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理工學院是一所全日制公辦普通本科院校,位于歷史文化名城河南南陽。南陽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古絲綢之路源頭之一,是楚風漢韻薈萃之所,哺育了張衡、張仲景、諸葛亮、范蠡等歷史名人,滋養了馮友蘭、彭雪楓、姚雪垠、二月河等現當代英才;生產總值居河南省第三位,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要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
學校前身是1987年5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批準籌建的南陽大學。1993年1月國家教委批準定名為南陽理工學院;原張仲景國醫大學并入。2004年5月教育部批準升格本科院校;2005年先于同批升本高校取得學士學位授予權;2011年成為河南省新建本科院校中唯一一所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學校;2012年被評為“中原經濟區最佳服務高校”;2013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成為河南省第二批整體轉型發展試點學校;2015年被授予“全國文明單位”稱號;2016年成為河南省示范性應用技術類型本科院校轉型發展試點學校,被遴選上報為100所國家應用型本科產教融合工程項目學校之一。
學校占地1760畝,建筑面積59萬平方米;有大型運動場2個,綜合體育館1座,2012年成功承辦第七屆全國農民運動會男籃賽事。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固定資產總值2.8億元,擁有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6個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建設實驗室,23個省、市級重點實驗室以及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擁有“河南省張仲景方藥與免疫調節重點實驗室”等18個省市級科研平臺(不含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數量)。館藏圖書147萬冊,電子圖書20000GB,自建有“南工文庫”、“仲景文獻數據庫”、“建筑科學專題庫”等特色數據庫。主干帶寬2萬兆、出口帶寬4300M的校園網覆蓋全校,在全省率先實現大二層扁平化網絡架構,有線、無線、IPV4、IPV6統一身份認證,終端計算機21000余臺。
學校牢固確立人才培養在學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資源配置優先保障人才培養。構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學生創新創業就業能力,致力于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應用技術型人才。現有普通本專科生和留學生2萬余人,其中本科生19789人,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
圍繞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學校堅持“重點做大做強工科,積極發展特色學科,穩步發展應用理科和人文學科”,逐步形成結構優化、特色鮮明、契合地方經濟發展需要的專業集群,以本科教育為主,兼有聯合培養研究生和留學生教育,以全日制教育為主,兼有繼續教育的多層次、開放型辦學格局。現有19個教學院部??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電子與電氣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電子商務學院、外國語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音樂學院、文法學院、生物與化學工程學院、張仲景國醫國藥學院、軟件學院、師范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體育教學部、政治理論教學部,開設有50個本科專業。
圍繞服務南陽先進裝備制造、光電信息、電商及物流、“楚風漢韻”古建筑遺存保護、仲景品牌醫藥等支柱、新興產業,分別打造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軟件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商務、物聯網工程;歷史建筑保護工程、城鄉規劃;中醫學、中藥學等一批核心專業集群,逐步形成產業群、專業群、人才鏈與南陽經濟社會發展的緊密對接。目前擁有9個教育部、省教育廳“卓越計劃”試點專業,16個省級重點學科、特色專業以及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0門國家級、省級精品課程以及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新鄉醫學院轉專業政策規定
時間:2024-07-11 11:0:00河南財經政法大學轉專業政
時間:2024-07-11 11:0:02河南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1:0:13新鄉醫學院本科招生網登錄
時間:2024-07-11 1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