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化集美大學學分制改革,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與積極 性, 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和特長的發揮,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 生管理規定》(教育部令第 21 號)和福建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做 好普通高等學校學生轉學工作的通知》(閩教學〔2010〕11 號)的 有關規定,特制定本辦法。
第一條 基本原則
(一)現實性原則。轉專業必須以學校的專業辦學資源為前提, 必須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二)注重個性發展原則。轉專業主要是根據學生專長,轉專業 有利于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
(三)公正性原則。轉專業必須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
(四)程序正當性原則。轉專業必須符合學校規定的程序。 第二條 申請轉專業的條件 在校本科學生,符合以下條件之一者可以申請轉專業:
(一)在某一學科方面確有特長的一、二年級學生,例如:發表 所特長學科方面的學術性論文、著作、作品,或在省級以上學科競 賽獲獎,或提供確鑿證明證實申請者轉到相應專業能進一步發揮其 特長、并經本校相關學科 3 位高級職稱教師推薦。
(二)在校一、二年級學生,因入學后患某種疾病或生理缺陷, 經學校指定的醫療單位檢查證明不能在原專業學習,但尚能在本校
其他專業學習,且高考成績不低于擬申請轉入專業當年相應生源地
的最低錄取分數。
(三)在校一年級學生通過轉專業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成才,一 年級第一學期在本專業所修的各門課程成績都在及格以上(不含補 考),且平均分在 70 分以上(不含體育)。
第三條 不能申請轉專業的情形 學生符合第二條所規定的申請轉專業條件,但有以下情形之一
者不能申請轉專業:
(一)新生入學未滿一學期者。
(二)在校期間受過處分者。
(三)身體條件不符合轉入專業學習者。
(四)已有一次轉專業經歷者。
(五)定向生或委培生未經定向單位或委托單位同意者。
(六)師范類專業的學生申請轉入非師范類專業者,航海類專業 的學生申請轉入非航海類專業者。
(七)藝術類專業的學生申請轉入非藝術類專業者,非藝術類專 業的學生申請轉入藝術類專業者;體育類專業的學生申請轉入非體 育類專業者,非體育類專業的學生申請轉入體育類專業者。
(八)招生時有特殊要求或特殊形式招生者(專升本、單獨招生 等)。
(九)應受到開除學籍處分或應予退學者。 第四條 轉專業程序
(一)符合第二條第(一)款條件的學生,擬申請轉專業可在每
學期第 15 周之前向學生所在學院提出申請并附相關證明材料,經學 生所在學院審核簽字后,由擬轉入專業的學院對其學科特長進行考 核認定,擬轉入專業的學院經黨政聯席會議研究同意后送教務處審 核,教務處每學期匯總審核后報請校長辦公會議研究。
(二)符合第二條第(二)款條件的學生,擬申請轉專業可在每 學期第 15 周之前向學生所在學院提出申請并附相關證明材料,經學 生所在學院審核簽字后,將相關材料報送教務處。教務處安排學生 到指定的醫院進行身體檢查,并由校醫療中心復核認定其不能在原 專業學習。擬轉入學院根據專業教學資源及申請者的條件,經黨政 聯席會議研究同意接收其轉入的,送教務處審核,教務處每學期匯 總審核后報請校長辦公會議研究。
(三)符合第二條第(三)款條件的學生申請轉專業,按以下工 作程序進行:
1.實行公開考核,擇優錄取。每年學校根據有關專業的教學資 源和就業情況確定可轉入專業的目錄,每年轉專業的工作安排由學 校根據實際情況下發通知。
2.學院根據學校每年的通知,制定擬接收轉專業學生計劃。各 學院根據教學資源情況和學校的規定,提出擬接收轉入學生的專業、計劃數以及相關要求等轉專業方案并送交教務處。轉入專業的轉入計 劃數不超過本年級專業在校生數的 10%。
3.教務處匯總審核各學院的轉專業方案,并通過教務處網站向全
校公布轉入專業的轉專業方案和考核方式。轉專業考試科目共有兩 門,其中一門為《英語》,另一門由接收學院根據學生擬轉入專業的 學科要求,選擇《高等數學》或《語文(含寫作)》。
4.學生向所在學院提出申請。填寫《集美大學轉專業審批表》 送交所在學院。學生所在學院對轉出學生申請材料進行認真審核, 各專業申請轉出人數控制在本年級專業在校生數的 10%以內,對符合 申請轉出條件學生的審批表送交擬轉入學院,并將本學院審核后的 學生申請轉專業名單報送教務處備案。
5.當申請轉入的學生數超出該專業擬接收轉專業計劃人數時, 教務處將組織轉專業考試,并按考試總成績及每門課程成績劃定各 專業分數線。申請轉入的學生數未超出該專業擬接收轉專業計劃人 數時,無需參加考試。
6.各學院根據教務處公布的分數線及相關專業無需參加考試的 名單,經院黨政聯席會議研究確定各專業初選名單, 提出接收意見 送交教務處。
7.教務處集中審核各學院提出的轉專業接收意見,并將轉專業 名單進行公示。公示結束,報請校長辦公會研究批準后發文公布。
8.各學院接到學校同意轉專業的正式文件后,通知學生辦理轉 專業相關手續。
第五條 轉專業學生的學籍管理
(一)學生在申請及辦理轉專業手續過程中,必須繼續在原專業
學習,遵守學習紀律,不得無故缺課。
(二)學生轉入新的專業,根據在校已修課程及取得學分情況, 編入相應年級,按照轉入的年級所適用的學籍管理規定進行管理, 學號不變。
(三)學生轉入新的專業后,必須取得轉入專業培養方案所規定 的課程學分后方能畢業和獲得學士學位。轉專業前已修完的課程, 與轉入專業相同、其學分數及要求高于或等于轉入專業要求的可互 相替代,不必補修,其余的轉為選修課的學分。轉入專業已經開設 完畢的課程,轉入學生尚末修讀的,須補修。
(四)轉專業學生的學費按轉入專業入學當年的收費標準收取。 轉專業學生應在一個月內及時辦理檔案的轉移手續。
集美大學航海學院:航海技術(081803K)、交通運輸(081801)、物流管理(120601)。
集美大學輪機工程學院:輪機工程(081804K)、船舶與海洋工程(081901)、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080601)、船舶電子電氣工程(081808TK)。
集美大學水產學院:水產養殖學(090601)、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090602)、水生動物醫學(090604TK)、動物科學(090301)、動植物檢疫(090403T)。
集美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082701)、生物工程(083001)、環境工程(082502 )。
集美大學體育學院:體育教育(040201)、運動訓練(040202K)、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040203)、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040204K)。
集美大學財經學院:經濟學(020101)、財政學(020201K)、金融學(020301K)、投資學(020304)、國際經濟與貿易(020401)、會計學(120203K)。
集美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小學教育(040107)、學前教育(040106)、教育技術學(040104)〔停招〕。
集美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工商管理(120201K)、市場營銷(120202)、審計學(120207)、旅游管理(120901K)、電子商務(120801)。
集美大學音樂學院:音樂表演(130201)、音樂學(130202)、舞蹈表演(130204)。
集美大學美術學院:動畫(130310)、美術學(130401)、視覺傳達設計(130502)、環境設計(130503)。
集美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080701)、電子科學與技術(080702)、通信工程(080703)。
集美大學計算機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080901)、軟件工程(080902)、網絡工程(080903)、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20102)。
集美大學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08020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080203)、機械電子工程(080204)、車輛工程(080207)、能源與動力工程(080501)、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081002)。
集美大學理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070101)、信息與計算科學(070102)、應用物理學(070202)、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070502)〔停招〕、地理信息科學(070504)、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080705)。
集美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050201)、日語(050207)、翻譯(050261)。
集美大學法學院:法學(030101K)、社會工作(030302)。
集美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050101)、漢語國際教育(050103)。
集美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081103)、工程管理(120103)。
集美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集美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船員培訓中心)。
集美大學海外教育學院
1、特色專業
國家特色專業:
序號 | 高校名稱 | 專業名稱 | 批次 |
1 | 集美大學 | 輪機工程 | 第二批 |
2 | 集美大學 | 財政學 | 第三批 |
3 | 集美大學 | 航海技術 | 第六批 |
4 | 集美大學 | 水產養殖學 | 第六批 |
省級特色專業(11個):水產養殖學、食品科學與工程、輪機工程、財政學、法學、航海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會計學、民族傳統體育、熱能與動力工程等。
2、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
序號 | 高校名稱 | 專業名稱 |
1 | 集美大學 | 航海技術 |
2 | 集美大學 | 輪機工程 |
3、度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級+省級)
國家級(3個):航海技術、水產養殖學、軟件工程。
省級(12個):輪機工程、動物科學、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財政學、會計學、小學教育、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數學與應用數學等。
4、其他重點專業
國家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航海技術。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1個):水產養殖學、航海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輪機工程、小學教育、通信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水產養殖學、食品科學與工程、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動物科學。
2020年集美大學誠毅學院錄取查詢入口,高考錄取結果查詢網址登錄
集美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1 10:0:19福建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0:0:12集美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
時間:2024-07-11 09:0:58福建師范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1 09: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