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結束后,大家都關心廣州醫科大學的高考錄取通知書什么時候可以發放,通知書在哪里可以查詢,本文韓老師幫大家整理了關于廣州醫科大學的高考錄取通知書發放時間及通知書查詢網址入口的相關數據,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廣州醫科大學高考錄取通知書發放時間一般為高考錄取結果公布7天后,開始陸續發放,不同的地區錄取通知書收到的時間不同,廣州醫科大學的高考錄取通知書EMS官網查詢入口地址為:https://www.ems.com.cn/queryList 考生可憑準考證號(考生號)或錄取通知書快遞單號查詢,及時掌握廣州醫科大學錄取通知書發放時間、投遞時間及寄達時間。,廣東高考各批次錄取時間:
廣東高考錄取時間預計時間:
本科提前批預計:7月8日至7月12日
本科批預計:7月14日至7月22日
專科預計:8月1日至8月4日
大學轉專業的步驟
步驟一:了解院校轉專業的規則以及流程
不同的大學轉專業的規則跟流程不同。有的大學轉專業看大一期間考試成績,考試排名靠前的學生可以提出轉專業申請;有的大學需要參加學校統一安排的轉專業考試,成績合格者方能提出轉專業申請。具體規則以及流程如何,同學們可以到學校官網查詢,也可以咨詢輔導員以及學長學姐。
步驟二:提交轉專業申請
了解清楚規則跟流程后,接下來就可以填寫轉專業申請表,提交轉專業申請了。同學們要明白一件事,若想轉專業成功,學習成績是不能落下的。因為學習成績是院系領導判斷是否允許學生轉專業的指標。只有努力上進、成績優秀的學生,轉專業申請的通過率才會高。
步驟三:院系領導審核簽字
學生進行轉專業絕不是像請假這么簡單,輔導員簽字就完事了。學校對于轉專業是非常重視的,畢竟涉及大量學生人員流動,需要院系領導層層簽字蓋章。尤其是一些冷門專業,本來班里人就不多,輔導員更不希望有人員往外流。所以,學生找導員簽字的時候,導員一般會進行勸說。
大學轉專業的注意事項
學院內部之間轉專業一般比較容易,因為很多專業學的知識相差不大,而且轉專業手續辦起來也容易些,跨學院轉專業難度大些,還需要欲轉入的學院接受你,轉入的學院還要組織基礎學科和專業知識的考試,當然各種手續也麻煩。
熱門專業轉入冷門專業,很容易,對成績要求也不是那么嚴,當然這種學生極少了;冷門轉熱門那就競爭大了,那就學習上得更下功夫了。
如果你學習不是很好,卻很想轉專業,還一個辦法就是在大學里再讀個雙學位,雙學位就是在大學的后兩年再學習一個專業,畢業時你有兩個學位證,一個是你自己專業的,一個就是雙學位所學專業的,都是國家承認的,而且雙學位還可以報考其他好學校的專業,不限定本校。
那么錄取通知書有哪些用處?
1、告知錄取信息,入學重要憑據
通過大學錄取通知書,你可以確切的知道自己被學校哪個院系、專業錄取。
你還可以根據錄取通知書上的時間在具體的時間范圍內進行學費、住宿費等相關費用的繳納。
大學錄取通知書也是你進去大學報道的憑證之一,一定要保管好哦!錄取通知書中和附帶的說明里一般會告知報道時間、地點、所需物品、相關證明的具體說明。
在收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需要仔細查閱清楚,以免報到當天出現不必要的麻煩。
2、附贈文件提前了解相關事項
在你的錄取通知書的信封里,一般都會附有《入學須知》、《入學手冊》、手機卡、銀行卡、校園簡介等相關的文件,這些文件請仔細閱讀并務必保管好,方便入校后辦理各類手續。
1. 你可以通過這些文件提前了解入學報到的注意事項。
2. 提前了解你即將入讀的學校的校園、人文、獎學金、助學金等相關信息。
3. 提前了解學費、住宿費等費用的繳納方式和注意防詐騙事項。
3、辦理黨團關系轉接手續
憑借錄取通知書到你就讀的高中所在地辦理黨團關系的轉接手續。
4、火車票、船票購票享受折扣優惠
大學新生可以憑錄取通知書和身份證到火車站售票窗口購買學生票,或者撥打95105105電話訂票,訂票成功后,憑錄取通知書、身份證和訂單號到售票大廳窗口取票。
需要注意的是,大學新生享受火車票的優惠區間為家庭所在地與學校所在地之間,超出區間則不能享受優惠政策。同時,新生憑錄取通知書只能購買一次學生票,已經購票的同學如果行程有變,最好選擇改簽,不要直接退票。如果確實需要退票,可以讓工作人員注明火車票已退,以保證可以再次購買學生票。
大學新生憑錄取通知書購買優惠火車票針對的只是新生本人,同行的其他人則不享受此等優惠。
5、可辦理生源地助學貸款手續
一些有需要辦理生源地助學貸款的同學,在了解具體的注意事項后,請記得帶上你的錄取通知書,它將是必不可少的憑證之一。
6、辦理戶口遷移
如果你想長期留在大學所在城市,可以憑錄取通知書去戶口所在地派出所進行戶口遷移手續。新生遷入戶口流程參考(具體以所在地公安機關規定為準):
01、新生可自愿憑入學通知書到當地公安機關將戶口遷移到學校;
02、新生報到時憑《入學通知書》和學雜費的繳費收據,到保衛處報到點交戶口遷移證;
03、在學校身份證照相點照相;
04、依保衛處或學校有關部門通知,到保衛處/戶籍室領取新身份證;
05、領取新證必須交回舊身份證。
07、享受各類福利優惠
憑借大學錄取通知書,學生還可在一些地方獲得相應的優惠和福利。比如很多商家會針對新生入學舉辦優惠活動,如手機店、電子產品店鋪、書店、文具店、餐廳等,學生可以憑借錄取通知書享受折扣價格;還有不少景區會對新生購票優惠甚至免費,對于新生來說還是比較不錯的。
8、提前兼職做家教的憑證
很多同學在上大學之前為了豐富生活,或者體驗生活,會有提早進入兼職模式的想法,那么錄取通知書無疑是你個人能力的最好證明,完全可以作為自己找家教的籌碼。
無論是中考沖刺,高考沖刺還是高考復讀,一紙“XX大學錄取通知書”足以給你的家教之路保駕護航。尤其是師范類大學,此刻錄取通知書甚至有可以媲美“教師資格證”的威力。
剛剛經歷高考,正是對高中考題游刃有余的時候,做學弟學妹的兼職家教,不但可以建立友誼,也是對已知知識的梳理和對自己能力的鍛煉,是一項在開學后也可以繼續執行下去的不錯的實踐。
9、了解抵達學校所在地車站、火車站信息,校接站點接送憑證
錄取通知書上會有相關地圖,指示你從當地的火車站、汽車站、飛機場等站點到達學校的途徑和路線。
高考錄取通知書何時發放?
本科生錄取通知書根據批次和院校來確定發放時間。一般先是提前批和本科批次的發放、接收時間。然后是高職專科批次的發放和接收時間。具體安排,考生和家長可持續關注省招辦、地方招辦、高校招辦通知。
本科錄取通知書如何辨別真假
1、查錄取真假
考生應通過本省教育考試院(招生辦)公布的正規渠道查詢自己的錄取信息。如查詢到的信息與錄取通知書一致(包括錄取學校名稱、專業和層次),就是經教育考試院辦理了正式錄取手續,否則,就不是普通高校正式錄取的通知書。家長和考生也可登錄報考學校網站查詢學校的新生錄取名單。
2、查學校真假
考生收到的錄取通知書必須由教育部公布的具有普通高等學校學歷教育資格的并且當年在本省招生的學校發出。這些學校的名單可在教育部網站、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網址http://gaokao.chsi.com.cn)、本省教育考試院網站或發放的招生資料上查到。另外,考生填報的志愿是高考錄取的依據。如果考生根本沒有報考某一大學,卻收到了該校的“錄取通知書”,那么就十分可疑。
3、看錄取日程
高考錄取通知書的投送工作隨每批次錄取進程陸續進行,將在7月中下旬進入高峰期。有的非法組織或個人,會搶在正規通知書發放之前,發放所謂的“錄取通知書”,以搶占生源。考生可以根據本省錄取日程來判斷錄取通知書的真假。
4、看郵件
正規通知書是通過郵政快遞送到考生手中的,使用的是錄取通知書專用信封,接收此類郵件需要現場出示準考證、身份證、戶口簿等有效證件。很多省市還和郵政部門合作,開通了“高考通知書查詢”功能,輸入準考證號或考生號,即可查詢高考錄取通知書的寄送狀態和位置。
5、看校長簽名
根據教育部的規定,各普通高校錄取通知書除加蓋高校章外,還由校長簽發錄取通知書,并對錄取結果負責。考生在收到錄取通知書后,可以查看校長的簽名對不對,如果沒有簽名,或者簽名不對,則要小心了。(注:高校錄取通知書簽發人詳見各高校網站)
6、查學籍真假
學信網(網址http://www.chsi.com.cn)是高等學校學生學籍學歷電子注冊信息查詢的唯一網站。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相關機構按照國家招生規定審核考生錄取數據,將審核通過的數據報送教育部匯總復核后作為高等學校新生入學資格復查和學籍電子注冊的依據。高等學校對報到新生進行錄取、入學資格復查,對復查合格的學生予以學籍注冊,復查不合格者取消入學資格;對放棄入學資格、保留入學資格、取消入學資格的學生予以標注。新生入學后,可登錄學信網實名注冊(網址http://my.chsi.com.cn/),然后查詢、核實本人身份信息和學籍注冊信息。
高考錄取結果查詢時間
一般是半個月或者一個月后就能知道。填報志愿后可以在報考學校網站上查到自己的錄取信息,確認錄取后5-15天會發放錄取通知書。各個省之間的錄取規則有差別,公布時間也有差異,具體還是以當地招生辦出的公告為準。
高考投檔到被錄取一般沒有固定的時間長度,具體時間與考生的成績排名及所報考的院校有關。
在哪查詢高考錄取信息
登陸當地的招生考試院網站上,即可查到錄取信息.
同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通過權威渠道獲取招生錄取信息。各地招生考試院對錄取工作中的重大事項、招生政策、招生工作進程、錄取結果以及有關招生錄取信息,都通過當地招生考試院網站及主流媒體及時向社會公開。考生和家長應通過當地招生考試院公開發布的信息了解招生錄取情況。
二、普通高校招生實施“陽光工程”。錄取期間,沒有任何人可以 “ 用錢買分數 ” ;除了國家和省規定的照顧政策,沒有任何人在高校招生中享有特權;除了省級招辦,沒有其他任何機構可以進行普通高校招生。對少數人打著 “ 內部指標 ” 、“ 自主招生 ” 等幌子進行詐騙活動 , 并向家長索要好處費、信息費的,應立即向當地公安機關舉報。
廣州醫科大學怎么樣好不好呢,首先它是一所率屬于省政府公辦本科學校,其次該校不是211大學也不是985大學,是一本類院校,根據校友反饋口碑不錯。下面是廣州醫科大學學校最新介紹:廣州醫科大學創辦于1958年,是一所以醫學為優勢和特色,開展博士、碩士、本科多層次人才培養的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學校現有番禺、越秀兩個校區,占地面積37.2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8.65萬平方米。下設22個學院,18所附屬醫院,28個研究機構。擁有1個國家醫學中心,1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3個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3個省部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培育基地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選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2 | 山西 | 理科 | 本一B | 521 | 24195 |
2021 | 山西 | 理科 | 本一B | 538 | 20465 |
2020 | 山西 | 理科 | 本一B | 564 | 20253 |
2019 | 山西 | 理科 | 本一B | 554 | 13127 |
2022 | 山西 | 文科 | 本一B | 528 | 4969 |
2021 | 山西 | 文科 | 本一B | 549 | 5463 |
2020 | 山西 | 文科 | 本一B | 546 | 5244 |
2019 | 山西 | 文科 | 本一B | 543 | 5575 |
2022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一A | 495 | 14349 |
2021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一A | 485 | 16350 |
2020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一A | 486 | 19875 |
2019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一A | 518 | 16756 |
2022 | 內蒙古 | 文科 | 本一A | 502 | 3581 |
2021 | 內蒙古 | 文科 | 本一A | 529 | 3800 |
2020 | 內蒙古 | 文科 | 本一A | 547 | 4276 |
2019 | 內蒙古 | 文科 | 本一A | 559 | 3242 |
2022 | 上海 | (化 和 生) | 本科 | 530 | 11182 |
2021 | 上海 | (化 和 生) | 本科 | 515 | 12432 |
2020 | 上海 | (化 和 生) | 本科 | 522 | 10666 |
2022 | 浙江 | 1段 | 595 | 53545 | |
2022 | 浙江 | 2段 | 618 | 30142 | |
2021 | 浙江 | 1段 | 586 | 57159 | |
2020 | 浙江 | 1段 | 594 | 53756 | |
2020 | 浙江 | 2段 | 592 | 55204 | |
2019 | 浙江 | 1段 | 595 | 53225 | |
2019 | 浙江 | 2段 | 592 | 56314 | |
2022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545 | 42922 |
2021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506 | 73814 |
2020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606 | 18840 |
2019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577 | 18839 |
2022 | 安徽 | 文科 | 本一 | 554 | 7373 |
2021 | 安徽 | 文科 | 本一 | 593 | 7873 |
2020 | 安徽 | 文科 | 本一 | 569 | 8034 |
2019 | 安徽 | 文科 | 本一 | 567 | 10621 |
2022 | 福建 | 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562 | 4826 |
2021 | 福建 | 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560 | 5415 |
2022 | 福建 | 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552 | 25465 |
2022 | 福建 | 物理(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570 | 18188 |
2021 | 福建 | 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548 | 29736 |
2021 | 福建 | 物理(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573 | 19034 |
2020 | 福建 | 理科 | 本科 | 555 | 22133 |
2019 | 福建 | 理科 | 本一 | 525 | 22513 |
2020 | 福建 | 文科 | 本科 | 567 | 4519 |
2019 | 福建 | 文科 | 本一 | 561 | 5351 |
2022 | 江西 | 理科 | 本一 | 550 | 22833 |
2021 | 江西 | 理科 | 本一 | 578 | 15923 |
2020 | 江西 | 理科 | 本一 | 600 | 11459 |
2019 | 江西 | 理科 | 本一 | 590 | 9844 |
2022 | 江西 | 文科 | 本一 | 558 | 5082 |
2021 | 江西 | 文科 | 本一 | 590 | 5053 |
2020 | 江西 | 文科 | 本一 | 570 | 4724 |
2019 | 江西 | 文科 | 本一 | 575 | 5061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542 | 69619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584 | 38526 |
2020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616 | 30260 |
2019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578 | 29151 |
2022 | 河南 | 文科 | 本一 | 554 | 10083 |
2021 | 河南 | 文科 | 本一 | 581 | 12520 |
2020 | 河南 | 文科 | 本一 | 577 | 12113 |
2019 | 河南 | 文科 | 本一 | 556 | 12293 |
2022 | 湖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558 | 6407 |
2021 | 湖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585 | 6573 |
2022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53 | 27995 |
2022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或生)) | 本科 | 591 | 10779 |
2021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62 | 34470 |
2021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或生)) | 本科 | 609 | 12937 |
2020 | 湖北 | 理科 | 本一 | 599 | 16207 |
2019 | 湖北 | 理科 | 本一 | 578 | 17370 |
2020 | 湖北 | 文科 | 本一 | 555 | 7177 |
2019 | 湖北 | 文科 | 本一 | 566 | 6264 |
2022 | 湖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555 | 6407 |
2021 | 湖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565 | 6763 |
2022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22 | 52061 |
2022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550 | 31635 |
2022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57 | 27343 |
2022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582 | 14722 |
2022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584 | 13886 |
2021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72 | 25089 |
2021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75 | 23509 |
2021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577 | 22368 |
2021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595 | 13895 |
2021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599 | 12398 |
2020 | 湖南 | 理科 | 本一 | 601 | 15366 |
2019 | 湖南 | 理科 | 本一 | 576 | 14859 |
2020 | 湖南 | 文科 | 本一 | 595 | 5005 |
2019 | 湖南 | 文科 | 本一 | 586 | 5246 |
2022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519 | 27607 |
2022 | 廣東 | 歷史(歷史+(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528 | 22607 |
2022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541 | 16072 |
2022 | 廣東 | 歷史(歷史+化學) | 本科 | 544 | 15069 |
2022 | 廣東 | 歷史(歷史+(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556 | 10298 |
2021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528 | 30486 |
2021 | 廣東 | 歷史(歷史+(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546 | 20411 |
2021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552 | 17975 |
2021 | 廣東 | 歷史(歷史+化學) | 本科 | 558 | 14913 |
2021 | 廣東 | 歷史(歷史+(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563 | 13016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30 | 97312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535 | 90759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536 | 89344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61 | 58027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565 | 52541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582 | 35689 |
2021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30 | 93417 |
2021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547 | 73242 |
2021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51 | 68582 |
2021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555 | 64122 |
2021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562 | 56573 |
2021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569 | 49621 |
2020 | 廣東 | 理科 | 本科 | 534 | 70087 |
2020 | 廣東 | 理科 | 本科 | 550 | 55187 |
2019 | 廣東 | 理科 | 本科 | 507 | 64020 |
2019 | 廣東 | 理科 | 本科 | 519 | 53065 |
2020 | 廣東 | 文科 | 本科 | 524 | 26468 |
2020 | 廣東 | 文科 | 本科 | 533 | 21567 |
2019 | 廣東 | 文科 | 本科 | 537 | 25991 |
2019 | 廣東 | 文科 | 本科 | 548 | 18942 |
2022 | 廣西 | 理科 | 本一 | 611 | 2831 |
2021 | 廣西 | 理科 | 本一 | 611 | 2927 |
2020 | 廣西 | 理科 | 本一 | 629 | 2762 |
2019 | 廣西 | 理科 | 本一 | 624 | 3938 |
2022 | 海南 | (不限) | 本科 | 631 | 6288 |
2022 | 海南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648 | 4591 |
2022 | 海南 | (化 和 生) | 本科 | 714 | 1078 |
2021 | 海南 | (不限) | 本科 | 613 | 8028 |
2021 | 海南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634 | 5581 |
2021 | 海南 | (化 或 生) | 本科 | 700 | 1412 |
2020 | 海南 | (不限) | 本科 | 612 | 7773 |
2020 | 海南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645 | 4372 |
2020 | 海南 | (化 和 生) | 本科 | 689 | 1747 |
2019 | 海南 | 理科 | 本科A | 678 | 2998 |
2019 | 海南 | 文科 | 本科A | 678 | 1867 |
2022 | 重慶 | 物理 | 本科 | 548 | 21067 |
2021 | 重慶 | 物理 | 本科 | 574 | 25087 |
2020 | 重慶 | 理科 | 本一 | 579 | 12428 |
2019 | 重慶 | 理科 | 本一 | 593 | 12019 |
2022 | 貴州 | 理科 | 本一 | 492 | 28475 |
2021 | 貴州 | 理科 | 本一 | 545 | 11311 |
2020 | 貴州 | 理科 | 本一 | 577 | 9394 |
2019 | 貴州 | 理科 | 本一 | 564 | 9672 |
2022 | 貴州 | 文科 | 本一 | 572 | 5510 |
2021 | 貴州 | 文科 | 本一 | 580 | 5464 |
2020 | 貴州 | 文科 | 本一 | 567 | 5852 |
2019 | 貴州 | 文科 | 本一 | 563 | 5876 |
2022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626 | 3830 |
2021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552 | 22935 |
2020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620 | 7168 |
2019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545 | 29399 |
2022 | 甘肅 | 理科 | 本一 | 499 | 13491 |
2021 | 甘肅 | 理科 | 本一 | 497 | 15246 |
2020 | 甘肅 | 理科 | 本一 | 542 | 8840 |
2019 | 甘肅 | 理科 | 本一 | 539 | 11222 |
2022 | 甘肅 | 文科 | 本一 | 508 | 3968 |
2021 | 甘肅 | 文科 | 本一 | 517 | 5504 |
2020 | 甘肅 | 文科 | 本一 | 537 | 5169 |
2019 | 甘肅 | 文科 | 本一 | 541 | 4194 |
2022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416 | 6458 |
2021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512 | 1508 |
2020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494 | 2288 |
2019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427 | 7653 |
2022 | 青海 | 文科 | 本一 | 454 | 2099 |
2021 | 青海 | 文科 | 本一 | 420 | 3765 |
2020 | 青海 | 文科 | 本一 | 503 | 1129 |
2019 | 青海 | 文科 | 本一 | 491 | 1740 |
2022 | 新疆 | 理科 | 本一(單列類外語) | 420 | 1438 |
2021 | 新疆 | 理科 | 本一(單列類民族語文) | 346 | 548 |
廣州醫科大學 | 廣州醫科大學院校基本屬性 | |
創建時間 | 1958年 | |
院校性質 | 公辦 | |
院校類型 | 醫藥 | |
率屬于 | 省政府 | |
是否是211 | 否 | |
是否是985 | 否 | |
是否是雙一流 | 是 | |
本科/專科 | 本科 | |
省/市 | 廣東 | |
碩士點 | 一級學科碩士點:9 專業碩士學位點:6 | |
博士點 | 一級學科博士點:4 專業學位博士授權點:1 | |
院校地址 | https://www.gzhmu.edu.cn/ | |
招生電話 | ["020-37103483"] | |
招生網址 | https://zs.gzhmu.edu.cn/ |
廣州醫科大學重點特色專業有臨床醫學、藥學、微生物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免疫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藥理學與毒理學、內科學(呼吸系病)、中西醫結合臨床、藥理學、衛生毒理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全科醫學、胸外科學、重癥醫學、婦產科學、神經病學、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腫瘤學、護理學、衛生毒理與流行病學、臨床病理與病理生理學、外科學、臨床檢驗診斷學、內科學(心血管病與心血管藥理)、基礎醫學、口腔修復學與口腔內科學、泌尿外科、康復醫學科、泌尿疾病學、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放射腫瘤學、腫瘤治療學及實驗腫瘤學、婦科、生殖科、急診醫學、神經內科、口腔正畸學、急診醫學科、流行病學與衛生統計學、臨床藥理學、內科學(心血管病)、內科學、口腔醫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兒科學、醫學檢驗、醫學檢驗技術、中西醫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公共事業管理、預防醫學
序號 | 評級名稱 | 數量 | 專業/學科名稱 |
---|---|---|---|
1 | 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 | 1 | 臨床醫學 |
2 |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 2 | 藥學、臨床醫學 |
3 | ESI排名全球前1% | 7 | 微生物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免疫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藥理學與毒理學、臨床醫學 |
4 | 教育部國家重點學科 | 1 | 內科學(呼吸系病) |
5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中醫藥重點學科 | 1 | 中西醫結合臨床 |
6 | 廣東省第九輪重點學科 | 5 | 藥理學、衛生毒理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全科醫學、臨床醫學 |
7 | 廣東省高校與地市政府聯合共建省級重點學科 | 1 | 藥學 |
8 | 廣東省“十二五”醫學重點學科 | 5 | 胸外科學、重癥醫學、婦產科學、神經病學、衛生毒理學 |
9 | 第三輪市屬普通高校重點學科 | 10 | 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全科醫學、腫瘤學、護理學、衛生毒理與流行病學、臨床病理與病理生理學、外科學、臨床檢驗診斷學、婦產科學、內科學(心血管病與心血管藥理) |
10 | 廣州市教育局重點學科 | 2 | 護理學、基礎醫學 |
11 | 廣州市醫學重點學科(2021-2023年) | 11 | 口腔修復學與口腔內科學、泌尿外科、康復醫學科、泌尿疾病學、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放射腫瘤學、腫瘤治療學及實驗腫瘤學、婦科、生殖科、急診醫學、神經內科 |
12 | 廣州市醫學重點學科(2017-2019年) | 2 | 腫瘤治療學及實驗腫瘤學、急診醫學 |
13 | 廣州市醫學重點學科(2013-2015年) | 2 | 口腔正畸學、急診醫學科 |
14 | 廣州醫科大學“十二五”重點學科 | 21 | 護理學、腫瘤學、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流行病學與衛生統計學、衛生毒理學、免疫學、臨床藥理學、臨床病理與病理生理學、全科醫學、婦產科學、臨床檢驗診斷學、內科學(心血管病)、神經病學、外科學、內科學、口腔醫學、中西醫結合臨床、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兒科學 |
15 | 國家特色建設專業 | 2 | 醫學檢驗、臨床醫學 |
16 |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 2 | 醫學檢驗技術、中西醫臨床醫學 |
17 | 廣東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 4 | 護理學、醫學影像學、醫學檢驗、臨床醫學 |
18 | 廣東省級改革試點專業 | 8 | 臨床醫學、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學、中西醫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事業管理、藥學、預防醫學 |
19 | 廣東省名牌專業 | 3 | 醫學影像學、醫學檢驗、臨床醫學 |
20 | 廣東省重點專業 | 1 | 臨床醫學 |
21 | 廣州市名牌專業 | 4 | 護理學、醫學影像學、醫學檢驗、臨床醫學 |
22 | 廣州市特色專業 | 5 | 公共事業管理、藥學、預防醫學、護理學、醫學影像學 |
序號 | 專業層次 | 數量 | 專業 |
---|---|---|---|
1 | 省級(直轄市) | 7 | 醫學影像學、護理學、麻醉學、康復治療學、中西醫臨床醫學、口腔醫學、應用心理學 |
2 | 省重點、培育專業 | 4 | 臨床醫學、預防醫學、醫學檢驗技術、護理學 |
廣州醫科大學開設專業有臨床醫學、預防醫學、食品衛生與營養學(食品質量與安全)、護理學、兒科學、醫學檢驗技術、生物醫學工程、生物技術(醫學)、口腔醫學、臨床藥學、藥學、公共事業管理、市場營銷、應用心理學、法學、中西醫臨床醫學、精神醫學、護理、康復治療技術、助產、康復治療學、康復物理治療、康復作業治療、麻醉學、醫學影像學
廣州醫科大學包含院系和開設專業 | ||
---|---|---|
院系名單 | 專業名稱 | 本專科 |
南山學院 | 臨床醫學 | 本科 |
公共衛生學院 | 預防醫學 | 本科 |
食品衛生與營養學(食品質量與安全) | 本科 | |
護理學院 | 護理學 | 本科 |
兒科學院 | 兒科學 | 本科 |
金域檢驗學院 | 醫學檢驗技術 | 本科 |
基礎醫學院 | 生物醫學工程 | 本科 |
生命科學學院 | 生物技術(醫學) | 本科 |
第三臨床學院 | 臨床醫學 | 本科 |
口腔醫學院 | 口腔醫學 | 本科 |
藥學院 | 臨床藥學 | 本科 |
藥學 | 本科 | |
衛生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 公共事業管理 | 本科 |
市場營銷 | 本科 | |
應用心理學 | 本科 | |
法學 | 本科 | |
中西醫臨床學院 | 中西醫臨床醫學 | 本科 |
精神衛生學院 | 精神醫學 | 本科 |
全科醫學與繼續教育學院 | 臨床醫學 | 專科 |
護理 | 專科 | |
藥學 | 專科 | |
口腔醫學 | 專科 | |
醫學檢驗技術 | 專科 | |
康復治療技術 | 專科 | |
助產 | 專科 | |
第五臨床學院 | 康復治療學 | 本科 |
康復物理治療 | 本科 | |
康復作業治療 | 本科 | |
第二臨床學院 | 麻醉學 | 本科 |
醫學影像學 | 本科 | |
臨床醫學 | 本科 | |
第一臨床學院 | 臨床醫學 | 本科 |
第六臨床學院 | 臨床醫學 | 本科 |
廣東總共有多少所大學
時間:2024-07-02 09:0:30中山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1:0:33惠州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1:0:56佛山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