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3+1+2,“3”指:語文、數學、外語是高考中的必選科目;“1”指:物理、歷史選擇一門作為選考科目;“2”指:生物、化學、地理、政治中選擇兩門作為選考科目。
在這樣的新高考情況下,有12種不同的學科排列組合,而選擇什么學科,也會影響到以后高考時可供選擇的專業。但選擇某一學科之后是否能夠報考某一專業,也因學校不同而有所不同。
一、文科類。
歷史:考古學民族學、漢語言文學、歷史學、地理學科、政治學科、世界歷史、文物保護技術、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國共產黨歷史。
政治:哲學類、法學類、歷史學類、經濟學類、政治學類、教育學類、社會學類、工商管理類、公共管理類、馬克思主義理論類。
地理:旅游類、地質勘探類、氣象類專業、城市規劃類、酒店管理類、地圖測繪類、資源管理類、地理教育類、水利水電類。
二、理科類。
生物:生物工程類、植物生產類、科學類、環境生態類、環境科學類、醫學類、森林資源類、草業科學類、動物生產類、水產類、動物醫學類。
化學:核工程類、地質學類、化工與制藥類、應用化學、林業工程類、生物科學類、材料類、食品科學與工程類、醫學技術類、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
物理:海洋科學類、應用物理學、工程力學、電子科學類、地球物理學、材料科學類、熱能與動力工程、信息與電子科學類、測控技術與儀器、核工程與核技術學、航天航空類和武器類、理論與應用力學、機械類。
舉例說明:
組合一:物化政
可選專業:超過96%
組合優勢/劣勢:專業選擇面廣,利于將來考研和考公務員
分析及建議:
物理+化學+政治,這種組合的優勢在于:第一,專業選擇面廣,可報專業超過96%;第二,為未來發展有幫助,政治科目的加入,有利于將來考研和考公務員。
組合二:物化地
組合優勢/劣勢:記憶背誦內容較少,學科之間關聯密
這個組合是一個比較偏理科的組合;它的優勢有兩個:一是 專業選擇面廣,可報專業均超過了96%;二是 學習時記憶背誦的內容較少,理解的內容最多,學科之間關聯密。
組合三:物化生
組合優勢/劣勢:學習難度大,選課人數多且優生多,競爭尤為激烈。
物化生這個組合可以說是純理科組合了,一般理科很強的學生,都會直接選擇這個組合,這樣的選擇可能會違背了新課改全面發展的理念,但是新高考選科還是要以學生的個人意愿為先,按照興趣愛好為準。
據調查,針對選科的目標來看,考生和家長希望通過合理選科達到兩種效果:一是有利于增加高考總分,二是有利于可選專業最大化。
而最終影響考生選科結果的因素有主客觀兩個方面:主觀方面即是考生個人各科學習水平情況;客觀方面包括所在中學辦學特色、師資配比、各科教師教學水平高低等,此外高校招生專業的選科要求也是影響選科的重要客觀因素。
1、依據高一期末成績,但不可忽視未來學習能力
首先從考生主觀因素方面看,一般高中會在高一下學期或者高二上學期要求學生確定高考選考科目。一般考生會根據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各科成績好壞進行選擇。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也不能完全依據高一期末考試成績作為選科標準,而某一科目未來兩年學習能力的提高以及可以學好的信心因素也需要考慮進去。
2、選科時,提前了解就讀中學辦學特色很有必要
高中學校各科教師教學水平高低,也是學生選科時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理論上新高考地區有20種選科組合(浙江有35種、3 1 2地區有12種),實際上很少有學校能夠開足、開全這些組合。一般各個學校會根據自身實力,師資水平,圍繞教學名師及優勢科目提供選科組合套餐。因此選科時,提前對所在中學的辦學情況、辦學特色進行了解也很有必要。
3、預先對高校選科要求做初步了解
以上兩點,即學生未來學習能力的判斷、學校辦學情況等因素都很好掌握。而各高校選科要求對于廣大考生和家長來說,了解起來比較吃力。因為全國普通高校2740所,不可能逐一了解每所高校招生專業的選科要求,實際上這也很難做到,也沒有必要。
大學專業目錄分類一
時間:2024-07-05 17:0:26大學專業目錄分類表(
時間:2024-07-05 17:0:32大學本科專業目錄分
時間:2024-07-05 17:0:30新高考6選3選科對應
時間:2024-07-01 17: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