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特色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材料化學
省級特色專業:漢語言文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歷史學、材料化學、教育技術學 、電子信息工程特色、對外漢語 、音樂學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漢語國際教育、漢語言文學 、材料化學
河南重點建設學科
省級重點學科: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
安陽師范學院位于甲骨文故鄉、殷墟所在地、紅旗渠精神發祥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八大古都之一的安陽市,是河南省屬普通本科高校。學校前身是始建于1908年的彰德府安陽師范傳習所,1949年被命名為平原省立安陽師范學校,1958年更名為河南省安陽師范專科學校,1960年改名為安陽第一師范學校,1978年恢復為安陽師范專科學校,1992年更名為安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00年安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安陽教育學院、安陽市第二師范學校合并組建安陽師范學院。2011年被國務院學位辦批準成為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試點單位。
長期以來,學校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逐步發展成為一所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九大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大學。學校占地1796畝,建筑面積86.1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12億元,館藏紙質圖書194萬冊。設有25個教學院部和1個繼續教育學院,1個碩士專業、63個本科專業。3個一級學科、4個二級學科被認定為河南省重點學科。學校面向全國21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現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在《2018中國大學評價》中,學校綜合實力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325名、河南高校第13名。在全球四大權威大學排名系統之一、上海軟科發布的2018年“中國最好大學排名”中,學校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358名、河南高校第12名。
學校堅持人才強校。現有教職工1358人,其中專任教師1030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453人,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教師929人。“殷都學者”5人,“校特聘教授”3人。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河南省創新型科技團隊4個、高校創新團隊10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人,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4人、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40人,河南省科技創新人才3人、高校創新人才22人,河南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學者9人、哲學社會科學年度人物2人。在2018年《中國大學評價》教師學術水平排行榜中,學校教師學術水平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267位、河南省第7位。
學校堅持質量立校。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推進本科教學工程建設,國家級、省部級教育教學資源不斷豐富,形成了社會廣泛認可的質量品牌。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國家級在線開放課程1門、實踐教學基地1個,省級特色專業6個、專業綜合改革試點8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1個、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1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8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示范性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4個、優秀基層教學組織7個、教學團隊4個、教學名師3人、精品課程8門、精品資源共享課程8門、雙語教學示范課程2門、精品在線開放課程4門、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6項、二等獎12項。學校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加強人才培養供給側改革,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適應度。成立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學院,著力培養一批理想信念堅定、具有為人民服務精神的基層公共管理人才;成立國際教師教育學院,著力培養一批具有先進國際教育理念、扎實學科專業知識、廣闊國際視野、較強國際課程教學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成立創業學院,著力培養有擔當、會管理、能經營的高素質創業人才;成立互聯網+應用技術學院,著力培養實用型電子商務人才;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建設6個創業教育二級學院,是河南省3所專業(集群)轉型發展試點學校之一;深化實習與畢業論文一體化改革,實現校—校、校—地、校—企之間的深度融合。多年來,學校應屆畢業生考研率、就業率位居同類院校前列,安師學子在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挑戰杯、數學建模等學科競賽中屢獲佳績,10余萬名畢業生活躍在各行各業,以良好的政治素質、扎實的專業技能、嚴謹的工作作風和突出的工作業績,贏得了用人單位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為地方基礎教育、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為母校贏得了聲譽。
學校堅持特色名校。學校重視發展具有重要文化價值和傳承意義的“絕學”、冷門學科—甲骨文研究,打造跨專業、多學科聯合攻關的學術團隊——甲骨文信息化處理團隊,成立甲骨文研究院,將云計算、大數據技術應用到甲骨文考釋研究中,“甲骨文信息處理”獲批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創新團隊、河南省重點實驗室,承擔國家基金項目14項,2016年獲批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甲骨文研究重大委托項目9個子課題中的3個子課題,自主研發的《甲骨文數據庫》是目前國際上容量最大、信息最全、業內影響最大的數據庫,出版的《殷都學刊》為中國殷商文化學會會刊,入選教育部名欄建設工程和全國社科規劃辦資助期刊。學校積極開展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漢語國際教育。2009年獲批河南省漢語國際推廣漢字文化基地,2012年開始招收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泰國招收留學生。現已培養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238人,研究生海外實習比例達到96%,與中國文字博物館、殷墟博物苑共建的研究生教育創新培養基地獲批為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創新培養基地,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被評為河南省特色品牌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學校積極推動師范教育向教師教育轉型,承擔河南省小學教育(全科教師)培養工作和“國培”“省培”計劃,與地方政府、中小幼共建豫北片區“三市四校”省級教師教育聯動發展共同體,獲批河南省首批教師教育改革創新實驗區、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為基礎教育培養了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教學骨干,現已建設成為豫北三市教師教育信息服務中心、培養培訓中心和學術研究中心。
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
時間:2024-07-01 16:0:27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
時間:2024-07-01 16:0:06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么錄取
時間:2024-07-01 15:0:34高考填志愿待錄取一
時間:2024-07-01 1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