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高考加分政策項目有●邊疆、山區、牧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少數民族考生●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和臺灣省籍考生●烈士子女●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以上或被大軍區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
2023年高考報名河北哪類考生能夠申請加分錄取
哪些考生能夠申請加分優惠政策?
1>.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戰區(原大軍區)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烈士子女可以申請優惠加分政策。
2>.歸僑、歸僑子女、華僑子女可以申請優惠加分政策。
3>.農村獨生子女考生可以申請優惠加分政策。
4>.少數民族自治縣(含民族縣)的少數民族考生和臺灣省籍考生。
優惠加分政策去哪里審核?需要什么資料?
首先所有的優惠加分政策都是需要在報名資格初審時向報名點提出申請的,提出申請后需要提交相關證明或到有關部門進行審核。具體情況如下:
1、退役士兵及烈士子女需到當地((戶籍地或檔案所在地)退役軍人事務部門進行審核。
2、歸僑、歸僑子女、華僑子女按省僑辦規定的時間和地點,到戶籍地僑辦進行審核。
3、農村獨生子女考生需要提交《河北省農村獨生子女審定表》到報名點,上面需鄉、縣兩級衛生機構蓋章。
4、少數民族考生需要到戶籍所在縣進行報名且需要在縣高中有連續三年戶籍、學籍,且法定監護人具有當地戶籍方可滿足條件申請。
申請優惠加分和優先錄取的程序是什么?
具備優惠加分及優先錄取資格的考生需按要求進行申請,未申請或資格審核不通過的,不具備優惠加分或優先錄取資格。
(一)申請優惠加分的程序
申請優惠加分的考生,在報名資格初審時如實填寫《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報名有關資格申請表(草表)》交報名點,并在網上報名時進行申請。因填寫不實或填寫錯誤所造成的問題,責任由考生自負。考生須按照有關要求提交相關申請,逾期不提交的不再予以審核。
1.歸僑、歸僑子女、華僑子女(簡稱“三僑”),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戰區(原大軍區)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烈士子女需要在報名資格初審時向報名點提出申請。提交申請后,三僑考生按省僑辦規定的時間和地點,到戶籍地僑辦進行審核;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戰區(原大軍區)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烈士子女到當地(戶籍地或檔案所在地)退役軍人事務部門進行審核。
2.少數民族自治縣(含民族縣)的少數民族考生和臺灣省籍(含臺灣戶籍)青年要在報名資格初審時向縣級招生考試機構提出申請,由縣級招生考試機構負責審核登記。
根據河北省教育廳等六部門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工作的實施方案》(冀教學〔2019〕36號)精神,少數民族自治縣(含民族縣)的少數民族考生,須在戶籍所在縣參加高考報名,且考生本人具有戶籍所在縣高中階段連續3年完整戶籍、學籍并實際就讀,其父親或母親或法定監護人具有當地戶籍,方具備少數民族加分資格。
3.農村獨生子女考生須按照報名點規定的時間,將經縣(市、區)、鄉(鎮、街道)兩級衛生健康機構審核蓋章的《河北省農村獨生子女審定表》交報名點。
(二)申請優先錄取的程序
申請優先錄取的考生,需按照要求在網上報名時申請或按照有關文件執行。其中,符合軍人子女、公安英模、因公犧牲公安民警和一級至四級因公傷殘公安民警的子女以及5A級青年志愿者等考生不在網上報名時申請,以相關部門提供的名單為準。殘疾人民警察、退出部隊現役考生在報名資格初審時如實填寫《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報名有關資格申請表(草表)》交報名點,并在網上報名時申請。
1.符合軍人子女優待條件的考生,資格審核和公示工作按照《河北省招生委員會關于做好在河北省參加普通高考的軍人直系子女錄取優待工作的通知》(冀招委普〔2014〕5號)執行,以相關部門提供的名單為準。
2.符合公安英模、因公犧牲公安民警和一級至四級因公傷殘公安民警的子女優待條件的考生,資格審核和公示工作按照《河北省公安廳 河北省教育廳轉發公安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公安英烈和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子女教育優待工作的通知》(冀公辦發﹝2018﹞97號)執行,以相關部門提供的名單為準。
3.經共青團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聯合激勵系統認定,獲得5A級青年志愿者的,以相關部門提供的名單為準。
4.退出部隊現役的考生、殘疾人民警察按有關文件執行。
5.符合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及其子女優待條件的考生,按照有關文件執行。
家長
觀點之一
加分政策本身就體現不公平
1.加分政策是在又一次強化起點的不公。
2.加分政策不看家庭背景不表示就公平。
3.不要在考試之外制造不公平的加分,使許多靠自己的學生考不上理想的學校。
觀點之二
加分過程就埋下特權的種子
高考是“一分定生死”,在這種近乎殘酷的競爭中,能穿上一件“加分”的馬甲,意味著什么乃是不言而喻。而對于每一分都要靠自已去搏的“裸考”學生而言,則如同在槍林彈雨中光著膀子與穿著鎧甲的對手角逐,要想勝出又有多么艱難。雖然加分的理由冠冕堂皇,但是卻無法改變最基本的事實:加分就其本質而言,就是賦予一些人“特權”,人為制造個人命運的巨大落差。而事實也一次次證明,有些高考加分,在一些地方已完全異化為權勢家庭的“尋租”。
觀點之三
取消高考加分政策應當緩行
任何政策都是有一定慣性的,過去的政策影響的是,而政策影響的是將來,所以取消高考奧賽加分,最好不要驟然行事,而必須顧及政策的慣性。這也是家長們反對取消奧賽加分政策的關鍵所在,所以,取消奧賽加分,請給學生和家長們預留一定的緩沖時間。
觀點之四
調整加分政策應該從長計議
高考分數就是一根堅不可摧的硬杠杠。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是公平的,是有說服力的,是讓人口服心服的。作為高考加分政策制定者的教育管理部門,既然高考加分政策在執行中出現了這么多的不正常現象,就要與時俱進,深入調查,匯總各省的做法,看看能不能從完善政策上下功夫解決問題。
媒體
2014年9月3日,牽動萬千家庭的高考改革實施意見出臺了。縱觀此次改革方案,不僅涉及理念、方向,而且涵蓋了教學內容、招生政策、錄取方式等具體方面。不分文理科、取消特長加分、提高中西部地區和人口大省高考錄取率等,成為此次改革的最大亮點。
此次高考改革方案,值得期待的亮點不少。方案提出,提高中西部地區和人口大省高考錄取率,并明確指出,“部屬高校要公開招生名額分配原則和辦法,合理確定分省招生計劃,嚴格控制屬地招生比例。”這對于像河北、河北這樣的高考大省而言,無疑是利好。每年高考,河北、河北、河南等地的考生都需要削尖腦袋,考出奇高無比的分數,才能上一所像樣的大學,甚至不乏高分掉檔的現象。而在某些地區,上線率、錄取率就高出很多。這種考生人數和錄取比例上的矛盾如果不能得到解決,分數競爭上的殘酷只會再次推高應試教育。保證人口大省高考錄取率,考驗著一些高校招生能否突破屬地觀念,一些地方能否摒棄地方保護主義,實施起來并不簡單。
此外,“增加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人數”寫入改革方案,恰恰是從制度層面來縮小因地區差異造成的教育機會不公,一定程度上緩解“寒門難出貴子”,以及社會階層固化的擔憂。在特長加分上,方案提出,“減少和規范考試加分,2015年起取消體育、藝術等特長生加分項目。”這無疑是擊中加分亂象的軟肋,讓花錢買分、找關系加分失去土壤。
石家莊鐵道大學轉專業政策
時間:2024-07-11 11:0:38石家莊鐵道大學本科招生網
時間:2024-07-11 10:0:47河北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0 10:0:07河北醫科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0 1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