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高考加分政策項目有●邊疆、山區、牧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少數民族考生●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和臺灣省籍考生●烈士子女●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以上或被大軍區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
寧夏省高考錄取部分照顧項目
按照《自治區招生工作委員會關于印發<寧夏回族自治區關于進一步減少和規范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實施方案(試行)的通知>》(寧招委〔2015〕3號)《自治區招生工作委員會關于調整和規范普通高考錄取政策的通知》(寧招委〔2018〕11號)規定執行。
(一)取消5項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
2015年1月1日起,取消以下高考加分項目,此后獲得相關獎項、名次、稱號的考生均不再具備高考加分資格。考生的相關特長、突出事跡、優秀表現等情況記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或考生檔案,供高校錄取時參考。
1、取消體育特長生加分項目。在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獲得“重大國際體育比賽集體或個人項目前6名、全國性體育比賽個人項目前6名”的考生,均不再具備高考加分資格。相關考生可選擇報考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招生,或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單獨考試招生,或其他體育學類專業招生。
2、取消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加分項目。在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獲得全國中學生(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全國決賽一、二、三等獎的考生,不再具備高考加分資格。考生的相關學科特長可作為自主招生試點高校優先給予初審通過的條件。
3、取消科技類競賽加分項目。在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含全國青少年生物和環境科學實踐活動)、“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一、二等獎和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或國際環境科研項目奧林匹克競賽獎項的考生,不再具備高考加分資格。考生的相關科研特長和創新潛質可作為自主招生試點高校優先給予初審通過的條件。
4、取消省級優秀學生加分項目。在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獲得省級優秀學生稱號的考生,不再具備高考加分資格。
5、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跡加分項目。在高級中等教育階段被認定為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跡的考生,不再具備高考加分資格。對有突出事跡的考生,按照有關程序,高校可破格錄取或單獨考試錄取。
2015年1月1日之前,在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已取得上述項目有關獎項、名次、稱號的應屆畢業考生,報名參加我區普通高考,保留加分資格,加分分值從10分調整為5分。
(二)保留6項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
1、保留“烈士子女”、“回族”、“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軍區(含)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加分項目。符合上述條件之一的考生報考普通高校的,可在其高考文化課總分基礎上增加20分提檔,由高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
其中“烈士子女”須提供縣級以上民政部門出具的證明原件,“軍人烈士子女”以省軍區政治部出具的證明原件為審核依據;“回族考生”以戶籍為準,凡有民族成分變更軌跡的,以當地宗教局審核結果為準,自治區民委(宗教局)負責抽查復審;“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軍區(含)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以立功證書原件和立功所在單位審批機關出具的證明原件為審核依據。
2、保留“除回族以外其他少數民族”、“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和臺灣省籍考生”、“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加分項目。符合上述條件之一的考生報考普通高校的,可在其高考文化課總分基礎上增加10分提檔,由高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
其中“少數民族考生”以戶籍為準,凡有民族成分變更軌跡的,以當地宗教局審核結果為準,自治區民委(宗教局)負責抽查復審;“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和臺灣省籍考生”以自治區僑辦(臺辦)出具的證明原件為審核依據;“自主就業退役士兵”以部隊頒發的退役證明和當地民政部門出具的自主就業證明原件為審核依據。
(三)保留和完善1項地方性高考加分項目
保留“山區”地方扶持性加分項目,對“山區”生源范圍做進一步明晰。具體表述為:
1、具有固原市(含原州區、西吉縣、涇源縣、隆德縣、彭陽縣)和紅寺堡區、鹽池縣、同心縣、海原縣(以下簡稱“山區”) 戶籍和高中學籍,且高級中等階段教育在山區學校完成(含寧夏六盤山高級中學、寧夏育才中學)的山區漢族考生、山區除回族以外的其他少數民族考生、山區回族考生報考區內普通高校的,向該志愿院校投檔時,可在其高考文化課總分的基礎上分別增加10分、20分、30分提供檔案,由高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
2、行政區劃調整后原隸屬上述山區縣(區)的“喊叫水”、“興仁”、“徐套”和“蒿川”四個鄉(鎮)戶籍的學生,報名參加高考可參照“山區”加分政策執行。
3、凡戶籍已經從山區遷入川區縣(市、區)的自治區內政策性移民子女,從本人及其監護人搬遷到川區當年5月31日計算,六年內(含當年)報名參加高考的,可參照“山區”加分政策執行。六年后,不再享有山區考生高考加分資格。其中,移民子女考生身份及搬遷時間的認定,以遷入縣(市、區)扶貧(移民)主管部門根據搬遷移民電子花名冊出具的證明為準。
4、從2015年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開始,銀川一中民族班和吳忠中學民族班的山區戶籍學生,不再享有山區高考加分資格。
上述“山區考生”范圍的規定從2015年12月1日起執行。2014年12月報名參加2015年高考的 “山區考生”身份認定,仍按自治區原規定執行。
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項加分投檔條件的,只能取最高一項分值,所有加分項目分值不得累加。
(四)《自治區招生工作委員會關于調整和規范普通高考錄取政策的通知》
把目前執行的“回族考生報考普通高校的,可在其高考文化課總分基礎上增加 20 分提檔;除回族以外的其他少數民族考生報考普通高校的,可在其高考文化課總分基礎上增加 10 分提檔;山區漢族考生、山區除回族以外的其他少數民族考生、山區回族考生報考區內普通高校的,可在其高考文化課總分基礎上分別增加 10 分、20 分、30 分提檔”的政策,調整和規范為“全區少數民族考生報考區外普通高校的,可在其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增加 10 分投檔;山區少數民族考生報考區內普通高校的,可在其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增加 20 分投檔;山區以外的少數民族考生和山區漢族考生報考區內普通高校的,可在其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增加 10分投檔。同時符合多項照顧項目的考生,投檔時只能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項分值,不得累加。”
調整后的政策從 2018 年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開始執行。
家長
觀點之一
加分政策本身就體現不公平
1.加分政策是在又一次強化起點的不公。
2.加分政策不看家庭背景不表示就公平。
3.不要在考試之外制造不公平的加分,使許多靠自己的學生考不上理想的學校。
觀點之二
加分過程就埋下特權的種子
高考是“一分定生死”,在這種近乎殘酷的競爭中,能穿上一件“加分”的馬甲,意味著什么乃是不言而喻。而對于每一分都要靠自已去搏的“裸考”學生而言,則如同在槍林彈雨中光著膀子與穿著鎧甲的對手角逐,要想勝出又有多么艱難。雖然加分的理由冠冕堂皇,但是卻無法改變最基本的事實:加分就其本質而言,就是賦予一些人“特權”,人為制造個人命運的巨大落差。而事實也一次次證明,有些高考加分,在一些地方已完全異化為權勢家庭的“尋租”。
觀點之三
取消高考加分政策應當緩行
任何政策都是有一定慣性的,過去的政策影響的是,而政策影響的是將來,所以取消高考奧賽加分,最好不要驟然行事,而必須顧及政策的慣性。這也是家長們反對取消奧賽加分政策的關鍵所在,所以,取消奧賽加分,請給學生和家長們預留一定的緩沖時間。
觀點之四
調整加分政策應該從長計議
高考分數就是一根堅不可摧的硬杠杠。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是公平的,是有說服力的,是讓人口服心服的。作為高考加分政策制定者的教育管理部門,既然高考加分政策在執行中出現了這么多的不正常現象,就要與時俱進,深入調查,匯總各省的做法,看看能不能從完善政策上下功夫解決問題。
媒體
2014年9月3日,牽動萬千家庭的高考改革實施意見出臺了。縱觀此次改革方案,不僅涉及理念、方向,而且涵蓋了教學內容、招生政策、錄取方式等具體方面。不分文理科、取消特長加分、提高中西部地區和人口大省高考錄取率等,成為此次改革的最大亮點。
此次高考改革方案,值得期待的亮點不少。方案提出,提高中西部地區和人口大省高考錄取率,并明確指出,“部屬高校要公開招生名額分配原則和辦法,合理確定分省招生計劃,嚴格控制屬地招生比例。”這對于像寧夏、寧夏這樣的高考大省而言,無疑是利好。每年高考,寧夏、寧夏、寧夏等地的考生都需要削尖腦袋,考出奇高無比的分數,才能上一所像樣的大學,甚至不乏高分掉檔的現象。而在某些地區,上線率、錄取率就高出很多。這種考生人數和錄取比例上的矛盾如果不能得到解決,分數競爭上的殘酷只會再次推高應試教育。保證人口大省高考錄取率,考驗著一些高校招生能否突破屬地觀念,一些地方能否摒棄地方保護主義,實施起來并不簡單。
此外,“增加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人數”寫入改革方案,恰恰是從制度層面來縮小因地區差異造成的教育機會不公,一定程度上緩解“寒門難出貴子”,以及社會階層固化的擔憂。在特長加分上,方案提出,“減少和規范考試加分,2015年起取消體育、藝術等特長生加分項目。”這無疑是擊中加分亂象的軟肋,讓花錢買分、找關系加分失去土壤。
寧夏高考體檢項目有眼科、內科、外科、耳鼻喉科、口腔科、胸部透視、肝功能檢查等。一、寧夏高考體檢項目有哪些眼科,包括視力、色覺、眼病;內科,包括血壓、發育情況、心臟及血管、呼吸系統、神經系統、腹部臟器等;外科,包括身高、體重、皮膚、面部、頸部、脊柱、四肢、關節等;耳鼻喉科,包括聽力、嗅覺、耳鼻咽喉等;口腔科,包括唇腭、口吃等;胸部透視;肝功能檢查,不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二、寧夏高考體檢注意事項1、...查看更多
寧夏新高考選科3+1+2組合分析,“3+1+2”模式是一種高考模式,“3”為全國統一高考科目的語文、數學、外語,“1”為“首選科目”要求從物理、歷史2門科目中確定1門,“2”為“再選科目”要求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科目中確定2門。其中,語文、數學、外語3門使用全國卷;物理、歷史、化學、地理、思想政治、生物6門由各省市組織命題。一、寧夏高考選科3+1+2組合分析寧夏新高考啟動時間:202...查看更多
2023年寧夏高考各科分數滿分多少暫未公布,以下是2022年高考各科分數,僅供參考。一、2023年寧夏高考各科分數滿分多少寧夏高考總分數為750分。寧夏高考考試科目及對應的科目滿分別為:語文(150)、數學(文|理)(150)、外語(150)、文綜|理綜(300)。高考語文:150分高考英語:150分文數|理數:150分文綜|理綜:300分二、2023年寧夏高考考試時間及科目考試時間時間6月7日6...查看更多
寧夏高考歷年人數,2022年寧夏高考人數為6.5萬,2021年寧夏高考人數為8.1萬,2020年寧夏高考人數為6萬,2023年寧夏高考總人數預測有7.8。一、2023年寧夏高考總人數預測根據寧夏歷年高考報名的人數,預測2023年參加寧夏高考報名預計有78233人。2022年寧夏高考報名人數是65694人,2021年寧夏回族自治區高考總報考人數81319人,所以預測2023年寧夏高考報名人數有可能增...查看更多
寧夏新高考啟動時間:2022年,執行時間:2025年,3+1+2模式。“3+1+2”模式是一種高考模式,“3”為全國統一高考科目的語文、數學、外語,“1”為“首選科目”要求從物理、歷史2門科目中確定1門,“2”為“再選科目”要求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科目中確定2門。其中,語文、數學、外語3門使用全國卷;物理、歷史、化學、地理、思想政治、生物6門由各省市組織命題。一、寧夏哪一年開始新高考...查看更多
2023年寧夏高考還未開始,錄取分數線暫未公布,下面高考升學網整理了歷年寧夏高考本省本科類大學錄取分數線,供2023年考生參考!一、寧夏高考本省本科類大學名單匯總序號學校名稱省區城市層次備注1寧夏大學寧夏銀川本科公辦2寧夏醫科大學寧夏銀川本科公辦3寧夏師范學院寧夏固原本科公辦4北方民族大學寧夏銀川本科公辦5寧夏理工學院寧夏石嘴山本科民辦6寧夏大學新華學院寧夏銀川本科民辦7銀川能源學院寧夏銀川本科民...查看更多
寧夏高考科目有語文、數學、外語,以及文科綜合(政治、歷史、地理)或理科綜合(物理、化學、生物)。一、寧夏高考科目有哪些采用“3 小綜合”科目設置方案。理工類:語文、數學、外語、理科綜合(物理、化學、生物);文史類:語文、數學、外語、文科綜合(政治、歷史、地理)。外語分英語、俄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六個語種,由考生任選其中一個語種參加考試。二、寧夏高考考試時間安排2023年寧夏高考時間暫未公...查看更多
寧夏高考志愿本科一批可以填報4個志愿,每個志愿可填6個專業,本科二批可以填報8個志愿,每個志愿可填6個專業,專科可以填4個志愿,每個志愿可填6個專業。一、2023年寧夏高考志愿能填選幾個大學和專業二、寧夏高考志愿填報技巧和注意事項強基計劃和原自主招生有哪些區別?一是選拔定位不同。自主招生主要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學生”,而強基計劃主要選拔“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查看更多
對于高考志愿是否能修改問題,如果考生是在高考填報時間內可以修改,按了“提交志愿”后退出,再次進入可以選擇“修改”,即可修改之前填報的志愿,如果已經過了志愿截止時間是不可以修改的。一、2023年寧夏高考志愿可以修改嗎(修改流程方法)一般來說,在截止日期之前,考生可以修改它。填報志愿截稿前,考生可憑考生號、身份證號、密碼和動態口令卡在網上修改志愿信息。填報志愿過了最后期限,誰也改不了。1、修改志愿也要...查看更多
2023年的高考生們來看看,高考結束后,考生們最關心的高考成績與高考分數線,很多學生和家長關注寧夏今年的高考分數線預測數據,本文高考升學網根據本站大數據志愿系統,幫大家整理了最新的2023年寧夏高考分數線預測數據,該數據僅為預測。一、2023年寧夏高考分數線預測會不會上漲2023年寧夏高考分數線預測:理科一本分數線為:417分左右、理科二本分數線為:354分左右、理科專科分數線為:153;文科一本...查看更多
寧夏醫科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09 11:0:45寧夏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09 11:0:03寧夏醫科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09 10:0:32寧夏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
時間:2024-07-09 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