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有教職工2101人,其中專任教師1239人。專任教師中,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253人、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433人,博士學位450人、碩士學位627人;博士生導師92人;雙聘院士6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5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6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4人;國家青年拔尖人才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教育部獎勵計劃青年學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資助獲得者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5人;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2人;龍江學者特聘教授14人、青年學者1人、講座教授5人;省領軍人才梯隊帶頭人14人、后備帶頭人26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省級教學名師11人、模范教師4人、優秀教師7人、教學新秀1人、青年教學能手2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4個。省高?萍紕撔聢F隊7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培育計劃1個。省領軍人才梯隊14個、優秀研究生導師團隊3個。學校還在石油石化等企事業單位聘請了一批兼職教授、導師。
學校面向31個省(市、自治區)招生,F有全日制在校生23025人,其中本科生15276人、?粕5384人、碩士研究生2067人、博士研究生298人。
學校是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項,學生全國外語四級統考和黑龍江省高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等級考試成績始終名列省內高校前列。全國大學英語教學研討會、俄語教學研討會曾先后在我校召開。“十二五”以來,建成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獲省級及以上教學成果獎、全國普通高校優秀教材獎、全國多媒體教育軟件大獎賽等多種獎項。
學校完成的科研成果獲國家科技獎勵14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7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 “十二五”以來,獲批國家973計劃課題4項,863計劃課題4項,國家科技支撐項目4項,國家重大專項任務47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28項(其中,主持重點項目2項,參與重大項目1項)、社會科學基金項目8項,教育部科技項目6項、社科項目10項;科研總經費14億元。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89項,其中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獲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24項,其中一等獎1項;獲專利授權2233件;出版科研著作及教材299部,發表論文7350篇,被三大檢索系統收錄2234篇。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重視與國內外高校的交流與合作,接收外國留學生來校學習。與德國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美國密蘇里科技大學、美國中央俄克拉荷馬大學、美國新墨西哥礦業技術大學、俄羅斯秋明工業大學、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等30多所國外高校在師資培養、學生交流、學術交流、教學改革、科研協作等方面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
學校出版有《東北石油大學學報》(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和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東北石油大學報》和《高等教育研究》等報刊,與全國300多所高校進行交流。
辦學五十多年來,學校秉承“艱苦創業,嚴謹治學”的校訓和“嚴謹、樸實、勤奮、創新”的校風,形成了“堅持用大慶精神辦學育人”和“全方位多層次產學研合作辦學”兩個鮮明特色。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為學校題詞“用大慶精神育人,培養跨世紀人才”。辦學育人成就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充分認可和媒體的廣泛關注,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辦學五十多年來,培養各類人才近16萬人,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省內高校前列。涌現出了以傅成玉、王玉普、胡文瑞、沈殿成、何樹山、劉合、段慧玲、高金森等為代表的許多優秀企業家、院士專家、黨政領導杰出校友和一大批嚴謹務實、無私奉獻、投身基層、報效祖國的立足崗位建功立業的優秀人才。
今天,東北石油大學按照“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質量立校、特色創優”的辦學理念,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為建設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石油石化學科專業優勢突出、辦學特色鮮明、國內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學而努力奮斗!
哈爾濱理工大學轉專業政策
時間:2024-07-12 11:0:05黑龍江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
時間:2024-07-12 11:0:12哈爾濱理工大學本科招生網
時間:2024-07-12 10:0:02黑龍江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
時間:2024-07-12 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