業對名額限制較高,每個專業的限制名額只有幾名。
在實際操作中,都是以成績的排列來決定誰能成功轉專業,所以在大學期間一定不能掛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取得優異的成績。
3、辦好申請程序
教務根據轉入專業的辦學條件,向全校公布轉入專業的接受名額。在這之前,要根據學校的規定提交相關材料。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轉專業政
時間:2024-07-16 11:0:12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本科招生
時間:2024-07-16 09:0:47中華女子學院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6 09:0:40河北工程大學科信學院北京
時間:2024-07-15 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