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以培養人才為根本任務,始終堅持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作為學校工作的永恒主題,堅持走“質量、結構、特色、效益”協調發展的道路,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強化教學管理,確保教學投入,依托學科優勢和特色,大力培養具有為人民服務思想、創業與創新精神和較強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十五”以來,學校累計投入教學經費近2億元;化工原理和物理化學課程為國家級優秀課,物理化學實驗室曾被評為全國優秀實驗室;有多項教學成果獲得省級以上獎勵;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被評為教育部高等學校第一類特色專業;有遼寧省高等教育精品課12門、遼寧省示范性專業3個、遼寧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遼寧省高等學校產學研相結合創新性實驗試點建設項目10項。學校獲得省部級教學改革立項66項。
學校始終注重學生素質教育,特別是在當前更加注重加強學生的創新與創業教育,蓬勃開展以學生“科學訓練、社會實踐、社會工作、特色活動、系列競賽、系列講座”為載體的“6S”素質拓展訓練活動,突出了學生的為人民服務思想、創業與創新精神和較強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培養。學校多次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學聯評為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多次獲得由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全國學聯頒發的“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高校優秀組織獎;在國家和省舉辦的大學生“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比賽,數學、電子、計算機、英語等競賽活動中獲得了百余項獎勵,位居國內同類院校前列;在全國和省市舉辦的文化、藝術、體育等比賽中獲得了好成績;經教育部批準,學校具有舉辦高水平運動隊資格;學校已為國家培養了4萬余名畢業生。近年來,學校連續保持畢業生年一次就業率均在95%以上,被評為“遼寧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優秀單位”,被授予“遼寧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示范校”稱號。
學校注重科技創新,大力開展科學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十五”以前,學校獲得國家發明獎2項,省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4項。“十五”以來,學校先后承擔各類科研項目千余項,其中,承擔國家“863”項目、“973”項目、國家經貿委的國家重點技術創新項目、國家科技部的地方重大攻關項目和重點科技創新項目、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省部級科研項目等400余項;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自然科學獎、社會科學獎勵60余項,其中,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等國家級獎勵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和社會科學獎一等獎6項;共發表科研論文6000余篇,被SCI、EI、ISTP收錄400余篇,出版專著50余部,取得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120余項。
學校堅持產學研相結合,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有一批科研成果通過技術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或國內領先水平,有一批成果被國內大型企業推廣應用,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學校多次被遼寧省政府命名為“省校合作先進單位”和“遼寧省產學研先進集體”。遼寧省政府表彰的“遼寧省十年產學研合作十佳范例”的成果中有2項為我校所完成。學校注重國際交流與合作,與美、英、俄、日、韓、比等國20多所高水平大學和科研單位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在人才培養、學術交流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廣泛開展合作。
學校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重質量,強內涵,不斷提高辦學實力和水平,努力將學校建設成為特色明顯的多科性區域強校。
錄取分數線
年份 | 最高分 | 平均分 | 最低分 | 省控線 | 批次 |
---|---|---|---|---|---|
2016 | 547 | 516 | 508 | 498 498 | 一批 |
2015 | -- | 507 | -- | 500 500 | 一批 |
2014 | -- | 535 | -- | 526 526 | 一批 |
2013 | 571 | 549 | -- | 538 538 | 一批 |
2012 | 548 | 527 | -- | 517 517 | 一批 |
2011 | 557 | 529 | -- | 520 520 | 一批 |
2010 | 548 | 526 | -- | 518 518 | 一批 |
沈陽藥科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03沈陽藥科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50沈陽航空航天大學轉專業政
時間:2024-07-11 11:0:03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本科招生
時間:2024-07-11 1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