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撫順地震的詳細數據曝光。據中國地震網正式測定:在8月2日晚間23點29分,遼寧省撫順市東洲區發生3級地震,深度0千米。據悉,撫順地震系礦震,是由撫順礦區開采活動引起的礦山巖層震動。由于云南地震的原因,有網友細數近年來的幾次大的地震并得出結論稱夏天是地震多發時節,那么夏天和地震真的有必然關系嘛?
有網友說四川汶川512地震、青海玉樹414地震、河北唐山728地震、四川雅安420地震、甘肅岷縣、漳縣722地震都發生在春夏之際,認為夏天是地震多發時節。對此,《廣州日報》曾就地震的發生時間做出報道。
該文指出:被稱為20世紀十大地震之一的1906年4月12日美國舊金山8.3級大地震,發生在清晨5點12分;1906年5月22日發生在智利的20世紀最大的8.9級地震,則發生在日落以后的19點11分;1976年7月28日我國唐山地區發生的7.8極大地震,發生在凌晨3點42分,當時大多數人還處在夢鄉中。據統計,1985年我國境內共發生25次5級以上的地震,景有20次發生在日落后的19點以后到次日早晨6點之間,占總數的80%。地震發生在夜間,對受害者更是雪上加霜。
地震其實隨時都會發生,而事實上多發生在夜間,是因為受外因??太陽和月球引力的結果。我們知道,太陽和月球的引力可引起海水在一天里2次漲落。同時,太陽和月球的引力議會引起地殼的“潮汐”現象,只不過我們平時沒有察覺罷了。據測定,在朔望時,北京一帶的地殼大約可以升降40厘米。如果地球內部在孕育地震的過程中,當地下的巖石受力的作用接近于破裂時,而此時正好有受到太陽和月球的引力作用,這樣蓄勢以舊的地震能量就會一下子迸發出來。在這里,太陽和月球的引力就起到了導火索的作用。
地震不僅多發身在夜間,而且還常發生在農歷初一、十五或十六前后。因為農歷初一、十五或十六前后是太陽和月球引力最大的時候,例如,1976年7月28日我國唐山大地震,那天正好是農歷七月初二;1995年1月17日日本神戶大地震,也恰好是農歷十二月十七。諸如此類的例子,不勝枚舉。
中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5個地區,這5個地區是:臺灣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區,包括西藏、四川中西部和云南中西部;西部地區,主要在甘肅河西走廊、青海、寧夏以及新疆天山南北麓;華北地區,主要在太行山兩側、汾渭河谷、陰山?燕山一帶、山東中部和渤海灣;東南沿海地區,廣東、福建等地;從中國的寧夏,經甘肅東部、四川中西部直至云南,有一條縱貫中國大陸、大致呈南北走向的地震密集帶,歷史上曾多次發生強烈地震,被稱為中國南北地震帶。
盡管有一些觀點認為夏天由于氣溫較高,地下水比較活躍豐富活躍,同時夏天一些地方降雨量比較大,會因為這些氣候原因造成地震多發,但實際上沒有特別明顯的證據就能表明夏天就是地震多發時節。
福建稅務局電子稅務局登錄
時間:2024-02-23 08:0:12肇慶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
時間:2023-09-14 21:0:15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官網
時間:2023-09-19 21:0:03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網上
時間:2023-09-18 1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