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寒假放假時間暫無公布,大學通常從農歷的農歷十二月初十開始,各地的學校開始放假,元宵節后的寒假結束。寒假一般為1個月左右。但是在中國東北偏冷和其他高緯度地區,有時持續約45天,在許多情況下甚至持續約兩個月。
12月27日至12月28日,學校舉辦2022屆中德“胡格模式”教學實驗班畢業考試。本次考試是我校與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共同組織的三校聯考,是對學生最后的考核總結,是基于職業教育國際化視角,與德國“胡格模式”團隊胡格教授新穎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進行本土化融合的探索。
參加本次畢業考試的為19數控/機電班的30名學生。根據德國胡格教授的要求,本次考試分2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理論考核,時長為2小時,考察學生經過兩年半“胡格模式”的學習,對機電一體化專業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第二階段為實操考核,分為4部分內容:機械加工部分、電路氣路部分、PLC 控制部分、平臺排故部分,時長2小時,共計8小時。實操考核由學生2人一組團隊完成,考察學生獨立完成工作的專業素養和團隊協作的能力。
本次畢業考試,將企業崗位典型工作任務所需的職業素質與能力進行分解、揉合、凝練,以“職業素養養成+職業能力培養”雙元并重為主線,打造課題教學目標鏈。考試內容對接企業先進技術,對接企業工藝要求,對接企業工作規范,校企聯合選擇企業真實產品項目,開發模塊化課程,形成“項目群”專業課程體系。考試過程中,教師對標崗位工作任務設計一系列課程任務,形成一個“任務群”,考試在完成任務中真正實現“教中學、學中做、做中創”,“教、學、做、創”一體化有效促成了課堂教學目標達成。
本次考試,有利于細化團隊教師的課程改革使命,梳理各課程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的分布與構建,進一步優化中德“胡格模式”教學改革三年課程改革的進度,加強了國際化課程體系與學校課程體系的融合,更新了人才培養方案中課程領域與情境的設置。學校以此為契機,未來將有更多的教師參與到學校教學改革工作中來,使項目化教學工作更加細致、有效地開展,逐步形成更多品質優秀的跨專業教學團隊,促進學校教育水平及教學管理水平更上一個新臺階。
我校自2017年起開展中德合作教學“胡格模式”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滿足企業崗位要求和適應未來來產業轉型升級,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生態,扎實推進任務和項目有機結合、理論與實踐一體化、以做中學為基本學習方式的項目化課程教學改革,有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中德合作教改項目“胡格教學模式”在探索項目課程校本實施上對我校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和標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