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面積達66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176萬冊,教學科研設備值近1.9億元,固定資產值約13.8億元。學校有各類教學科研實驗室66個,其中經國家資質認定的計量認證機構1個,省(廳)級重點實驗室7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擁有包括水生生物博物館在內的一批校內外教學科研基地。水生生物博物館陳列標本近3000種,為全國高校中保存水生生物標本最多的博物館。設有廣東省海洋開發研究中心、廣東省水產經濟動物病原生物學及流行病學重點實驗室、廣東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海洋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廣東省(教育廳)水產品深加工重點實驗室、珍珠研究所、海洋經濟研究所、南海海洋環境研究所、海洋資源與環境監測中心等23個科研機構。
學校廣泛開展對外學術交流與合作,先后與日本、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以及香港、臺灣等地區30所高校、研究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學術交流和合作關系,與中國海洋大學和臺灣海洋大學簽訂了聯合辦學協議,聘請了一批國內外著名學者為名譽教授、兼職教授和客座教授。
學校堅持“人才強校、質量立校、學術興校、特色揚校”的辦學理念和“規模擴大與質量提高相結合,以質量提高為主;外延拓展與內涵充實相結合,以內涵充實為主;綜合發展與強化特色相結合,以強化特色為主”的辦學思路,通過優化學科結構,加強專業建設,實施素質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學校面向全國20多個盛自治區、直轄市招生,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和充分肯定,近幾年學校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均超過全省平均水平。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我國未來的發展必將更加倚重海洋。南海占我國海洋國土面積三分之二以上,海洋資源極為豐富,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我國21世紀最重要的資源接替地,是中華民族參與國際經濟競爭最重要的戰略高地之一。廣東海洋大學作為我國南海之濱唯一的一所海洋大學,肩負著培養高層次海洋科技人才、推進海洋科技創新、服務南海資源開發利用的歷史使命,正緊緊抓住海洋世紀的機遇,繼續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強化管理,開拓創新,為把學校建設成為海洋和水產學科特色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