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金融學院錄取結果查詢什么時候出來,附查詢時間網址入口
人生中,總有一段路讓我們覺得很累,或處于人生的轉折點,或處于事業的上升期,或處于人生的低谷。我們站在十字路口徘徊,像一個迷路的孩子,彷徨而又無助,只想得到一個溫暖的懷抱可以依靠,慰藉自己脆弱的心靈。可是,不累何來的實現夢想呢?當你得知被廣東金融學院錄取的那一刻,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本文高考升學網為你介紹關于廣東金融學院錄取結果查詢時間、廣東金融學院錄取結果查詢入口和網址的相關知識,希望對你有幫助。
廣東金融學院是一所省屬公辦普通本科院校,是華南地區唯一的金融類高校。學校由中國人民銀行創辦于1950年,是一所具有“央行基因”的院校。2004年,經教育部批準,學校從“專科”升格為“本科”,招收第一批本科生;2012年,招收第一批金融專業碩士研究生;2012年,招收第一批港澳臺生;2014年,招收第一批留學生;2016年,與英國諾丁漢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合作,聯合招收博士研究生。
學校緣金融而生、為金融而辦、偕金融同行、與金融共榮,始終堅守應用型、高端化、特色化、國際化的辦學使命,秉承“明德、敏學、篤行、致遠”的校訓,弘揚“勵學樂教、求實拓新”的精神,堅持“金融為根、育人為本、應用為先、創新為范”的辦學理念,走出一條依托金融發展、扎根金融辦學、服務金融需求的辦學之路,逐漸鑄就了鮮明的金融教育文化、金融創新文化、金融服務文化、金融制度文化,成為華南地區乃至全國金融學科建設、金融人才培養、金融應用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基地。建校69年來,學校為社會培養輸送了20多萬名各類人才,被譽為“華南金融人才搖籃”和“南粵金融黃埔軍校”。
學校現有廣州校本部和肇慶校區,新建清遠校區,總占地面積近2300畝。廣州校本部位于廣州天河龍洞,肇慶校區位于肇慶七星湖畔,清遠校區位于清遠市清城區。
學校現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近2.3萬人,全日制專業碩士研究生100多人,外國留學生100多人,成人教育本專科生近2.4萬人。教職工12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近1000人。還在學界、業界和政界聘請了一批兼職(名譽)教授。
學校設有18個學院(校區、部),現有本科專業46個,涵蓋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理學、工學6個學科門類,形成了以經管法為主體、以金融學為內核的應用型學科體系。金融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和經濟法學是廣東省重點學科。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法學3個學科入選成為廣東省高等教育“沖一流、補短板、強特色”提升計劃重點建設學科。開辦了全國首批、廣東首個互聯網金融專業和廣東首個精算學專業,擁有同類高校中最為齊全的金融類專業體系。金融學為國家特色專業、廣東省特色專業和重點專業,保險為廣東省特色專業,金融數學被權威排行榜評為全國前十、全省唯一的“4星級專業”。學校作為唯一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參與制定全國本科金融類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
1、廣東金融學院專業設置情況
以下是廣東金融學院招生信息網公布的各學院最新42個專業名單:
序號 | 學院 | 專業 |
1 | 金融與投資學院 | 金融學 |
2 | 財政學 | |
3 | 金融工程 | |
4 | 會計學院 | 會計學 |
5 | 審計學 | |
6 | 財務管理 | |
7 | 保險學院 | 保險學 |
8 | 精算學 | |
9 | 經濟貿易學院 | 經濟學 |
10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
11 | 經濟與金融 | |
12 | 國際商務 | |
13 | 信用管理學院 | 信用管理 |
14 | 資產評估 | |
15 | 工商管理學院 | 工商管理 |
16 | 市場營銷 | |
17 | 物流管理 | |
18 | 人力資源管理 | |
19 | 酒店管理 | |
20 | 互聯網金融與信息工程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21 | 軟件工程 | |
22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
23 | 電子商務 | |
24 | 互聯網金融 | |
25 | 外國語言與文化學院 | 英語 |
26 | 商務英語 | |
27 | 翻譯 | |
28 | 法學院 | 法學 |
29 | 財經與新媒體學院 | 漢語言文學 |
30 | 網絡與新媒體 | |
31 | 文化產業管理 | |
32 | 數學與統計學院 | 金融數學 |
33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
34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
35 | 應用統計學 | |
36 | 經濟統計學 | |
37 | 公共管理學院 | 行政管理 |
38 | 公共事業管理 | |
39 | 社會工作 | |
40 | 勞動與社會保障 | |
41 | 勞動關系 | |
42 | 應用心理學 |
2、比較好的專業推薦
1 | 金融學 | 4.7 (740人) |
2 | 會計學 | 4.7 (466人) |
3 | 經濟學 | 4.3 (356人) |
4 | 保險學 | 4.4 (322人) |
5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4.3 (289人) |
6 | 財政學 | 4.3 (223人) |
7 | 財務管理 | 4.6 (184人) |
8 | 信用管理 | 4.4 (138人) |
9 | 法學 | 4.2 (135人) |
學校建成以國家級實踐教學基地浦發銀行廣州分行為代表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00多個,金融學科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是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金融學科虛擬仿真實驗中心是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中心,是少數擁有2個國家級示范中心的高校。學校是全國僅有的兩個經管類專業實踐教學規范研究單位之一。同時擁有一大批省級精品課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省級應用型人才示范基地、省級協同育人平臺和省級教學科研團隊。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加強校際、校政和校企協同合作。學校與美國西阿拉巴馬大學,英國拉夫堡大學、女王大學,加拿大圣瑪麗大學,澳大利亞西澳大學、莫納什大學等40多所國(境)外知名高校合作,聯合培養本科生和研究生。與英國諾丁漢大學合作成立“廣東-諾丁漢高級金融研究院”,開展高端金融人才培養、高端金融研究、高端智庫建設;與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廣東省金融辦、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等機構合作,共同舉辦高端論壇,合作編制發布金融創新白皮書,組建金融智庫聯盟。與梅州、揭陽、汕尾、肇慶、汕頭、廣東金融高新區、佛山南海等地方政府在政策咨詢、人才交流等方面開展廣泛合作;與廣晟集團、中國農業銀行廣東省分行、廣州日報集團等知名企業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領域實施全面合作。
學校著力提升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能力。近年先后建成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廣東省科技金融實驗室),廣東省重點智庫(華南創新金融研究院)、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區域金融政策研究中心、戰略新興產業共性技術政策與管理創新研究中心)、廣東省人文社科重點實驗室(行為金融與區域重點實驗室),和廣東省政策咨詢決策基地(廣東省科技金融研究中心)、廣東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廣東省青少年健康促進與體育發展決策咨詢研究中心)等重大科研平臺;形成了“中國金融論壇?廣金?千燈湖金融峰會”、“中國科技金融高峰論壇”、“華南信用管理論壇”、“中國?南方金融法治論壇”等四大論壇體系;主持或參與完成省內多個地市“十二五”和“十三五”金融發展、信用體系發展規劃編制,研究報告得到汪洋、胡春華、任學鋒、陳云賢、陳建華等領導批示,相關政策建議被多地政府采納;學報《金融經濟學研究》是CSSCI、北大中文核心、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文核心等三大權威索引來源期刊。
學校入選廣東省首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型試點高校,入選廣東省高等教育“沖一流、補短板、強特色”提升計劃。學校以黨和國家對金融業和高等教育發展的要求為引領,向應用型深化、向高端化提升、向特色化發展、向國際化邁進,努力建成中國第一所“金融大學”,做廣東金融強省建設的支撐者、區域金融事業發展的引領者和國家金融高端教育的示范者。
廣東警官學院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13廣東警官學院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10:0:54華南農業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0 10:0:00廣東醫科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0 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