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的本科院校共有6所,名單分別為寧夏大學、寧夏醫科大學、北方民族大學、寧夏大學新華學院、銀川能源學院、中國礦業大學銀川學院。
序號 | 學校名稱 | 主管部門 | 所在地 | 辦學層次 | 備注 |
1 | 寧夏大學 | 寧夏回族自治區 | 銀川市 | 本科 | |
2 | 寧夏醫科大學 | 寧夏回族自治區 | 銀川市 | 本科 | |
3 | 北方民族大學 | 國家民委 | 銀川市 | 本科 | |
4 |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 | 寧夏自治區教育廳 | 銀川市 | 本科 | 民辦 |
5 | 銀川能源學院 | 寧夏自治區教育廳 | 銀川市 | 本科 | 民辦 |
6 | 中國礦業大學銀川學院 | 寧夏自治區教育廳 | 銀川市 | 本科 | 民辦 |
寧夏大學是教育部與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合建高校,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寧夏大學始建于1958年。1997年12月,寧夏大學與原寧夏工學院、銀川師專(含寧夏教育學院)合并;2002年2月,與寧夏農學院合并,組建了新的寧夏大學,揭開了學校改革發展嶄新一頁。
學校坐落在歷史悠久、風光秀麗的塞上歷史文化名城銀川市,占地面積2938畝,教學實驗農場1890畝,校舍建筑面積87萬平方米。在校教職工2625人。面向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現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8476人,研究生4399人,少數民族預科生1153人,在校留學生195人。校園樓宇林立、花木繁茂、環境幽雅,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
在6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秉承“尚德、勤學、求是、創新”的校訓,弘揚“不怕困難,不畏風寒;根深葉茂,本固枝榮”的“沙棗樹精神”,艱苦創業,負重拼搏,勇于創新,開拓進取。特別是近年來,學校搶抓省部共建、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雙一流”建設、“部區合建”等歷史性機遇,堅持走特色發展之路,著力提高辦學質量,不斷促進內涵發展,現已成為一所理、工、農、經、管、文、法、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
北方民族大學直屬于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是一所綜合性民族類普通高等院校。學校坐落在“塞上江南”——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是我國唯一一所建立在民族自治區的部委高校。學校前身為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始建于1984年,2008年更名為北方民族大學。學校為國務院學位辦批準的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
學校堅持大學“四個服務”的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高等教育規律,尊重民族高等教育特點,堅持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服務、為國家發展戰略服務的辦學宗旨。學校是培養少數民族優秀人才的重要基地,是研究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的重要基地,是傳承和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基地,也是展示我國民族政策和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學校現有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56個民族的碩士生、本科生、預科生2.1萬余人,少數民族學生比例為60%,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縮影。35年來,學校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5萬余名優秀人才,他們深諳民族文化傳統,熟悉民族風俗民情,在民族地區安心工作,已經成為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踐行者,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建設者,民族優秀文化的弘揚和傳播者,民族團結、祖國統一的捍衛者。
學校高度重視學科專業建設,現有民族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民族學等9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 MPA等9個專業碩士學位點;文學、理學、工學、法學、歷史學、管理學、經濟學、藝術學、教育學、醫學10個學科門類的73個本科專業;中國少數民族史等16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等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漢語言文學等9個省部級優勢特色專業;法學等4個省部級重點建設專業;自動化等7個省部級“十三五”重點專業(群);機械電子工程等5個省部級產教融合人才培養示范專業,材料科學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化工技術基礎等8個省部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
時間:2024-07-01 16:0:27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
時間:2024-07-01 16:0:06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么錄取
時間:2024-07-01 15:0:34高考填志愿待錄取一
時間:2024-07-01 1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