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現行高考采用“3+1”模式,即語、數、外三門加文綜或理綜的考試成績錄取。2021年起,實行新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制度,高校通過“兩依據、一參考”來實現對學生的多元評價錄取機制,發揮高考“指揮棒”的正確導向作用,增加學生選擇機會,分散應試壓力,促進高校科學選才。
統一高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課程)3門,不分文理科,其中外語科目提供2次考試機會。選考科目由考生根據自身興趣、特長和高校選考科目要求,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6門科目中自主選擇3門。考生總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成績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3門選考科目成績組成。
招生投檔錄取模式方面,本科院校藝術類招生繼續實行按專業“一檔多投”錄取。2017年起,使用統一高考成績錄取的專科高職院校的招生,實行按專業“一檔多投”錄取。待條件成熟時,減少本科院校招生錄取批次。
●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
由反向會考轉向全科考,設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
改革前,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采取文科學生考理、化、生、信息技術4門,理科學生考史、地、政、信息技術4門。
2017年秋季入學的新生開始實施新的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所學14門科目均列入考試范圍。2018年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新生開始不再分文理科,實行全面考核,設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學生須參加所有14門科目的合格性考試,成績合格作為畢業的依據。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科目還設等級性考試,由學生自主選考3門,考試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省教育廳負責人表示,我省提出完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目的是引導學生認真學習每一門課程,避免嚴重偏科;進一步增加學生選擇空間,促進學生學會選擇,規劃人生;同時,還為高校科學選拔適合學校特色和專業要求的學生提供服務,促進高中、大學人才培養的有效銜接。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既作為學生畢業的依據,又用于普通高校招生錄取,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生升學考試的壓力。
●高中階段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扭轉“唯分數論”,促學生全面發展
2016年秋季,部分普通高中開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試點。2017年起、全面實施綜合素質評價制度。評價注重考察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評價內容主要包括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等。
此項改革旨在促進學生品學兼優,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和培養個性特長,扭轉單純用分數評價學生的做法,評價結果將作為學生畢業和升學的重要參考。
為確保綜合素質評價的真實可靠,我省按照規范嚴謹公開的原則,建立公示與舉報、申述與復核、誠信與責任追究制度,嚴肅查處弄虛作假行為。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高校錄取的重要參考,具體的使用方法由高校提出,并提前向社會公布。
此外,這種有“依據”、有“參考”的做法在其他類型的考試中也得到推廣。
●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改革●
評價方式:文化素質+職業技能
實行高職院校與普通高校分類招考,有利于高職院校選拔技術技能人才,有利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教育,對推進我省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我省率先探索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改革,取得良好成效。2017年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將成為高職院校招生的主渠道,學生也可參加統一高考進入高職院校。2020年起,我省將實施新的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制度,普通高中畢業生報考專科高職院校,參加職業適應性測試,文化素質考核使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報考專科高職院校,參加省里統一組織的職業技能測試,文化素質考核使用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后,不再組織實施高職入學考試。
作為中職學生畢業和高職院校錄取依據的中職學校學業水平考試制度,目的是促進學生認真學習每門課程,提高中職學校教育教學質量。2017年秋季入學的中職學校新生開始實行。
今日,省教育廳召開新聞通氣會,正式發布了《福建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至此,繼多省陸續公布高考方案之后,福建版高考改革方案也塵埃落定。福建省將在2018年啟動高考改革,高考科目由目前的3+文綜/理綜的“套餐”,變成了考生自主選擇性更大的“3+3”的“自助餐”。業內表示,這次改革是恢復高考以來最全面最系統的一次改革。一起來看看,有哪些變化與你息息相關。
1.“3+文綜/理綜”變身 “3+3”不分文理科
1、統考科目有哪些?
據了解,2021年起,福建省統一高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不分文理科,其中外語科目提供2次考試機會。
2、考生總成績怎么算?
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成績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3門選考科目成績組成。
3、選考科目有哪些?
選考科目由考生根據自身興趣、特長和高校選考科目要求,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科目中自主選擇3門。
省教育廳表示,將科學設計命題內容,增強基礎性、綜合性、時代性、實踐性,著重考查學生獨立思考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普通高中學生實驗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考查,加強中職學生專業基本技能與基本實踐操作能力考查。探索筆試、面試、實踐操作等多樣化的評價方式,科學有效地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2016年起,統一高考使用國家卷。
2.多元評價,錄取看成績,還看選考科目和綜合素質
1、高校招生制度又怎樣調整?
福建省將建立基于統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評價的普通高校招生錄取機制。2018年6月底前,招生高校要根據本校辦學特色和人才培養需要,按專業提出對考生學業水平考試選考科目要求和綜合素質評價使用辦法,并向社會公布。同時,福建省將改革完善高校人才選拔制度。高校要從科學選拔人才、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增加學生選擇權的高度,統籌考慮辦學定位、學科特色、培養需求等,改革學科專業設置,研究制定不同學科門類或專業(類)的錄取要求。
2、具體實施方案時間表?
2018年6月底前,福建省將向社會公布高考綜合改革實施方案。2021年起,實施新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制度。
3.高中生14門學業水平考試要合格
據介紹,福建省將完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是學生畢業和升學的重要依據。
注意,這14門科目均列入考試范圍
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14門科目均列入考試范圍,實行全面考核,設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
14門科目均設合格性考試,同一科目設提供2次考試機會。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科目還設等級性考試,同一科目提供1次考試機會。普通高中在校學生須參加所有科目的合格性考試,成績合格作為畢業依據。
學生可根據興趣、特長和高校選考科目要求,在6門等級性考試科目中選考3門,成績作為高校招生錄取依據。
“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評價方式
2016年,省教育廳將制定福建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報教育部備案后,向社會公布。2017年秋季,普通高中新生開始實行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2018年秋季,普通高中新生開始全面實行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
同時,福建省還將建立中等職業學校學業水平考試制度。中等職業學校學業水平考試是學生畢業和升學的重要依據,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評價方式。學業水平考試為合格性考試,考試科目包括公共基礎知識、專業基礎知識、專業技能3門科目,同一科目提供2次考試機會。中等職業學校在校學生須參加所學專業的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合格作為畢業依據。
省教育廳表示,2017年8月底前,省教育廳制定出臺福建省中等職業學校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2017年秋季,中等職業學校新生開始實行學業水平考試。
集美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1 10:0:19福建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0:0:12集美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
時間:2024-07-11 09:0:58福建師范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1 09: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