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學校教育對社會有貢獻,只能是從素質教育出發,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才是最關鍵、最迫切的需要和追求。對于現行的高考制度來說,最佳的改革方案和措施是:改變當前家長、學校和行政部門對高考功利性的追求動力,轉化為學生個人人生的追求動力。具體來說,就是各省市自治區,不再用升學率來衡量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政績,不再給予老師和學生應考壓力,而是強化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本領為內生動力。
其一,淡化高考政績觀。高中教育是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面向大眾的基礎教育,高考,不應是地方政府、學校及老師“謀取”政績的工具。因此,在對待高考的方式方法和態度上要有創新和改變,例如:各校不再集體組織高三學生參加高考,而由學生個人以社會個體的身份報考,以此來淡化學校、地方行政部門把高考當作政績來體現。如當前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應考者的背后沒有任何機構或集體去推動,只是應考者本身為提高學識或學歷而主動參加的考試。
其二,學校的教育,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明確強調高中教育要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具有民主與法制意識,以及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因此,高中教育應是注重學生素質的培養,在教育學生掌握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中,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所以,當前的高中教育,還是要回歸到“高一至高三各階段正常的學習課程”上來,而不是縮短高中教育的學制。
說到底,理性地對待高考,關鍵在于地方政府及各部門、學校對待“政績觀”的正確認識,把應考的動力從家長、學校及社會的期盼,轉為學生個體的內生動力。那么,素質教育的“春天”必將降臨莘莘學子們的身上。
成考錄取分數線是多
時間:2024-06-12 17:0:18吉林省普通話考試報
時間:2024-06-12 17:0:33高考成績一樣怎么排名
時間:2024-06-07 17:0:09高校專項報名流程及
時間:2024-06-07 17: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