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是由香港中文大學與深圳大學,根據《中外合作辦學條例》而組建的從事高等教育研究的機構。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于3月獲教育部批準,在經濟特區--深圳市成立。學校定位于“立足中國、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學”,將秉承香港中文大學的辦學理念和學術傳統,為國家和地區培養創新型高層次人才。學校擁有一流的師資隊伍,注重國際化的教學環境和國際交流,采用香港中文大學學術質量控制和學位頒授標準,頒發香港中文大學學位證書。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民主管理學校,充分尊重學術自由。學校繼承香港中文大學的學術傳統,結合傳統與現代,融合中國與西方,實行中英雙語教學,書院制和通識教學。
截止9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首階段擬開設有經管學院包括的市場營銷,國際商務,經濟學三個本科專業,2015年經管學院新開設金融學,會計學。理工學院開設統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enzhen),簡稱港中大(深圳)(CUHK-Shenzhen),香港地區稱“中大(深圳)”。大學以書院制大學建制,系中外合作大學聯盟成員,國際商學院協會(AACSB)認證成員 。以創建一所立足中國、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學為己任,致力于培養具有國際視野、中華傳統和社會擔當的創新型高層次人才。
,經國家教育部批準,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按《中外合作辦學條例》設立。
學校采用香港中文大學學術質量控制和學位頒授標準,由香港中文大學教務會負責審批和監督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學位課程,并指導及管理授課和教學有關事宜,監管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學位資格認證的水準。 港中大(深圳)錄取的學生亦會注冊成為香港中文大學的學生。港中大(深圳)學生畢業后將獲頒授港中大學位證書。
截止2018年3月,學校已引進知名教師200多位,其中包括諾貝爾獎得主4位,圖靈獎得主2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等20余人 ,IEEE Fellow13名。
截止2018年4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園占地面積約100萬平方米,分為上園、下園、中園;轄4個書院、3個學院及研究生院;有在校本科生、碩士及博士研究生3400余人。 大學長遠辦學規模為國內外學生11,000人,其中本科生7,500 人,碩士及博士研究生3,500 人。
廣東警官學院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13廣東警官學院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10:0:54華南農業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0 10:0:00廣東醫科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0 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