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位次換算公式:新高考位次/選物理人數=舊高考理科位次/理科人數;新高考位次/選歷史人數=舊高考文科位次/文科人數。位次就是指文史類(歷史類)或者理工類(物理類)考生的高考成績在全省該科類考生中屬于哪個位置。
高考志愿填報位次換算公式為
1、新高考位次/選物理人數=舊高考理科位次/理科人數
2、新高考位次/選歷史人數=舊高考文科位次/文科人數
新高考位次:選物理或選歷史的全省位次,會跟隨高考成績一起公布;選物理(歷史)人數:新高考選物理(歷史)的總人數,可以在一分一段表上可以直接查到(即最后一個人的位次加上人數);理科(文科)人數:舊高考理科(文科)總人數。這種方法就是將選物理或歷史后的高考位次,轉換為舊高考的理科或文科位次,進而使用后面這種“等效位次”參考往年招錄數據。
1、無需換算
高考志愿填報考生的位次無需換算,我們可以直接對照去年相同位次的分數段就可以得知換成去年的分數大概是多少分。
2、計算法
我們以一位廣東物理類考生的高考成績為例來計算一下, 考生總分為611分,位次還是5605。如果說廣東省共有178844位物理類考生上本科線,而上本科線的廣東理科考生有216937人。代入公式后可得,這位考生可參考的去年高考志愿理科位次為:5605+178844x216937=6799。
例子中的考生本次聯考的成績相當于廣東高考理科排位6799的水平,再根據高考分段表可以得知,相當于去年理科的634-635分。雖然這個公式也只是基于理性志愿填報假設的粗略估計,如果兩年的人數差異較大,那么誤差也就不小。
一個簡單舉例:例如新高考的1000名,假設這1千名包括部分原理科生和部分原文科生,那么分別是多少呢?看看本省的理科人數與文科人數比值,假設是3.5 那么就認為其中文科生=1000/(1+3.5)/=1000/3.53=221人,理科生=1000/(1+3.5)*3.5=1000/1.28=779人。則原理科1000名對應的老高考理科位次是779名 文科位次是221名。
換成公式就是原理科位次=新高考位次/1.28,原文科位次= 新高考位次/4.53。山東地區的本科理科人數與文科人數比值是3.5,因此可以直接使用這個公式。
高考志愿專項計劃怎么填報
時間:2024-07-03 17:0:47高考志愿專項計劃是什么意
時間:2024-07-03 17:0:29高考志愿專項計劃利與弊有
時間:2024-07-03 17:0:20高考志愿里面的調劑是什么
時間:2024-07-03 17: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