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即中國農歷新年,俗稱新春、新歲、歲旦等,口頭上又稱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地方特色。這些活動以除舊布新、驅邪攘災、拜神祭祖、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那么桂林過年有什么風俗習慣??高考升學網小編整理了相關內容。
桂林人的春節是從買新衣、辦年貨、殺年豬、制作年節食品、祭祀祖先和土地神等一系列活動中開啟的。
從“小年夜”后一直到除夕夜,人們都在忙著置辦年貨,打掃屋舍,為了干干凈凈地迎接新年。
除夕夜,人們喜歡合家團聚,餐桌上的美食少不了“圓子”、“歡喜”、扣肉的身影。豆腐圓子、歡喜顧名思義,取其團團圓圓,歡歡喜喜之意。豆腐圓子又叫做油豆腐釀,是平樂十八釀的一種,外用豆腐,內用物料是糯米,花生、肉、魚、豆腐等等。平樂十八釀用各種不同的原料作為釀殼,以肉、蛋、豆腐等作餡料,采用包、填、釀﹑夾等手法制作,或蒸或燜而成,是桂北地區民間家常美食佳肴。而榮獲全國名菜之稱的荔浦芋扣肉,則是桂林城鄉人民桌上的家常菜。尤其是到了春節前夕,凡桂林的大家小戶,沒有誰不買它十來斤帶皮的五花肉,回家洗凈去骨,切成巴掌大一塊,方方正正的,下鍋煮熟,再于皮上扎幾十個小眼,浸以白糖陳醋醬油,然后用油炸透使其皮油亮金黃而起泡。食前,將其切成手指厚一塊,重約一、二兩,間以相同大小的荔浦芋塊。抹上噴香的豆腐乳,仰放于大碗之中,進鍋蒸熟。上桌了,將其倒扣在菜盤或碗中,那圓弧形的一圈,有如雕刻家的杰作,令人饞涎欲滴,胃口大開。
這個夜晚,往往一家老小都在家中守歲。守歲時,要把火盆的炭火燒得紅紅火火,以象征生活歲歲興旺。小朋友們大概是這個時候最開心的人,因為在今晚,他們就會得到長輩給的壓歲錢,并作好了第二天拜新年的準備。
初一清晨互相見面,晚輩一定要向長輩道一聲:拜年,恭喜發財。全家起床互相問好拜年后,都要喝一杯姜水黃糖茶,表示全家甜甜蜜蜜,和和氣氣。送茶的食品,除花生、瓜子、油酥蓮花酥條外,還要吃一個烤熟并包有糖的糯米糍粑,以示全家親和無間。小朋友除了穿新衣,戴新帽外,還要配備一根新的腰帶。到了大年初一早晨吃罷早飯后,把新腰帶往腰上一系,就跑到別人家里拜年討紅包去了。完成了童年拜新年的神圣“任務”后高高興興回家,清點自己拜年獲得的禮品,應該會成為他們長大后心中不可多得的美好回憶。
在街頭巷尾,裝點新年氣氛不可或缺的元素則是“舞獅”采青的身影。一隊隊拜年的瑞獅邊舞邊行,非常活躍,許多孩子尾隨獅子隊去看獅子拜年的熱鬧。當獅子隊走到一家商店門前,主人便點響鞭炮迎接,獅子在門前向主人行拜大禮,領隊也走上前向主人拱手作揖致新年祝福。居住在資源縣車田、兩水一帶的苗族同胞也有別具特色的傳統春節調獅舞龍習俗,歷史悠久,世代承襲不衰。獅子龍燈每進一個寨子,迎接的人都聚集寨口燃放鞭炮,鼓掌歡迎。隊伍進寨后,報訊大鼓在寨中坐陣立壇,龍獅便在寨中巡回下戶進家拜年,恭賀家家新年幸福,人人萬事如意。
正月里的時光總是過的格外快,轉眼就到了元宵節,桂林的元宵夜保留著燃燈的習俗。每逢元宵之夜,登高遠望萬家燈火,令人心曠神恰。閃爍的燈光匯成一條燈的河,猶如天上銀河落凡問。那燈光或寧靜、或流動,閃躍在高大的建筑物上,開放在綠葉叢中,使桂林的夜空燦爛輝煌。此時家家的廳堂、房間,所有的燈都閃閃發亮,“除夕的火、十五的燈”這是桂林民間流傳的一句諺語。除夕的火盆紅紅火火;而這十五的燈呢,想必同樣是對新年的期許與希望吧。
桂林,簡稱“桂”,廣西壯族自治區轄地級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是世界著名風景游覽城市、萬年智慧圣地、全國重要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中國老工業基地,是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對外開放國際旅游城市、全國旅游創新發展先行區和國際旅游綜合交通樞紐,截至2019年,全市下轄6區10縣、代管1個縣級市、總面積2.78萬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162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桂林市常住人口為493.1137萬人。2021年,桂林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11.06億元。
桂林地處中國華南,湘桂走廊南端,是中央軍委桂林聯勤保障中心駐地、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中國旅游業態風向標,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亞太旅游協會旅游趨勢與展望國際論壇永久舉辦地,是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區與東盟自由貿易區戰略交匯的重要節點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是以新型工業為主的國際旅游勝地。
桂林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秦始皇統一嶺南后屬桂林郡。1201年,著名詩人王正功賦詩“桂林山水甲天下”。甑皮巖文化是史前中國多元一體進程的文化源流之一,甑皮巖發現的陶雛器填補世界陶器起源空白,是中國制陶技術重要的起源地之一。桂林是廣西重要高校集聚區,擁有廣西師范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桂林理工大學、桂林醫學院、陸軍特種作戰學院等16所高校。
春節即中國農歷新年,俗稱新春、新歲、歲旦等,口頭上又稱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地方特色。這些活動以除舊布新、驅邪攘災、拜神祭祖、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那么柳州過年有什么風俗習慣??高考升學網小編整理了相關內容。一、柳州過年有什么風俗習慣1、柳州黃泥鼓舞。黃泥鼓是長鼓的...查看更多
春節即中國農歷新年,俗稱新春、新歲、歲旦等,口頭上又稱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地方特色。這些活動以除舊布新、驅邪攘災、拜神祭祖、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那么南寧過年有什么風俗習慣??高考升學網小編整理了相關內容。一、南寧過年有什么風俗習慣南寧地區春節習俗春節是南寧地區一...查看更多
春節即中國農歷新年,俗稱新春、新歲、歲旦等,口頭上又稱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地方特色。這些活動以除舊布新、驅邪攘災、拜神祭祖、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那么廣西過年有什么風俗習慣??高考升學網小編整理了相關內容。一、廣西過年有什么風俗習慣廣西的很多地區有很多種的春節民俗...查看更多
蘇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31常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03徐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14無錫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