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倡議牽頭成立了“大別山革命老區高校聯盟”,提升了學校在區域內的影響力和輻射力。拓展國際化辦學視野,先后同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校建立了交流與合作關系,與美國米勒斯威爾大學、法國阿爾多瓦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河南大學、河南師范大學等高校簽訂了框架合作協議,與臺灣靜宜大學簽訂了互換生合作協議。深化多層次多形式合作辦學,與韓國漢陽大學、英國羅伯特戈頓大學、新西蘭維特利亞學院、韓國青云大學、澳大利亞南昆士蘭大學、維特利亞國立理工學院、新西蘭UUNZ商業學院、英國威爾士大學、美國布里奇波特大學簽定合作項目聯合培養學生。加強國際學術交流,聘請加拿大漢學家白潤德,中科院院士楊叔子、樊明武、唐守正、吳孔明,著名數學家朱廣田、陳蘭蓀等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擔任講座講授、客座教授,為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國際合作交流開設新渠道。建立外籍教師暑期開展本科生雙語教學工作模式,引進留學生。學校自2008年開始招收第一批留學生,先后選派學生到韓國、新西蘭等高校深造,并接收美國和馬達加斯加等國留學生。當前,正以提升教育國際影響力為目標,以更加開放為動力,擴大教育雙向交流合作,努力打造國際視野、多元文化交融的辦學環境。學校還積極推進校友會、基金會建設,廣泛凝聚力量,助力發展。
思政工作:走中國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扎實辦好高校是一項重大的時代課題。學校連續四屆獲得“全國文明單位”稱號,先后榮獲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紀檢監察工作先進集體、全國高校后勤十年社會化改革先進院校、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等省級以上榮譽稱號30余項,連續13年被評為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并被教育部授予“中華掃盲獎”。
桃李芬芳:學風濃郁,人才輩出,校友遍布世界各地。40多年來,先后為國家輸送各級各類人才20萬多人,王立新等400多人成為全國和河南省優秀教師,王金安、陳曉嘉、潘然等一大批校友成為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培養出了部級官員和院士、大學校長、企業家、全國優秀教師等各級各類的行業精英與業界翹楚。被評為“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高等教育質量社會滿意院校”、“最具就業競爭力的河南教育名片”等。應屆畢業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在全國同類高校中名列前茅,部分專業超過了50%;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在首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我校畢業生分獲青年大賽理科類、文科類一等獎。學生程雙澤、李君昌、陳凌勤奪得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本科組惟一最高獎“高教社杯”,打破全國重點高校壟斷“高教社杯”的慣例等等。
校訓:厚德崇實 善學敏行
定位:扎根河南 立足大別山 服務中原 面向全國
目標:不忘初心,砥礪奮進,扎根中國大地,辦好大學,以建設“創新師院”、“活力師院”、“開放師院”、“美麗師院”為主線,薪火相傳,全力以赴,為加快建設多學科協調發展、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師范大學而不懈奮斗!
使命:立德樹人,培養具有批判性思維、創新精神和家國情懷的卓越教師和高素質專門人才,致力于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特別是河南教育事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為高等教育現代化和建設教育強國作出應有貢獻。
理念:立德樹人 人人成才 開放創新 活力擔當
戰略:堅持高等教育現代化戰略,以內涵式發展為統攬,以建設現代大學制度,不斷提升教育觀念、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教育管理和教育設施的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的水平和影響力。
文化:更加開放 富有活力 勇于創新
愿景: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合作交流方面作出突出貢獻,把信陽師范學院建設成為矗立在紅色沃土上的學者名師薈萃、莘莘學子神往、優秀人才輩出、特色影響顯著的高水平師范大學。
現任黨委書記:宋爭輝
現 任 校 長:李 俊
40多年來,信陽師院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同發展,與河南高等教育發展同步同行,精心構建“教學創新、科研創新、學術創新”的勇于創新的大學牢固根基,精心營造“思想活力、學習活力、生活活力”的充滿活力的大學文化氛圍,精心培育“干事開放、發展開放、交流開放”的更加開放的大學治理模式,贏得了“教師之搖籃”的美譽。
進入,信陽師院人有新氣象更有新作為。在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和推進高等教育現代化的新征途上,建成多學科協調發展、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師范大學是信陽師院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是信陽師院人的堅定志向和共同目標!
新鄉醫學院轉專業政策規定
時間:2024-07-11 11:0:00河南財經政法大學轉專業政
時間:2024-07-11 11:0:02河南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1:0:13新鄉醫學院本科招生網登錄
時間:2024-07-11 1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