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民族大學始建于1958年,2000年由原內蒙古民族師范學院、內蒙古蒙醫學院、哲里木畜牧學院合并組建而成,是內蒙古自治區重點建設高校,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和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共建高校,也是國家“十三五”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二期)支持高校。經過62年的建設與發展,學校現已發展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師資力量較為雄厚、教學設施相對完善、辦學形式多樣、教學質量優良、辦學特色鮮明的綜合性民族大學,累計培養各類人才18萬余名,為國家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
學校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坐落在被譽為“科爾沁草原明珠”的通遼市,擁有霍林河、西拉木倫2個校區,占地面積104.34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41.14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0.58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87億元,館藏紙質圖書174.13萬余冊。
學校設有24個教學單位、6個教輔單位、1個附屬單位,開設本科專業75個,涵蓋了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1個學科門類。有服務國家特殊需求蒙藥學博士人才項目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7個,有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具有教授自評權。
學校堅持貫徹黨的民族政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構建和完善少數民族人才培養體系。積極承擔并完成自治區下達的少數民族招生計劃,目前少數民族本專科生涵蓋29個民族、9376人,少數民族研究生涵蓋7個民族、863人。少數民族學生數占學生總數的47.01%,其中蒙語授課學生人數為4699人,占學生總數的21.34%。蒙語授課專業28個,占專業總數的37.33%。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專科教育、成人教育為一體,多層次、多形式的民族高等教育辦學體系。形成了傳承、弘揚蒙古族優秀文化,創新和發展蒙醫蒙藥,培養蒙漢兼通的少數民族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辦學特色。
現有在校學生22457人,其中普通本科學生20614人(含少數民族預科學生116人)、普通專科學生266人、碩士研究生1124人、博士研究生20人、成人本專科生433人。有教職工2054人,其中專任教師1296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679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525人。另有附屬醫院職工2246人,其中醫生700人、具有正高級職稱93人。在教師隊伍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人,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國先進工作者1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全國高校優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1人、全國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學校實施了“柔性引進人才計劃”,引進高層次人才159人次,其中院士5名、社科院學部委員2名、“”3名、國家杰青1名;實施“科爾沁學者”計劃,評選十三屆“科爾沁學者”共520人次。
現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有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項目專業1個、產學合作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新工科)1個,國家虛擬仿真實驗項目2個,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臨床教學培訓示范中心1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基地1個,有自治區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重點建設專業4個、品牌專業18個、一流專業12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精品課程41門、教學團隊12個。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優質精品課程3門,自治區級教學成果一、二、三等獎共39項。
2020年內蒙古民族大學錄取查詢入口為:https://www.imun.edu.cn/
國家級特色專業:化學、藥物制劑、農學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建設項目:中國少數民族漢語言文學
內蒙古自治區重點建設專業:化學、漢語言文學(蒙授)、臨床醫學、數學與應用數學
內蒙古自治區品牌專業 | |||
類別 | 專業名稱 | 類別 | 專業名稱 |
本科 | 歷史學 | 本科 | 草業科學 |
本科 | 蒙醫學 | 本科 | 藥物制劑 |
本科 | 化學 | 本科 | 英語 |
本科 |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 | 高職專科 | 護理學 |
本科 | 農學 | 本科 | 農業資源與環境 |
本科 | 漢語言文學 | 本科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本科 | 物理學(師范類) | 本科 | 漢語言文學(蒙授) |
本科 | 動物醫學 | 本科 | 材料化學 |
本科 | 生物技術 | 本科 | 動物科學 |
本科 | 臨床醫學 | 本科 | 思想政治教育 |
2020年內蒙古民族大學高考錄取結果什么時候出來及查詢系統入口
2020年內蒙古民族大學高考錄取通知書什么時候發放,附EMS快遞查詢方法
內蒙古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
時間:2024-07-10 10:0:56內蒙古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
時間:2024-07-10 09:0:15內蒙古高考往年征集志愿的
時間:2024-07-02 15:0:39內蒙古高考錄取結果
時間:2024-07-02 1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