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改革所造成的志愿填報的困難。首先各大高校2015在京錄取分數會發生較大變化,并且往年錄取分數參考意義大幅降低。主要影響因素是:(1)實行志愿“大平行”,填報方式發生變化,學生和家長可以根據個人意向更多的選擇意向高校,不必像往年那樣處處擔心,往往“退而求其次”。(2)自主招生考試時間的調整,并且名額減少促使自招學生回流到高考統考。(3)前段時間教育部(微博)發布的《實施意見》中多項政策提到“減少東部發達地區和大學所屬地招生名額”會導致各大211高校在京招生計劃改變。各大高校錄取分數將會在以上幾個因素的影響下發生改變,如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在京錄取分數分別為683分和682分,對應北京市排名約為387和418名。由于志愿平行和高考統招、自主招生名額減少,很可能要提升到350名以內,甚至更高。相應的,上海交通大學(微博)和復旦大學也會水漲船高,在C9高校中,除了北大清華,復旦和上海交大在北京學生和家長心中的理想程度是很高的,并且復旦和上交大連續3年在京大幅減少招生計劃,尤其上交大3年減少了40%以上的招生計劃,這會使得上交大和復旦大學有望在錄取分數線達到北京市理科650名以內。其次,大平行導致所謂的“熱門高校、專業扎堆”,這樣會造成相當的院校和專業出現“大小年”,尤其北京的部分院校會由于本地的地理優勢得到分數線提升,而京外部分高校可能會降低分數,尤其是華南院校、西部高校和東北院校等,比如說考人大和央財更難了,但是考哈工大和中山大學更容易了。像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招生辦)、哈爾濱工業大學(招生辦)等高校可能由于的“大年”、學校地理位置而導致“熱度”不夠甚至還可能降低。最后,改革后各大院校的分數將呈現“扁平化”,之前如201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錄取的考生最低和最高分數差值高達50分,而改革后,由于考生對個人分數“層次”和高校“層次”比較明確,針對性很強,就會造成某一分數段的學生集中填報某些院校,那么院校錄取分數的極差會變小,所以對于學生人數比較密集的分數段,學生可選院校反而感覺變少了,并且增加了批次內院校投檔失敗的可能性,因為目標院校間分數差也很小。
新的政策改革對北京2015屆高考的考生和家長而言是機遇與挑戰并存,建議各位同學和家長今后可以把精力放在三方面:(1)高
北京自主招生大專院校名單2
時間:2023-09-17 08:0:36北京自主招生學校名
時間:2023-09-17 00:0:55北京高職單招自主招生
時間:2023-09-16 01:0:462019年北京工業大學自主招
時間:2023-09-20 2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