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學名師7人,省教書育人楷模1人,省師德先進個人3人,省高校學科領軍教授3人,省教育廳新世紀優秀人才19人,省高校科研春苗人才9人。
目前,學校擁有21個國家和省級科研平臺,1個省博士后科研創業基地,5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98個校內科研平臺。其中,1個國家級培訓中心,5個省重點實驗室,6個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3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3個省級科技創新中心,3個省級公共技術研發中心。僅近三年,學校就承擔世界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科技部項目、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重大項目64項,省、部級科研課題近426項,市(廳局)級科研項目221項,已通過國家、省、市(廳局)鑒定的科研成果453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9項;教師在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977余篇。《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入選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出版教材、著作近300部,省部級以上教學研究立項78項。學校生源質量逐年攀升,第一志愿錄取率均達到100%。在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位于省屬高校前列。在國家和省各類大學生競賽中,先后榮獲國家級獎勵601項(一等獎55項)、省級獎勵854項(一等獎228項)。其中,在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科技學術作品競賽中,學校先后四屆獲得一等獎(共5項)。
學校實施開放發展戰略,拓寬辦學視野,拓展辦學空間,先后與美國、日本、韓國、俄羅斯、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加拿大等16個國家和地區的57所院校或教育機構建立了合作與交流關系,是國家第二批來華留學示范基地。
學校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發揮綜合辦學優勢,挖掘各種社會資源,大力發展成人與繼續教育,形成了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繼續教育、自學考試、職業技能培訓等多形式、多層次、多規格、多渠道、面向多種對象的辦學模式。學校是吉林省農村衛生人員培訓基地,是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全國公共外語等級考試、全國物流考試、韓國語考試、吉林地區自學考試、職業技能鑒定等多種考試中心。僅近三年,就累計向社會輸送了2.1萬余名成人本專科畢業生,實現了辦學規模、質量、效益的協調健康發展。
學校萃取高等教育改革成果的精華,傳承原四校百年辦學積淀的底蘊,辦學條件和校園面貌發生顯著變化,專業結構日趨合理,辦學層次和人才培養質量日益提高,教師隊伍結構比較合理,設備、設施較為齊全,科技創新實力顯著增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