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狀元名單及狀元分數學校資料公布【文科 理科】尚未公布,請參考往年高考狀元公布情況!
2018狀元匯總 | 北京狀元 | 上海狀元 | 廣東狀元 |
山東狀元 | 江蘇狀元 | 浙江狀元 | 湖北狀元 |
四川狀元 | 天津狀元 | 陜西狀元 | 湖南狀元 |
福建狀元 | 重慶狀元 | 安徽狀元 | 遼寧狀元 |
江西狀元 | 海南狀元 | 吉林狀元 | 山西狀元 |
廣西狀元 | 云南狀元 | 黑龍狀元 | 青海狀元 |
甘肅狀元 | 河北狀元 | 貴州狀元 | 河南狀元 |
新疆狀元 | 內蒙狀元 | 寧夏狀元 | 西藏狀元 |
石門一中學生鄭蘊哲今年高考考出689分的高分,是市理科高考第一名,本以為接受采訪時,他會以“學霸”的身份高談闊論各種學習秘籍、方法,又或是用專業的詞匯解釋各種理化學科中解決的難題。然而鄭蘊哲沒有,他和記者聊高中三年學校給他提供的自由、民主、開放、快樂的氛圍,老師對他的關愛,以及組建社團、舉辦文學沙龍和填詞賦詩的狂熱歲月……
滿腹才情 愛好廣泛
今年17歲的鄭蘊哲,瘦高個兒,戴著一副眼鏡,“學霸”范兒十足,同學們都習慣性喊他“霸哥”,這位“霸哥”用滿腹才情和廣泛興趣為自己代言,學霸不是埋頭苦讀,而是為夢想追逐。高考成績一出,鄭蘊哲就成了石門一中的“紅人”,689分的傲人成績讓大家奔走相告,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紛紛拋來橄欖枝,目標明確的他毅然選擇了清華大學,填報志愿寫的是工程物理專業錢學森力學班。
鄭蘊哲喜歡詩詞,尤其是婉約派的,高一時,他嘗試自己填詞,作品《蝶戀花》被刊登在校刊《澧蘭》上,之后,又先后填了《相見歡》等5首詞,發表在石門新聞網。一個人填詞賦詩不“過癮”,鄭蘊哲便邀請很多志趣相投的同學一起組織文學社團。有了這個想法,他說干就干,準備方案、向學校申報、發招募令……社團組建后,鄭蘊哲每周忙得不亦樂乎,利用活動課時間組織活動,有時是文學沙龍,有時會開辯論會,很快就集結了一批文學愛好者,也得到了師生們的廣泛好評。
善于思考的鄭蘊哲很多科技制作與發明均來自于生活。高一時,他和父母出遠門,開車至山路上坡時,因前方車輛和坡道原因擋住視線,給爸爸行車帶來很大不便。他從中得到靈感,設計、組裝的作品《車輛視線增高儀》獲學校科技創新比賽一等獎。,他參觀火力發電廠的尾水電站后,寫下調研報告《循環尾水電站的工作原理調查及綜合分析建議》獲第十三屆常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暑假,鄭蘊哲去水電站進行社會實踐調查,發現水輪發電機遭遇碳粉積聚問題后影響工人的工作效率,為此,他便琢磨著想去解決這一問題,經過近一年時間的努力,他發明設計的《一種立式水輪發電機防碳粉積聚和降溫裝置》,獲得國家專利授權。
對此,學生科科長向言振感慨道:“石門一中像鄭蘊哲這樣優秀的學生還有許多,這是學校實施學生發展指導制度和學生發展性評價制度,為每個學生建立‘綜合素質評價’紙質和電子檔案的結果。學校會定期舉行‘學習之星’、‘道德之星’、‘科技之星’、‘環保之星’、‘文明之星’等評選活動,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走上自己的‘星光大道’,都有出彩的機會。”
互幫互學 共同進步
翻閱鄭蘊哲的QQ空間時發現,高中階段,他就已經開始研究高等數學的教材了,在他看來,這可以開闊思維,拓寬知識面,遇到難題,他會和已經畢業的學長交流。
高中三年,讓鄭蘊哲收獲頗多的是和老師、學長、以及同學之間的交流溝通,因為他的熱心腸,同學有問題時,他都耐心解答。身為學習委員,有時自習課老師開會,他會站上講臺為同學答疑解惑。“比起孤身奮戰,我更喜歡共同進步”,鄭蘊哲說,高三寒假,他還約了3名同學在家共同學習,相互促進。這種互幫互學的學習氛圍也是石門一中的一大特色。
鄭蘊哲父親鄭學工談起兒子在石門一中的收獲,無不感慨學校老師們的敬業。“學校的老師們在學生身上都很舍得花時間,平時基本沒有休息日。”學校推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奮斗目標、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要求完成的作業難易程度及數量多少也不同,從而給予學生更寬松的環境,讓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
談及學校發展,校長侯宏泉非常有發言權,在他看來,高效的管理團隊和一流的教師隊伍是學校發展的兩大基石。為此,在學校管理過程中,他提出“六向六要”,即向科學規范管理要質量,向培養良好行為習慣要質量,向提高課堂效率要質量,向教育教學研究要質量,向增強自主自覺自愿的狀態要質量,向和諧的師生關系要質量。以平行分班為抓手,讓全體教師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確保競爭機會平等;教育教學質量落實“底子工程”,促進“苗子工程”,推動“尖子工程”。堅持在教師中開展“比師風正、比師表端、筆試心慈、比師紀嚴、壁虱教勤、比師業精”的“同師六比”活動。大力營造服務文化氛圍,領導為教師服務,教師為學生服務。設立學生成長指導中心,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和人格修養,積極開展“生命課堂”教育活動,實行學生“成長導師制”。每個教師都要結對一名或多名學生擔任成長導師,讓導師制溫暖學生,成就學生,用愛心努力使學生處在自由、民主、開放、快樂的氛圍之中,實現實質上的師生生命互相交融,讓學生遠離成長的煩惱,成功開啟自己的精彩人生。
目標明確 全情投入
香港大學是鄭蘊哲最初的目標,高一暑期,他特地赴香港大學參觀,深入了解了香港大學的校園環境、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高二暑假,他參加了清華大學工程物理學科夏令營,獲得清華大學自主招生考試20分的優惠加分。一番比較后,鄭蘊哲覺得清華大學比香港大學更適合自己。他重新規劃未來的方向,并朝著目標努力。今年高考后,他報名參加了清華大學2016年的“領軍人才選拔”,經過層層考核,獲得優惠加分。即將去清華大學就讀錢學森力學班,鄭蘊哲笑言是“目標明確+全情投入=心想事成”。
回顧鄭蘊哲的高中三年,班主任楊益文形容是全情投入,一步一個腳印,因為被石門一中錄取時,他的成績在年級排名476名,高一第一次月考便進入年級前16名,上高三時,他的成績更是穩居前五名,每次模考基本都在650分以上,高考獲市理科第一名也算意料之中。“他學習注重勞逸結合,課堂緊跟老師節奏,學習效率高,心態好,很勤奮。”楊益文這樣評價鄭蘊哲。鄭蘊哲坦言,三年前的初中畢業考試時沒考好,來石門一中后,被學校濃厚的學習氛圍感染,也有了更明確的學習目標。“學校老師非常敬業,教學也很有一套。”鄭蘊哲感慨道。班主任楊益文5:30起床,6:00到校,每天風雨無阻。在接手班級之初,他還精心設計了一套調查問卷,以對每一個學生做到心中有數,每周根據學生水平分配學習任務并逐一檢查完成情況。語文老師王翌娟會在課前做大量工作,講課系統而且有條理;數學老師唐匯元是學校黨委委員,公務繁忙,即使出差也心系學生,并提前找好代課老師;英語老師陳銀平嚴謹認真,對學生一視同仁;物理老師王瓊和化學老師陳霞耐心解答學生疑惑,不厭其煩……
正因為有這樣一支敬業、扎實的教師團隊,石門一中的高考大捷成為情理之中的事情。2002年以來,該校共有110名學生考入清華、北大、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今年高考,清華大學錄取5人,北京大學錄取4人,上海交大6人,復旦大學4人,人大5人,浙江大學4人,中國科大3人。全市前10名中,理科3人、文科2人來自石門一中,全省理科前500名有14人,600分以上共139人,其中660分以上達11人,位列全市第一,文科前500名13人。一本錄取率53.17%;二本及以上錄取率91.16%。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轉專業政
時間:2024-07-12 11:0:36湖南工業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24南華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2 11:0:26湖南工商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