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到人生的長河里,高考只是一次經歷,或成功或失敗,都以此為起點開啟你繼續體驗經歷人生的大門,只要努力,只要做好自己,都會最終成就自己,本文主要幫大家整理了河南農業大學預測分數線是多少的話題,包含河南農業大學在全國各省錄取分和錄取位次,考生可以對照自己的省份查詢河南農業大學在本省的錄取分和位次數據,及2023年河南農業大學預測分數數據。
河南農業大學預測分數線是374分到559分之間,最低錄取位次排名在198461名到3394名之間,不同的省份錄取預測分和位次不同。
1、河南農業大學在黑龍江2022年理科最低錄取分數線是420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1074名;
2、河南農業大學在黑龍江2022年文科最低錄取分數線是457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8640名;
3、河南農業大學(辦學就讀地點在許昌)在河南2022年理科最低錄取分數線是486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59996名;
4、河南農業大學在湖北2022年物理(物理+(化或生))最低錄取分數線是504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60266名;
5、河南農業大學在湖南2022年歷史(歷史+不限)最低錄取分數線是520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7053名;
6、河南農業大學在廣東2022年物理(物理+不限)最低錄取分數線是533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93475名;
1、2022年河南農業大學在全國各省錄取分數線
招生省份 | 科目(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年份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北京 | 綜合(不限) | 本科 | 2022 | 478 | 29762 |
北京 | 綜合(物 或 化) | 本科 | 2022 | 480 | 29437 |
北京 | 綜合(化) | 本科 | 2022 | 485 | 28558 |
天津 | 綜合(不限) | 本科A | 2022 | 535 | 27787 |
天津 | 綜合(物 或 化 或 地) | 本科A | 2022 | 541 | 26482 |
天津 | 綜合(物) | 本科A | 2022 | 544 | 25837 |
天津 | 綜合(化) | 本科A | 2022 | 550 | 24598 |
天津 | 綜合(化 或 生) | 本科A | 2022 | 554 | 23759 |
河北 | 歷史 | 本科 | 2022 | 532 | 17715 |
河北 | 物理 | 本科 | 2022 | 486 | 107443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2022 | 473 | 51215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2022 | 507 | 8791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二A | 2022 | 399 | 37738 |
內蒙古 | 文科 | 本二A | 2022 | 429 | 11271 |
遼寧 | 歷史 | 本科 | 2022 | 529 | 8448 |
遼寧 | 物理 | 本科 | 2022 | 513 | 39445 |
吉林 | 理科 | 本二A | 2022 | 468 | 24465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二A | 2022 | 420 | 41074 |
黑龍江 | 文科 | 本二A | 2022 | 457 | 8640 |
上海 | 綜合(不限) | 本科 | 2022 | 418 | 33700 |
上海 | 綜合(物 或 化) | 本科 | 2022 | 438 | 30345 |
上海 | 綜合(化) | 本科 | 2022 | 443 | 29402 |
江蘇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517 | 26994 |
江蘇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2 | 483 | 123895 |
江蘇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2 | 512 | 95227 |
江蘇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25 | 81427 |
江蘇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2 | 531 | 74987 |
浙江 | 綜合 | 1段 | 2022 | 559 | 96386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2022 | 496 | 89989 |
安徽 | 文科 | 本二 | 2022 | 522 | 21894 |
福建 | 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2022 | 516 | 14134 |
福建 | 物理(物理+選考化學) | 本科 | 2022 | 472 | 68381 |
福建 | 物理(物理+選考化學) | 本科 | 2022 | 512 | 45441 |
福建 | 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2022 | 517 | 42753 |
福建 | 物理(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2 | 518 | 42234 |
江西 | 理科 | 本二 | 2022 | 504 | 57676 |
江西 | 文科 | 本二 | 2022 | 524 | 17076 |
山東 | 綜合 | 1段 | 2022 | 479 | 198461 |
山東 | 綜合 | 1段 | 2022 | 505 | 138249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2022 | 489 | 154495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09 | 119754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20 | 101946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2022 | 470 | 189615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2022 | 486 | 159996 |
河南 | 文科 | 本一 | 2022 | 519 | 28595 |
河南 | 文科 | 本一 | 2022 | 538 | 17210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2022 | 511 | 34631 |
湖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521 | 15358 |
湖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522 | 15059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2 | 501 | 62411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或生)) | 本科 | 2022 | 502 | 61719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或生)) | 本科 | 2022 | 504 | 60266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07 | 58064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或生)) | 本科 | 2022 | 508 | 57414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或生)) | 本科 | 2022 | 510 | 56039 |
湖南 | 歷史(歷史+(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2 | 510 | 21331 |
湖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511 | 20863 |
湖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520 | 17053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2 | 490 | 81369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2 | 492 | 79375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498 | 73422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2 | 503 | 68704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06 | 65893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2 | 512 | 60558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513 | 31592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524 | 25012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33 | 93475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2 | 534 | 91831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2022 | 540 | 83619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2022 | 456 | 58067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2022 | 516 | 14821 |
海南 | 綜合(物 或 化) | 本科 | 2022 | 545 | 21329 |
海南 |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2022 | 566 | 16689 |
海南 | 綜合(不限) | 本科 | 2022 | 567 | 16509 |
海南 | 綜合(地 或 物 或 化) | 本科 | 2022 | 575 | 14866 |
海南 | 綜合(化 或 生) | 本科 | 2022 | 580 | 13954 |
海南 | 綜合(史 或 政) | 本科 | 2022 | 600 | 10477 |
重慶 | 歷史 | 本科 | 2022 | 506 | 12192 |
重慶 | 物理 | 本科 | 2022 | 491 | 47068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2022 | 506 | 92450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2022 | 532 | 22292 |
貴州 | 理科 | 本二 | 2022 | 445 | 53832 |
貴州 | 文科 | 本二 | 2022 | 533 | 14183 |
云南 | 理科 | 本二 | 2022 | 505 | 45679 |
云南 | 文科 | 本二 | 2022 | 555 | 19295 |
陜西 | 理科 | 本二 | 2022 | 450 | 60175 |
陜西 | 文科 | 本二 | 2022 | 482 | 15261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2022 | 429 | 39999 |
甘肅 | 文科 | 本二 | 2022 | 477 | 9573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2022 | 374 | 11036 |
青海 | 文科 | 本一 | 2022 | 431 | 3394 |
寧夏 | 理科 | 本二 | 2022 | 407 | 14595 |
寧夏 | 文科 | 本二 | 2022 | 482 | 3778 |
新疆 | 文科 | 本二 | 2022 | 431 | 4323 |
2、2021年河南農業大學在全國各省錄取分數線
招生省份 | 科目(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年份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北京 | 綜合(物 或 化) | 本科 | 2021 | 452 | 31275 |
北京 | 綜合(不限) | 本科 | 2021 | 455 | 30888 |
北京 | 綜合(化) | 本科 | 2021 | 458 | 30484 |
天津 | 綜合(不限) | 本科A | 2021 | 525 | 28104 |
天津 | 綜合(物) | 本科A | 2021 | 527 | 27637 |
天津 | 綜合(地 或 物 或 化) | 本科A | 2021 | 530 | 26962 |
天津 | 綜合(化) | 本科A | 2021 | 534 | 26139 |
河北 | 歷史 | 本科 | 2021 | 534 | 19220 |
河北 | 物理 | 本科 | 2021 | 463 | 122201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2021 | 484 | 46040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2021 | 529 | 8662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二A | 2021 | 386 | 37905 |
內蒙古 | 文科 | 本二A | 2021 | 480 | 8439 |
遼寧 | 歷史 | 本科 | 2021 | 545 | 10741 |
遼寧 | 物理 | 本科 | 2021 | 512 | 38796 |
吉林 | 理科 | 本二A | 2021 | 450 | 25139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二A | 2021 | 401 | 43252 |
黑龍江 | 文科 | 本二A | 2021 | 464 | 8915 |
上海 | 綜合(不限) | 本科 | 2021 | 439 | 28864 |
上海 | 綜合(物 或 化) | 本科 | 2021 | 439 | 28864 |
上海 | 綜合(化) | 本科 | 2021 | 444 | 27904 |
江蘇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1 | 524 | 27186 |
江蘇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1 | 452 | 130822 |
江蘇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1 | 490 | 96728 |
江蘇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1 | 499 | 87569 |
江蘇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05 | 81375 |
江蘇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1 | 509 | 77188 |
浙江 | 綜合 | 1段 | 2021 | 546 | 103051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2021 | 490 | 87878 |
安徽 | 文科 | 本二 | 2021 | 558 | 22870 |
福建 | 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2021 | 527 | 11723 |
福建 | 物理(物理+選考化學) | 本科 | 2021 | 469 | 68663 |
福建 | 物理(物理+選考化學) | 本科 | 2021 | 507 | 49724 |
福建 | 物理(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1 | 511 | 47657 |
福建 | 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2021 | 515 | 45693 |
江西 | 理科 | 本二 | 2021 | 509 | 56606 |
江西 | 文科 | 本二 | 2021 | 557 | 14253 |
山東 | 綜合 | 1段 | 2021 | 481 | 192346 |
山東 | 綜合 | 1段 | 2021 | 504 | 140799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2021 | 514 | 122496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2021 | 523 | 109592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2021 | 527 | 104040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2021 | 463 | 200256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2021 | 481 | 171656 |
河南 | 文科 | 本一 | 2021 | 554 | 25301 |
河南 | 文科 | 本一 | 2021 | 569 | 17492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2021 | 532 | 39426 |
湖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1 | 544 | 18433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1 | 507 | 63957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或生)) | 本科 | 2021 | 509 | 62933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19 | 57553 |
湖南 | 歷史(歷史+(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1 | 524 | 21103 |
湖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1 | 526 | 20160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1 | 509 | 73399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1 | 515 | 67891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17 | 66112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1 | 531 | 28800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1 | 537 | 25466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1 | 517 | 110495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2021 | 523 | 102571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25 | 99800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2021 | 534 | 88483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2021 | 463 | 57347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2021 | 512 | 14261 |
海南 | 綜合(物 或 化) | 本科 | 2021 | 533 | 22697 |
海南 | 綜合(化 或 生) | 本科 | 2021 | 558 | 17249 |
海南 | 綜合(不限) | 本科 | 2021 | 561 | 16684 |
海南 |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2021 | 562 | 16462 |
海南 | 綜合(地 或 物 或 化) | 本科 | 2021 | 592 | 11045 |
海南 | 綜合(史 或 政) | 本科 | 2021 | 595 | 10591 |
重慶 | 歷史 | 本科 | 2021 | 540 | 13351 |
重慶 | 物理 | 本科 | 2021 | 521 | 49858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2021 | 509 | 95221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2021 | 534 | 21943 |
貴州 | 理科 | 本二 | 2021 | 443 | 57675 |
貴州 | 文科 | 本二 | 2021 | 540 | 14229 |
云南 | 理科 | 本二 | 2021 | 497 | 51612 |
云南 | 文科 | 本二 | 2021 | 554 | 15527 |
陜西 | 理科 | 本二 | 2021 | 436 | 64458 |
陜西 | 文科 | 本二 | 2021 | 489 | 16798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2021 | 424 | 42452 |
甘肅 | 文科 | 本二 | 2021 | 494 | 9645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2021 | 379 | 10659 |
青海 | 文科 | 本一 | 2021 | 425 | 3500 |
寧夏 | 理科 | 本二 | 2021 | 397 | 15708 |
寧夏 | 文科 | 本二 | 2021 | 497 | 4050 |
新疆 | 理科 | 本二 | 2021 | 405 | 17987 |
新疆 | 文科 | 本二 | 2021 | 461 | 4128 |
篳路藍縷,櫛風沐雨,河南農業大學走過了百余年的辦學歷程。學校源自1902年創辦的河南大學堂,先后經歷了河南高等學堂、河南高等學校、河南公立農業專門學校、國立第五中山大學農科、河南大學農學院等辦學階段。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重新獨立建制,更名為河南農學院。1984年12月更名為河南農業大學。2009年9月成為農業部與地方省政府共建的第一所省屬農業高校。2012年11月成為國家林業局與省政府共建高校。2013年5月學校牽頭的河南糧食作物協同創新中心入選國家首批“2011計劃”。2020年11月入選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學建設高校。 學校下設21個學院和許昌校區,設有農、工、理、經、管、法、文、醫、教、藝10大學科門類。擁有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4個河南省特色骨干學科群,19個省部級重點學科;7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9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3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82個本科專業。各類在校生31096人。 學校在職教職員工225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862人,博士學位1056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人、青年學者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9人,獲國家中華農業英才獎專家3人,國家骨干教師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43人,農業部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13人;中原學者9人,省特聘教授25人。 學校建有國家“2011計劃”河南糧食作物協同創新中心、省部共建小麥玉米作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國家農村信息化示范省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動物免疫學國家國際聯合研究中心、CIMMYT-中國(河南)小麥玉米聯合研究中心等7個國際和國家研究平臺,國家玉米改良(鄭州)分中心、教育部高校林木種質資源創新和生長發育調控重點實驗室、農業部動物生化與營養重點實驗室、農業部農村可再生能源新材料與裝備重點實驗室、國家煙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等86個省部級研究平臺。 學校建有鄭州市文化路、龍子湖和許昌新區三個校區,占地面積281.35萬㎡。建有兩地三校區互聯、全方位覆蓋的信息網絡環境,以及數字化校園綜合應用信息共享平臺。 學校面向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長期以來為國家糧食安全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近年來,學校堅持科學發展,堅持規模與內涵并重,以改革為動力,以學科建設為龍頭,突出辦學特色,正在努力建設一所以生命科學及其相關基礎學科為先導、以農業科學為優勢、特色明顯的教學研究型大學,努力成為河南高級農業人才的培養基地、農業科技創新的依托基地、農業高新技術的孵化基地、農業發展戰略的研究基地。(以上數據截止日期為2021年4月)
新鄉醫學院轉專業政策規定
時間:2024-07-11 11:0:00河南財經政法大學轉專業政
時間:2024-07-11 11:0:02河南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1:0:13新鄉醫學院本科招生網登錄
時間:2024-07-11 1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