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營造有利于學生成才的學習環境和個性發展空間,根據《普通高校學生管理規定》、《大連工業大學普通本科學生學籍管理規定》,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轉專業工作應遵循有利于人才培養與專業建設的指導思想,由學校統籌安排,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和雙向選擇的原則錄取。
第三條 學校宏觀控制轉專業計劃,原則上每次各專業報名轉出的學生數不超過該專業年級總人數的20%,接收學生數不高于該專業年級總人數的10%。
第二章 組織機構及其職責
第四條 學校和各學院分別成立本科生轉專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本科生轉專業工作的組織協調工作。
(一)學校轉專業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教學工作校長,以及教務處、紀檢監察辦公室等部門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教務處教務科。具體職責為:制定轉專業管理辦法;對轉專業工作進行總體布置;審批學院工作方案;審批學院擬接收學生名單;轉專業學生上報省教育廳備案等。
(二)各學院轉專業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教學工作、學生工作領導,以及專業負責人、相關專家等組成。具體職責為:制定學院轉專業的實施細則并報教務處備案;確定學院轉專業學生的錄取原則;接收學生咨詢與報名;組織考核以及提出擬接收學生名單等。
第三章 轉專業的規則和基本條件
第五條 學校分別在一年級第二學期和二年級第一學期開展轉專業工作,轉專業按照下述規則進行:
(一)高考招收類別(理工類、文史類)相同的專業間可以互轉(以當年招生計劃為準)。
(二)按藝術類招生、加試相同科目的藝術類專業可以互轉(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除外);藝術類與普通類專業之間不可互轉。
(三)學生生源所在地為下一批次錄取專業不能轉入上一批次。
(四)未經全國統一高考招收的特殊錄取類型學生,含中升本、專升本、第二學士學位等不能進行轉專業。
(五)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只能轉一次專業。
第六條 轉專業的學生類別:
(一)學業優秀學生。按培養方案要求的必修課程期末考核全部合格,且學習成績位于本專業前50%者。
(二)學科專長學生。確有專長,并有成果、證書等能夠充分說明自己專長的材料者。
(三)參加創新創業活動學生。具體辦法按《大連工業大學參加創新創業學生學業管理辦法》執行。
(四)因材施教班學生。必修課程期末考核全部合格者,不計專業排名直接進入水平考試。
(五)學業困難學生。因有學業困難不適應本專業學習,并經教務處認定,校長辦公會通過者;或因身體健康原因,經學校指定二級甲等以上醫院檢查證明不能在原專業學習,但能在本校其它專業學習者。
(六)退役學生。辦理復學手續的退役學生且符合國家及學校相關規定者。
第七條 學生申請轉專業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在校全日制學習的本科一年級或二年級在讀學生。
(二)在校期間未受過任何紀律處分。
(三)符合轉入專業(專業方向)的身體要求。
(四)具備我校本科學籍資格,注冊手續齊備,不欠任何費用。
第八條 學生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受理轉專業申請:
(一)從外校轉入本校者。
(二)正在休學、保留學籍者。
(三)應作退學處理者。
(四)申請退回原專業者。
第四章 轉專業程序
第九條 轉專業工作一年開展兩次,具體程序為:
(一)上一學期第十八周,教務處下發本科學生轉專業工作通知。各學院根據學校的規定和本學院情況制定接收方案(包括計劃名額、考核內容和考核辦法),報送教務處匯總。
(二)第十九、二十周,教務處組織審核后,將各學院各專業接受學生名額、考核要求向全校公布。各學院接受學生轉專業咨詢。
(三)新學期第一周,學生填報轉專業申請表,每人只可填報一個志愿。相關學院對申請轉出學生的申請材料進行審核,審核結果按學生專業排名在全院范圍內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三天。學科專長和學業困難學生轉出比例之和不能超過本學院總轉出比例的30%。公示無異議后,將學院同意轉出的學生名單及申請表送教務處。
(四)第二周,教務處對申請轉專業學生資格進行復審后,并統一組織轉專業水平考試。轉入學院根據專業實際組織學生復試,并于第三周初將擬接收名單報教務處。
(五)第一~三周,申請轉專業學生到擬轉入專業試聽課程,試聽期間學生可根據試聽情況提出是否進行轉專業。
(六)第四周,經學校轉專業工作領導小組審核,校長辦公會批準,轉專業名單在網上公示后,正式發文公布獲準轉專業的學生名單。
(七)因學業困難無法繼續學業者只能申請轉入下一年級且低于本專業高考錄取分數線的專業(以遼寧省當年分數線為準),申請轉專業的時間只能在二年級第一學期。
(八)各學院應在轉專業名單公布之日起,安排導師負責對轉入學生的培養方案、課程認定、補修課程、選課等進行指導。
第五章 轉專業學生的管理
第十條 獲準轉專業學生在規定時間內按轉入專業進行選課。
第十一條 各學院根據獲準轉專業學生名單,做好轉專業學生的學籍材料轉出或接收準備工作。接收學院為新轉入的學生統一辦理注冊、學生證、考試證。
第十二條 獲準轉專業學生的學籍變動及電子注冊上報工作由教務處負責完成,各學院協助。
第十三條 轉專業學生在轉專業名單公布之日起正式進入新專業學習,學費按轉入專業入學當年的標準收取。
第十四條 學生轉專業后,嚴格按照轉入專業的培養計劃審核畢業資格。學院應對轉專業學生制定補修讀課程方案,報教務科備案。方案應明確原修讀課程學分如何記載,未修讀課程如何修讀。
第六章 附則
第十五條 轉專業工作必須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嚴格按照一定程序進行,并接受全校師生的監督。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向學生收取轉專業費。
第十六條 本辦法由教務處負責解釋。
序號 | 專業名稱 | 學制 | 學位授予門類 | 所在院系名稱 |
1 | 輕化工程 | 四年 | 工 學 | 輕工與化學工程學院 |
2 | 包裝工程 | 四年 | 工 學 | 輕工與化學工程學院 |
3 | 印刷工程 | 四年 | 工 學 | 輕工與化學工程學院 |
4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四年 | 工 學 | 輕工與化學工程學院 |
5 | 環境工程 | 四年 | 工 學 | 輕工與化學工程學院 |
6 | 應用化學 | 四年 | 工 學 | 輕工與化學工程學院 |
7 | 生物工程 | 四年 | 工 學 | 生物工程學院 |
8 | 生物技術 | 四年 | 理 學 | 生物工程學院 |
9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四年 | 工 學 | 食品學院 |
10 | 食品質量與安全 | 四年 | 工 學 | 食品學院 |
11 | 海洋資源開發技術 | 四年 | 工 學 | 食品學院 |
12 | 紡織工程 | 四年 | 工 學 | 紡織與材料工程學院 |
13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四年 | 工 學 | 紡織與材料工程學院 |
14 |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 四年 | 工 學 | 紡織與材料工程學院 |
15 | 材料化學 | 四年 | 工 學 | 紡織與材料工程學院 |
16 | 機械工程 | 四年 | 工 學 | 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
17 | 機械電子工程 | 四年 | 工 學 | 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
18 | 工業工程 | 四年 | 工 學 | 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
19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四年 | 工 學 | 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
20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四年 | 工 學 |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
21 | 網絡工程 | 四年 | 工 學 |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
22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四年 | 理 學 |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
23 | 自動化 | 四年 | 工 學 |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
24 | 電子信息工程 | 四年 | 工 學 |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
25 | 通信工程 | 四年 | 工 學 |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
26 | 光源與照明 | 四年 | 工 學 |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
27 | 視覺傳達設計 | 四年 | 藝術學 | 藝術設計學院 |
28 | 環境設計 | 四年 | 藝術學 | 藝術設計學院 |
29 | 產品設計 | 四年 | 藝術學 | 藝術設計學院 |
30 | 雕塑 | 四年 | 藝術學 | 藝術設計學院 |
31 | 數字媒體藝術 | 四年 | 藝術學 | 藝術設計學院 |
32 | 美術學 | 四年 | 藝術學 | 藝術設計學院 |
33 | 風景園林 | 四年 | 藝術學 | 藝術設計學院 |
34 | 文化產業管理 | 四年 | 藝術學 | 藝術設計學院 |
35 | 藝術與科技 | 四年 | 藝術學 | 藝術設計學院 |
36 | 服裝設計與工程 | 四年 | 藝術學 | 服裝學院 |
37 | 服裝與服飾設計 | 四年 | 藝術學 | 服裝學院 |
38 | 攝影 | 四年 | 藝術學 | 服裝學院 |
39 | 工商管理 | 四年 | 管理學 | 管理學院 |
40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四年 | 經濟學 | 管理學院 |
41 | 人力資源管理 | 四年 | 管理學 | 管理學院 |
42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四年 | 管理學 | 管理學院 |
43 | 物流管理 | 四年 | 管理學 | 管理學院 |
44 | 電子商務 | 四年 | 管理學 | 管理學院 |
45 | 英語 | 四年 | 文 學 | 外國語學院 |
46 | 日語 | 四年 | 文 學 | 外國語學院 |
47 | 漢語國際教育 | 四年 | 文 學 | 外國語學院 |
度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通信工程、輕化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生物工程、環境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
度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紡織工程、包裝工程、工商管理
國家特色專業:服裝設計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光源與照明、包裝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
國家級“本科教學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服裝設計與工程
遼寧省特色專業(7個):生物工程、輕化工程、紡織工程、藝術設計、服裝設計、材料科學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
遼寧省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5個):包裝工程、紡織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等
省級示范專業(6個):食品科學與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藝術設計、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服裝工藝技術、電腦藝術設計
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與信息工程學院宿舍條件怎么樣,有獨立衛生間和空調嗎
2020年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與信息工程學院錄取查詢入口,高考錄取結果查詢網址登錄
2020年大連工業大學錄取查詢入口,高考錄取結果查詢網址登錄
2020年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與信息工程學院高考錄取通知書什么時候發放,附EMS快遞查詢方法
2020年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與信息工程學院高考錄取結果什么時候出來及查詢系統入口
沈陽藥科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03沈陽藥科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50沈陽航空航天大學轉專業政
時間:2024-07-11 11:0:03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本科招生
時間:2024-07-11 1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