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給大家講解的內容是:志愿填報時學校優先還是專業優先?
每年的志愿填報期間,總是有很多家長/學生很糾結這個問題。但解決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根據成績結合興趣做出抉擇。
選擇模式只有兩種,下面我將列舉每種模式適合考生類型,大家對號入座就行。
1、不知道想就讀哪個專業的學生
如果你并不明確自己的興趣或者將來要從事什么職業,那么最好是學校優先,因為院校優勢不論何時都是存在的,所以,在專業不明的情況,首先選擇一所好學校,這是一件情理之中又非常正常不過的事情。
2、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
在省級重點中學年級排名位于前列的學生,應首選名牌綜合大學,在此前提下選擇自己相對喜歡的專業。因為在名牌綜合大學里,即使學生對專業不滿意,在入學后仍有很多轉系、轉專業、修第二學位、第二專業等二次選擇的機會。
3、學習成績在段位線浮動的學生
成績在一段線上下浮動的學生,高的攀不上去,低的不肯屈就,可選擇學校的余地就變得很小了。可以選擇地理位置相對較偏遠的名牌學校,這樣可選擇的余地會變得更大,競爭會小些,同時也有益于今后的發展。
成績在二段線上下浮動的學生,正處于是否能上本科專業的臨界點,選學校更為重要。由于在填報志愿時,競爭力弱,所以,選擇一所位置較偏、所設專業又不太“熱”的學校,就很有可能被錄取。
一般來說農業、林業、石油、地質、礦業等專業的熱度不高,錄取分數可能相對較低。
4、畢業后直接就業的學生
如果考生打算大學畢業后直接就業,也可以考慮優先選學校。因為大學畢業后直接就業,應聘時學校的牌子相對而言顯得更重要。
1、有明確計劃的學生
一般情況下,學生們上了高中甚至是高考結束之后,才會考慮自己報考什專業。但是也有一些同學,從很早的時候就開始計劃報考什么學校,報考什么專業。如果此時你是清清楚楚知道自己要學什么專業,并且對于這個專業也有很深的了解,那么肯定是專業優先。
2、超級學霸
如果是“清華北大任挑”的超級學霸,那也要應該是專業優先。到了這種水平,對其而言,學校和專業比起來,專業才是最需考慮的。
3、高考分數較低的考生
如果你的分數只能考取一般應用型大學,特別是民辦學院或者高職(專科),那么專業就比什么都重要了。第一,一定要選擇自己喜歡的;第二,選擇技能性強的,最好不選擇沒有門檻的專業。也就是說,當你畢業后求職找工作時,你的學校沒有競爭優勢,靠的就是這專業的一技之長了。
4、大學畢業后想繼續深造的考生
如果大學畢業后想繼續深造,則應該打好專業基礎,為今后的長遠發展目標做好規劃。可能同學選擇的專業所處學校的牌子不是太響亮,但是如果同學能把專業學得很好,本科就讀的學校不僅不會帶來負面影響,還可以為以后考入更好的學校打下堅實的基礎。
同時需提醒各位考生,在選擇專業前,一定要認認真真的將自己要選擇的專業了解清楚,上至專業的發展前景,下到專業的必修課程,都需要仔仔細細的弄清楚看明白。然后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而不要一味追求熱門、高就業率或是“萬金油”專業。
進入大學后,學業負擔仍然很重,讀自己相對喜歡的專業才能更好地保持學習的熱情和動力。
一、選擇有發展前景的專業
進入大學的目的,我相信很多高三學生都是為了尋找一份好的工作。要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前提條件是尋找一份具有發展前景的專業。我國的大學專業實在是太多了,因此很多人難以在這些專業里面找到真正具有發展前景的專業。在高考填報志愿的時候,在選擇大學方面,一定要選擇具有發展前景的專業。
二、選擇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專業
我想在選擇大學專業方面,沒有一個要素可以比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更好。興趣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是否主動去學習這門知識。我國的大學專業繁多,有些專業可能晦澀難懂,有些專業可能只會注重理論知識,而有些專業更多的注重大學生的技能操作。但是不管怎么樣,面對這些形形色色的專業,我們應該問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專業是什么,如果只是聽從老師和父母的建議,而不去找一個是真正自己感興趣的專業,那么在學習過程當中,很有可能因為興趣不足而放棄這門專業的學習。因此選擇一個真正感興趣的專業,是學好這門專業的前提條件。
三、選擇自己能夠掌握的大學專業
我們在專業選擇方面,不要盲目的進行選擇。雖然當今社會上有許多熱門的專業,但是我們要問自己,目前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能否適應比較高深的大學專業。例如我們都知道,如今人工智能專業、大數據專業、云計算專業都非常的熱門,那么我們在選擇專業的過程當中,是否需要選擇這些專業呢?實際上我們要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長來決定,究竟能否掌握這門專業的學習。如果你自己的數學基礎比較弱,那么盡量不要選擇數學類專業或者物理類專業,以及邏輯性較強的專業。這樣學習起來會非常的吃力。這就好比一個文科生去報考工科類專業,可想而知,學習效果并不會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