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業大學銀川學院寒假放假時間暫無公布,大學通常從農歷的農歷十二月初十開始,各地的學校開始放假,元宵節后的寒假結束。寒假一般為1個月左右。但是在中國東北偏冷和其他高緯度地區,有時持續約45天,在許多情況下甚至持續約兩個月。
12月16日,科創中國·寧夏·銀川科技學院黃大年科技創新論壇開幕。兄弟院校代表、區內外專家學者、企業嘉賓齊聚銀川科技學院,共同學習黃大年工匠精神,共繪科技創新發展藍圖。
銀川市科學技術局王學軍處長,寧夏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負責人王盛教授,國家科技部專家、中科嘉業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立先生,寧夏職業技術學院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負責人、工業工程學院副院長張彩芬教授,寧夏企業科技創新服務聯合會理事長趙艷香女士與寧夏大學、北方民族大學、寧夏大學新華學院、寧夏職業技術學院等兄弟院校代表、部分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代表、區內外63家企業代表,銀川科技學院常務副校長任昱、銀川科技學院副校長景天時及學校相關職能處室、二級學院負責人參加論壇。因疫情原因,未能到會的嘉賓也紛紛向論壇的召開發來賀信,并在線上參加有關活動。
上午9時,景天時副校長代表銀川科技學院致歡迎詞。他指出,創新是一個系統工程,政府、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相互支撐、良性互動,才能構建高效完善的協同創新格局。今天,舉行科創中國•寧夏•銀川科技學院黃大年科技創新論壇,亦是寧夏科協緊緊圍繞自治區發展“九大重點產業”、夯實“三大基礎主導產業”、建設“十大工程項目”、實施四項提升行動和推進“四權”改革,建立健全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機制。希望通過此次論壇,“政企行校”四方聯動合作機制“高度融合”,加強維度領域“觸角延伸”,使得協同作用“充分發揮”,創新步伐“愈加加快”,創新成果“積極落地”,創新效能“愈加彰顯”,共同構建利益共同體,全力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開啟全面建設新征程開好局起好步,為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
銀川科技學院黨委委員、信息工程學院院長劉雄飛做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建設的情況匯報。他在匯報中講到,自2017年11月入選寧夏回族自治區“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以來,團隊教師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將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作為教師的最高標準;堅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對標國家雙碳戰略,聚焦寧夏九大產業清潔能源,深耕新能源領域基礎和應用研究,在風力機基礎理論應用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果;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和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拓展合作育人領域。團隊按照學校黨委提出的“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總體要求,提出“以黨建引領推動業務發展行穩致遠”的工作理念,堅持“總支有品牌,支部有特色”的工作思路,在“明德親民,匠心鑄魂”院訓的引領下,以寧夏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建設為抓手,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成效顯著。
大會主論壇,黃大年教授團隊核心成員、黃大年先進事跡報告團成員、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于平教授以“戰略科學家的中國夢”為主題作視頻報告,從多個角度展示了黃大年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教書育人、敢為人先的敬業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高尚情操,真實再現了黃大年可歌可泣、可欽可敬的先進事跡。使學校師生深切感受黃大年同志的先進事跡,備受感動與鼓舞。
寧夏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病毒學會(ASV)和中國植物病理學會(CSPP)會員王盛教授以“立德樹人 潛心教研——生物化學”為主題,詳細的介紹了寧夏大學“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建設情況,寧夏大學“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是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年富力強,德能兼備,踏實肯干,發展勢頭良好的教師隊伍。以學習黃大年精神、創建“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為抓手,貫徹落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賦予教師的使命,踐行“課程育人、科研育人”的理念,把“得天下英才以教之”作為團隊成員的職業夢想和終身追求,以“桃李滿天下”作為團隊成員的人生價值追求,“秉承師道、涵養師德、錘煉師藝、富有師愛”。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常委、中華人民共和國住建部綠色標識專家委員、科技部光伏專家委員;國家科技部專家;民建寧夏區委會常委、企業委員會主任李立以“學習黃大年工匠精神、筑就復興中國夢”題,從雙碳目標入手,到光伏實現鄉村振興,李立董事長基于黃大年的工匠精神,專注堅持于本職崗位,無私奉獻,緊跟時代緊跟黨,我們應該像李立董事長一樣,像黃大年學習,傳承“工匠精神”,做立足自身崗位踐行誓言的“匠人”。
論壇上,銀川科技學院與參會企業舉行簽約儀式。此次簽約將進一步深化雙方“產學研”合作,促進校企雙方高質量發展,實現科研合作共贏共榮。
論壇還對具有學術創新事業和合作精神的企業專家、客座教授分別頒發了“黃大年科技創新服務團隊”成員證書、與“客座教授”聘書。
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黃大年同志秉持科技報國理想,把為祖國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作為畢生追求,為我國教育科研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的重要指示發人深省、催人奮進,也為銀川科技學院弘揚黃大年精神、更好融入寧夏經濟社會發展指明了方向。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是國家賦予寧夏的一項重大使命任務,發揮好科技創新支撐作用、促進產教融合是銀川科技學院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寧夏首批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獲得者,銀川科技學院通過組建“黃大年科技創新服務團隊”、培養“雙師型”人才、聘用“企業導師”、開展“雙碳與數智化”培訓服務等,促進了產教融合,正在探索一條以科技創新賦能九大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子。通過論壇活動,加快校企協同創新平臺建設、深化產教融合,為推動寧夏高質量發展擦亮“科技”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