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國防的重要象征是萬里長城,屬于中國古代的軍事防御工程,堅固而連綿不斷,可用以限隔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略騷擾行動。長城是由城墻、敵樓、關城、墩堡、營城、衛所、鎮城烽火臺等多種防御工事所組成的一個完整的防御工程體系。
中國古代國防的特點:
1、夏復商西周:崇尚自然,較為分散。這時國防還處于初步形成階段。
2、春秋戰國:學術活躍,國防逐步系統化;武器改良并加以創新。國防逐漸發展。
3、秦朝至唐朝:國防逐漸體系化。系統達到鼎盛。
4、北宋制至前清:冷熱兵器并用,武學納入國家教育體系。
中國古代國防
國防,古人視禮義為維護社會國家的安全力量,必須嚴格遵行,防止逾越。今日指為保衛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來的武裝侵略和顛覆所采取的一切措施。
中國古代國防,是從公百元前21世紀夏王朝的建立,至公元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其間大約經歷了4000年的歷史。在漫長的國防歷史發展過程中,中華民族經歷了無數次血與火的洗禮,培養了民族的凝聚力和自強不息、度衛國御侮的尚武精神,最終形成了多民族、大疆域的國家。
夏朝至前清,古代國防理知論不斷發展和完善,形成較為完整的古代國防理論體系。比如 “以民為本”、“居安思危”的國防思想指導;“富國強民”、“寓兵于農”的國防建設思想;道“愛國教戰”、“崇尚武德”的國防教育思想;“不戰而勝”、“安國全軍”的國防斗爭策略。
國內統考碩士和中外合作辦
時間:2023-09-14 20:0:32中外合作辦學碩士有用嗎
時間:2023-09-19 12:0:16中外合作辦學碩士國家認可
時間:2023-09-14 04:0:17想當醫生需要什么學歷 學
時間:2023-09-20 04: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