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提交志愿后,只要還在本次操作的60分鐘內,不需要重新登錄。
不是。提交志愿后,只要還在本次操作的60分鐘內,不需要重新登錄。網報志愿時,涉及志愿填報幫助和提醒的文字提示,會在以下頁面出現:登錄時,首頁面,選擇批次填報時,志愿提交時,退出系統時。考生應認真按文字提示要求填報志愿。
在志愿填報截止時間前,考生可多次登錄系統進行志愿修改、提交確定。系統始終以其網上最后一次修改確定并成功提交的志愿為準。
志愿網報過程中遇到下拉菜單無法顯示,無法提交等問題解決辦法
這類情況主要是本地網絡擁堵網速太慢、計算機的瀏覽器兼容性不好等原因造成。遇到這類情況應嘗試更換計算機、或查看志愿填報系統里的提示改裝其他的瀏覽器,以及咨詢中學報名點的老師。
志愿提交成功后是否能夠修改,要根據各地區的相關政策和報考期限來決定。
1、普遍規定:網上報完高考志愿提交成功后,如果在是最后期限之前,是可以修改的。
2、地區政策問題:高考志愿需要確認的省(市、區),比如廣東,在確認后,是不能修改的,但是如果確實有誤的,是可以更正的。
3、期限問題:只要在志愿填報截止日期之前,都可以登錄網上填報志愿系統修改你的志愿。如果過了志愿截止日期就不能修改了,因為這時你的志愿已經進入了投檔程序。
第一:拉開平行志愿間學校的差距,控制風險
這就是大家常說的:“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九字口訣。沖一沖是指錄取成功幾率較小,但還是有,因此冒險嘗試一下,不過此類志愿也不能填太多,曾有考生全部填報“沖一沖”類型的志愿,結果一個都沒錄上;穩一穩是指成功幾率較大的志愿,應該不會出現差錯;保一保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志愿,以防萬一還是要填一兩個。
第二:合理估算填報院校的投檔線
投檔分數線在填報志愿前是不知道的,因此,在省控線出來后,需要我們合理估算。具體分數可能出現誤差,但有一個穩妥的方法是計算該校錄取線和省控線之間的差值。比如去年省控線520,某校錄取線550,高出省控線30分,這30分就是該校在該省的位置排名,為了提高準確性可以多結合幾年的數據進行計算。
第三:了解填報院校的各項招生信息(招生比例、招生要求)
先簡單介紹一下什么是招生比例,例如有的學校招生比例是1:1,計劃招生1000人,那么該校就會提檔1000人;但有的學校的招生比例可能是1:1.1或者1:1.2,計劃招生1000人,但這個學校可能會多提100到200個人的檔案。如果你的成績恰好排在這多余的100到200人之間,你就可能存在提檔后被退檔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