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四川天一學院教務系統入口:http://www.sctianyi.net/p/,教務處是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核心機構。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僅供參考。
民辦四川天一學院教務系統入口:http://www.sctianyi.net/p/
民辦四川天一學院創建于1991年,1994年經原國家教育委員會批準為獨立設置的全日制專科層次的高等學校,當年秋季開始招生,成為全國首批(7所)、西南地區第一所納入國家普通高等教育序列的民辦高校。
2000年1月,經四川省教育廳批準,學院獲得獨立舉辦成人教育資格,是全省開展繼續教育最早的民辦高校。同年,學院獲得在校生“專升本”資格。
2004年,被省教育廳批準為全省首批(42所)實施學分制改革試點院校,是16所高職專科中唯一的一所民辦高校。
2007年,經四川省教育考試院批準,學院成為“高職專科與自考本科銜接試點院校”,并與省內部分本科院校合作。
2008年12月,順利通過四川省教育廳組織的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是全省第一批按照教育部新的評估方案開展評估工作的高職專科院校。
2012年,學院招生人數創歷史新高,辦學規模首次突破萬人。
2014年,學院成功入選四川省第三批開展成人高等學歷教育學分制改革試點高校。
2015年,學院被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試委員會和四川省教育廳批準列為開展單獨招生改革試點的高職院校,首次實施單獨招生,設立市場營銷、工程造價、航空服務、會計電算化、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文秘等六個專業為單招專業。2016年學院單招位居同類院校前列。
2015年9月,學院被四川省教育廳列為首批省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致力于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機制和制度。
2016年,學院正式啟動升格本科院校工作。
2018年,學院被納入四川省“十三五”本科院校設置規劃。
2019年,學院入選教育部第二批“1+X"證書試點院校。
2020年,學院中華傳統文化學院入選全省高校重點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學院(培育項目)。
2021年,學院“233+X”人才培養模式被認定為四川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重大項目。
在發展歷程中,學院牢牢把握國家大力發展民辦教育的大好機遇,審時度勢,乘勢而上,以“天闊地遠、一路超凡”的精神氣概,敢闖敢干、敢為人先的膽識和魄力,適應市場需求、服務地方經濟的辦學思路,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以服務為宗旨,以質量為根本,以就業為導向,突出特色,鑄就品牌,推進學院事業不斷發展,辦學條件不斷改善,辦學規模不斷擴大,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學院發展成為了一所以普通專科教育為主,繼續教育為輔,多專業、多形式、多層次辦學,規模、質量、結構、效益協調發展的民辦高校。
學院先后榮獲“中國十大優秀民辦高校”、“中國十佳誠信民辦高校”、“全國民辦教育先進集體”、“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優秀院校”、“影響中國西部的十大高校品牌”、“四川省十大教育品牌”、“四川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先進集體”、“高校定點扶貧工作先進單位”、“2019定點扶貧先進省直部門(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社會影響力和美譽度日益提升,為學院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和更加有利的環境條件。
二、校區建設與基礎設施
2014年9月,學院一期工程在德陽綿竹市二環路東88號建成并投入使用。學院占地1230余畝,校舍建筑面積40余萬平方米,其中學生宿舍面積9.5萬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15.7 萬平方米,圖書館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館藏圖書130余萬冊。學院實訓建筑面積7.7萬平方米,校園綠化覆蓋率達60%以上,有各類花草樹木千余種,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景色宜人,有“鮮花校園”之美譽。
學院建設有計算機實訓中心、物流實訓中心、中藥實訓中心、文創實訓中心等12個校內實訓基地,同時與行業、地方多家企業建立校企合作關系。現有校內實驗實訓室200余間,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達1億元,教學用計算機2600余臺。
省級特色專業:現代物流管理、市場營銷、大數據與會計
院級重點專業:護理、建筑工程技術、藝術設計、計算機應用技術、軟件技術、工程造價、旅游管理
大學讀兩個專業需要什么條
時間:2024-09-23 08:0:12國家勵志獎學金與助學金區
時間:2024-09-23 08:0:25國家勵志獎學金評審標準是
時間:2024-09-23 08:0:35國家勵志獎學金申請理由150
時間:2024-09-23 0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