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學院人才培養成果顯著。“十二五”期間,學校累計獲得自治區級以上本科教學工程項目21項,自治區級教改項目115項,自治區級教學成果11項。建設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門,國家級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個,廣西創新人才培養基地1個,自治區級高校教學團隊1個,自治區級精品課程4門。學校是廣西高校首批國家級眾創空間、廣西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廣西整體轉型試點高校。依托大學生綜合發展中心建成了大學生微型企業孵化園、梧州市文化創意產業孵化園、創客空間、微軟IT學院、中科創新創業學院等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獲得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0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1個。學生在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中國大學生“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等學科競賽活動中獲得國家級獎項90多項。2015年4月,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云山到校考察調研時,對學校的大學生黨建工作和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梧州學院科研工作服務地方成效明顯。“十二五”期間,學校累計獲得科研項目550多項,其中國家級8項,省部級63項。獲得發明專利3項、軟件著作權4項、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7項。目前,學校立項建設有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5個授權學科)、3個碩士學位支撐學科、 1個廣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廣西重點學科、 3個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廣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廣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培育基地。圍繞地方需求,學校完成了多項區、市重大招標課題,為珠江——西江經濟帶建設以及地方產業發展提供了有益的研究成果。學校成功研發(開發)了10多個(套)應用軟件和設備,系列人工寶石智能加工設備已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長洲水利樞紐船閘調度管理信息系統”填補了西江水道智能化船閘調度的空白,“360度全景成像處理系統”已經遠銷歐美市場。
梧州學院師資隊伍結構合理。學校現有專任教師681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236人,獲得博士學位57人。有自治區級教學團隊1個,廣西創新人才培養教學團隊1個,“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1人,“廣西高學校優秀人才資助計劃”資助人選5人,“廣西高校百名中青年骨干教師資助計劃”資助人選3人,“廣西高等學校骨干教師培養計劃”培養人選9人。
梧州學院辦學設施完備。現有校舍25萬多平方米。校園建筑以歐式風格為主,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別具一格。明理樓、圖書館、體育館、網球中心、A11學生宿舍等是學校的標志性建筑。現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10200多萬元。建有廣西高校重點實驗教學中心1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其他各類實驗室80多個,面積19000多平方米。圖書館面積25000多平方米,館藏圖書91萬冊。學校校園網上運行各類服務器65臺,擁有校園網絡安全平臺以及梧州學院網站系統、教務管理系統等10個信息管理系統,建成4個網絡教學平臺、5個學科網站、32個課程網站和25個二級部門網站,為學校的教學、辦公提供高速、穩定、安全的校園網絡保障。
梧州學院社會聲譽良好。學校多次被評為全區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廣西高等學校安全文明校園、全區高校三對創新行動計劃先進集體、全區高校學生資助工作先進集體。還獲得了全國高校后勤十年社會化改革先進院校、全國第二批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自治區文明單位、自治區級衛生優秀學校等多個自治區級以上榮譽稱號。
辦學以來,梧州學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實現了跨越發展。展望未來,梧州學院將秉承“明德、博學、求是、創新”的校訓,弘揚“厚道、豁達、實干、細致”的校風,積極服務國家建設“一帶一路”、“北部灣大開發”、“珠江——西江經濟帶”、“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等重大戰略實施,服務電子信息工程、機械、化工、制藥、寶石首飾產品設計與加工、物流、旅游、金融、國際貿易、電子商務、茶葉種植加工、網絡信息安全等產業發展,努力把學校建成一所地方知名大學。
廣西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11廣西醫科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14廣西師范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34廣西醫科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