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業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口:https://zhaosheng.njtech.edu.cn/
南京工業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口:https://zhaosheng.njtech.edu.cn/
南京工業大學辦學歷史可溯源于1902年創辦的三江師范學堂,2001年由化工部南京化工大學與建設部南京建筑工程學院合并組建。是首批國家“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2011計劃)牽頭高校、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峰計劃A類建設高校。學校秉承“明德、厚學、沉毅、篤行”的校訓,堅持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形成了產學研協同創新的鮮明特色。
學校設有11個學部,28個學院,各類學生4萬余人。涵蓋工、理、管、經、文、法、醫、藝、教9個學科,擁有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9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8個,博士專業學位授予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2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點19個。在國家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獲評A等級,材料科學與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獲評B+等級。截至目前,學校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物理學、農業科學等7個學科進入全球基本科學指標(ESI)前1%,其中,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學校ESI綜合排名進入全球500強,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52位。泰晤士高等教育2024年世界大學排名位列中國內地高校并列第38位;自然指數排名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43位;軟科2023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進入世界300強,位列中國內地高校并列第38位。
學校現有教職工3300余人,擁有高級職稱人員1600余人,其中兩院院士10人、第八屆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國家級人才182人次,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團隊15個,省部級重點高層次人才384人次,省部級重點高層次團隊43個。
學校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有獲表彰的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1個,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2個、“樣板支部”2個,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培育創建單位1個、“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1個,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28個工科專業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或住建部專業評估,進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陣”。學校注重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建設書院制“2011學院”,與中科院相關院所共建“英才班”。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一等獎1項。現有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團隊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7個、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2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7個、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2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3門、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國家級智慧教育平臺研究生在線開放課程3門、全國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在線示范課程1門、全國教材建設獎全國優秀教材(高等教育類)1項、國家級精品教材1部,擁有國家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國家知識產權培訓(江蘇)基地。堅持“體教融合、省隊校辦”,南京工業大學江蘇省女子壘球隊連續3屆奪取全運會冠軍,與中國壘球協會等多方共建中國壘球學院。多年來學校已經培養出20多位省部級以上領導干部、30多位院士、100多位央企和上市公司領導,為社會輸送了30余萬高質量人才。
學院 | 專業名稱 | 學科門類 |
---|---|---|
南京工業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 | 安全工程 | 工學 |
職業衛生工程 | 工學 | |
消防工程 | 工學 | |
南京工業大學應急管理學院 | 應急技術與管理 | 工學 |
應急管理 | 管理學 | |
南京工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環境工程 | 工學 |
環境科學 | 工學(授理學) | |
資源環境科學 | 工學 | |
水質科學與技術 | 工學 | |
南京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工學 |
冶金工程 | 工學 | |
金屬材料工程 | 工學 | |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 工學 |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工學 | |
復合材料與工程 | 工學 | |
南京工業大學化工學院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工學 |
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 | 工學 | |
化工安全工程 | 工學 | |
南京工業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 化學 | 理學 |
應用化學 | 理學 | |
南京工業大學電氣工程與控制科學學院 | 智能制造工程 | 工學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工學 |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工學 | |
自動化 | 工學 | |
機器人工程 | 工學 | |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 | 工學 | |
南京工業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 機械工程 | 工學 |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工學 | |
車輛工程 | 工學 | |
增材制造工程 | 工學 | |
應急裝備技術與工程 | 工學 | |
焊接技術與工程 | 工學 | |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 工學 | |
南京工業大學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 |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 工學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工學 | |
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 | 工學 | |
儲能科學與工程 | 工學 | |
南京工業大學藥學院 | 藥學 | 醫學(授理學) |
藥物制劑 | 醫學(授理學) | |
南京工業大學建筑學院 | 建筑學 | 建筑學 |
城鄉規劃 | 工學 | |
風景園林 | 工學 | |
歷史建筑保護工程 | 工學 | |
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 工業設計 | 工學 |
視覺傳達設計 | 藝術學 | |
環境設計 | 藝術學 | |
產品設計 | 藝術學 | |
數字媒體藝術 | 藝術學 | |
藝術與科技 | 藝術學 | |
南京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 金融學 | 經濟學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經濟學 | |
知識產權 | 法學 |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管理學 | |
工程管理 | 管理學 | |
房地產開發與管理 | 管理學 | |
工商管理 | 管理學 | |
市場營銷 | 管理學 | |
會計學 | 管理學 | |
人力資源管理 | 管理學 | |
工業工程 | 管理學 | |
電子商務 | 管理學 | |
南京工業大學法政學院 | 法學 | 法學 |
社會工作 | 法學 | |
公共事業管理 | 管理學 | |
行政管理 | 管理學 | |
南京工業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 | 漢語國際教育 | 文學 |
英語 | 文學 | |
德語 | 文學 | |
日語 | 文學 | |
西班牙語 | 文學 | |
南京工業大學生物與制藥工程學院 | 制藥工程 | 工學 |
生物工程 | 工學 | |
南京工業大學食品與輕工學院 | 輕化工程 | 工學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工學 | |
食品質量與安全 | 工學 | |
南京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 電子信息工程 | 工學 |
通信工程 | 工學 | |
人工智能 | 工學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工學 | |
南京工業大學數理科學學院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理學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理學 | |
應用物理學 | 理學 | |
工程力學 | 工學 |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工學 |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理學 | |
南京工業大學測繪科學與技術學院 | 地理信息科學 | 理學 |
測繪工程 | 工學 | |
遙感科學與技術 | 工學 | |
地理空間信息工程 | 工學 | |
南京工業大學城市建設學院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 工學 |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 工學 | |
南京工業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 |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 工學 |
鐵道工程 | 工學 | |
地質工程 | 工學 | |
交通工程 | 工學 | |
防災減災科學與工程 | 理學(授工學) | |
勘查技術與工程 | 工學 | |
南京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 土木工程 | 工學 |
智能建造 | 工學 | |
南京工業大學體育學院 | 運動訓練 | 教育學 |
南京工業大學柔性電子(未來技術)學院 | 柔性電子學 | 工學 |
常州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2 10:0:24南京藝術學院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57江蘇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41西交利物浦大學轉專業政策
時間:2024-07-12 1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