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醫科大學第四輪學科評估于2016年4月啟動,按照“自愿申請、免費參評”原則,采用“客觀評價與主觀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估體系在前三輪的基礎上進行諸多創新;評估數據以“公共數據和單位填報相結合”的方式獲取;評估結果按“分檔”方式呈現,具體方法是按“學科整體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將前70%的學科分9檔公布:前2%(或前2名)為A+,2%~5%為A(不含2%,下同),5%~10%為A-,10%~20%為B+,20%~30%為B,30%~40%為B-,40%~50%為C+,50%~60%為C,60%~70%為C-。
序號 | 學校代碼 | 學校名稱 | 一級學科代碼 | 一級學科名稱 | 評選結果 |
1 | 10313 | 徐州醫科大學 | 1001 | 基礎醫學 | C+ |
2 | 10313 | 徐州醫科大學 | 1002 | 臨床醫學 | C+ |
3 | 10313 | 徐州醫科大學 | 1007 | 藥學 | C+ |
學校高度重視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建有一批省級重點學科和省優勢學科群,其中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ESI排名全球前1%;獲得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國家藥監局重點實驗室、省協同創新中心、省級重點實驗室、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一批科研平臺。近五年,學校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200余項,其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3項;發表SCI、EI等收錄論文2000余篇,其中在美國科學院刊等高水平期刊發表論文多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自然科學獎等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20余項。
學校不斷加大師資隊伍建設力度,加快高層次優秀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師資隊伍數量穩步增長、結構持續優化。有特聘教授、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全國優秀教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以及江蘇特聘教授、江蘇省教學名師、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江蘇省“雙創計劃”、江蘇省科技創新團隊、江蘇省“333工程”、“六大人才高峰”、“青藍工程”等一批優秀教師和團隊。
常州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2 10:0:24南京藝術學院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57江蘇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41西交利物浦大學轉專業政策
時間:2024-07-12 1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