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堅持,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堅持應用型的辦學定位,堅持“創造卓越教育品質促進城市繁榮發展”的辦學使命,以“自覺自強、厚德厚學”為校訓,不斷踐行“應用型、開放式、新體驗”的辦學理念,秉承“自強、責任、卓越、有用”的學校核心價值觀,努力創建特色鮮明的全國一流應用技術大學。學校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主線,積極推進應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堅持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以需求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培養“做人有品格、就業有本領、創業有能力、深造有基礎,發展有后勁”的應用技術型、復合型人才,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鮮明,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近年來,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3%以上。辦學32年以來,累計為南寧、廣西乃至全國各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了4萬多名專門人才。
學校從廣西相對欠發展的區情和自身國有民辦的校情出發,始終緊扣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努力構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基于利益共同體的考慮,深入開展校企、校政、校校合作,形成了六種成功的校企合作辦學模式,即:與南寧市威寧投資集團的“互聯互通”模式、與南寧市軌道交通公司的“需求驅動”模式、與廣西壯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的“打通行業”模式、與中興通訊公司、蘇州高博教育集團的“攀親嫁接”模式、與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廣西分院的“廠校一體”模式、與中科招商集團、廣西“新桂商”群體的“創業就業貫穿”模式。這六種模式,已經突破訂單培養,設立實習實訓基地,聯合制定培養計劃與課程體系,互派師資等層次,上升到基于利益共同體的穩定、長效、較深度融合階段,初步構建起行業企業參與學校治理、專業建設、課程設置、人才培養和績效評價的制度,這六種成熟的校企合作模式有效打通了應用人才培養的第一校園與第二校園的聯系,大大創新與拓寬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應用技術大學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路徑。特別是與廣西壯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合作共辦質量工程本科專業,彌補了廣西質量管理學科的專業空白,開創了廣西民辦與公辦混合所有制辦學的先例,建立了中職—高職——本科職業教育體系的立交橋,合作將進一步圍繞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需要繼續深入。
學校高度重視科研工作的開展,投入大量的經費用于研究基地、工程中心等的平臺建設,建立了具有區域特色和學校戰略部署的科學研究基地共24個。獲批教育部—中興通訊ICT產教融合創新基地項目1個,自治區教育廳特色研究基地7個,南寧市市級研究基地5個,校內研究機構或平臺共12個。學校積極主動對接自治區科技廳、南寧市科技局、邕寧區科技局、自治區科協等科研部門,特別是與邕寧新興產業園建立了合作關系,校內設立了“教授培育工程”項目及校級課題項目,開設了不孤湖大講堂“教學科研基本功系列講座”,建立了較完善的科研獎勵機制,有效地提升了教職工的科研意識和能力水平。
學校利用瀕臨東盟國家的優勢,開展多層次、寬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后與泰國、英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的高校和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舉辦合作辦學項目近20個。學校派教師和管理干部多人次到境外學校培訓,拓展了教師、干部的國際視野。,我國首個對東盟城市軌道交通的教育服務項目——泰國教師研修班在南寧學院成功舉辦。26名來自泰國17所高校的教師在我校進行了語言文化和城市軌道、高鐵等專業知識學習。
“支持南寧學院建設全國高水平應用技術大學,力爭升格為南寧大學”列入了《南寧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這是南寧學院重要的發展機遇。展望未來,南寧學院將堅持應用型的辦學定位,堅持質量發展、特色發展、創新發展,努力朝著建設特色鮮明的全國一流應用技術大學的辦學目標邁進。
廣西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11廣西醫科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14廣西師范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34廣西醫科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