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高考考生們迎來高考成績放榜,查詢分數后,有人異常興奮,有人卻失望流淚;有人分數遠超估分,有人卻發揮失常,不管怎么樣,接下來都要做好志愿填報的工作,本文黃老師為大家解析關于寧夏高考535分能上什么公辦大學的數據和選擇院校的思路,讓每位同學都能拿到自己的沖穩保院校名單。
寧夏高考535分理科可以上的公辦大學具體名單有華中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民族班)、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類)、廈門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山大學(民族班)、山東大學、湖南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南京理工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南方醫科大學、東南大學醫學院等,2023年寧夏高考535分沖穩保院校名單表可以在下面系統查詢:
高考Ai志愿助手:網站功能數據最全的網站,系統功能比較齊全,內含20余個功能模塊,從分數錄取到院校專業介紹,涵蓋全部填報篩選大學的功能組,為考生及家長節約篩選時間,通過高考志愿智能推薦、志愿咨詢、前輩觀點等板塊,高考考生可以進一步明確自身的高考目標院校。線上模擬填報地址入口:http://zy.gkjzy.com/
序號 | 大學名稱 | 性質 | 年份 | 科目/批次 | 招生省份 | 最低數 | 位次 |
---|---|---|---|---|---|---|---|
1 | 華中科技大學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2 | 1867 |
2 | 華中科技大學(民族班)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37 | 1275 |
3 | 上海財經大學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6 | 1689 |
4 |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45 | 1001 |
5 |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類)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44 | 1046 |
6 | 廈門大學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50 | 847 |
7 | 中國政法大學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34 | 1387 |
8 | 中山大學(民族班)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8 | 1604 |
9 | 華南理工大學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33 | 1423 |
10 | 四川大學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46 | 969 |
11 | 山東大學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1 | 1923 |
12 | 湖南大學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31 | 1486 |
13 | 重慶大學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34 | 1387 |
14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43 | 1080 |
15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1 | 1923 |
16 | 大連理工大學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8 | 1604 |
17 | 中國農業大學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1 | 1923 |
18 | 南京理工大學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3 | 1821 |
19 |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5 | 1729 |
20 | 中國醫科大學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38 | 1202 |
21 | 南方醫科大學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3 | 1821 |
22 | 東南大學醫學院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7 | 1648 |
二本最好的大學有北京工商大學。
北京工商大學于1999年6月由北京輕工業學院、北京商學院、機械工業管理干部學院合并組建而成。有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級檢測中心、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科技部中國-加拿大聯合實驗室;農業科學學科進入ESI排名世界前1%。
最好的二本大學有溫州醫科大學
溫州醫科大學創辦于1912年,是浙江省政府、國家衛生健康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學校在眼科疾病方面的研究與實力非常拔尖,擁有眼科疾病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人才培養能力一流。
黑龍江省二本:黑龍江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
湖南省二本:湘潭大學
吉林省二本:長春理工大學、東北電力大學
山東省二本:山東農業大學、青島大學、山東師范大學、青島科技大學
福建省二本:福建師范大學、華僑大學
山西省二本:山西大學
江蘇省二本:南京工業大學、江蘇大學、揚州大學
遼寧二本:中國醫科大學、東北財經大學、沈陽藥科大學
河北二本:燕山大學、河北大學
廣東省二本:深圳大學、廣東外貿、廣州大學、廣東工業大學
河南省二本:河南大學、河南師范大學
云南省二本:昆明理工大學
北京二本: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首都醫科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建筑大學(北京帶大學)
陜西省二本:西安理工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延安大學
湖北二本:湖北大學
序號 | 大學名稱 | 性質 | 年份 | 科目/批次 | 省份 | 最低數 | 位次 | |
---|---|---|---|---|---|---|---|---|
1 | 華中科技大學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2 | 1867 | |
2 | 華中科技大學(民族班)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37 | 1275 | |
3 | 上海財經大學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6 | 1689 | |
4 |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45 | 1001 | |
5 |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類)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44 | 1046 | |
6 | 廈門大學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50 | 847 | |
7 | 中國政法大學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34 | 1387 | |
8 | 中山大學(民族班)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8 | 1604 | |
9 | 華南理工大學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33 | 1423 | |
10 | 四川大學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46 | 969 | |
11 | 山東大學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1 | 1923 | |
12 | 湖南大學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31 | 1486 | |
13 | 重慶大學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34 | 1387 | |
14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43 | 1080 | |
15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1 | 1923 | |
16 | 大連理工大學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8 | 1604 | |
17 | 中國農業大學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1 | 1923 | |
18 | 南京理工大學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3 | 1821 | |
19 |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5 | 1729 | |
20 | 中國醫科大學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38 | 1202 | |
21 | 南方醫科大學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3 | 1821 | |
22 | 東南大學醫學院 | 公辦 | 2022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7 | 1648 | |
23 | 華中科技大學(民族班) | 公辦 | 2021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43 | 1351 | |
24 | 上海財經大學 | 公辦 | 2021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43 | 1351 | |
25 |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 公辦 | 2021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43 | 1351 | |
26 | 中國政法大學 | 公辦 | 2021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42 | 1379 | |
27 | 中山大學(民族班) | 公辦 | 2021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8 | 1872 | |
28 | 華南理工大學 | 公辦 | 2021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49 | 1165 | |
29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公辦 | 2021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50 | 1135 | |
30 | 山東大學 | 公辦 | 2021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0 | 2215 | |
31 | 中南大學 | 公辦 | 2021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37 | 1547 | |
32 | 湖南大學 | 公辦 | 2021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35 | 1612 | |
33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公辦 | 2021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47 | 1227 | |
34 | 華東政法大學 | 公辦 | 2021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36 | 1583 | |
35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公辦 | 2021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9 | 1824 | |
36 | 華中師范大學 | 公辦 | 2021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46 | 1265 | |
37 | 中國農業大學 | 公辦 | 2021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31 | 1752 | |
38 | 南京理工大學 | 公辦 | 2021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1 | 2174 | |
39 | 蘇州大學 | 公辦 | 2021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0 | 2215 | |
40 | 中國海洋大學 | 公辦 | 2021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2 | 2134 | |
41 | 天津醫科大學 | 公辦 | 2021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47 | 1227 | |
42 | 中國醫科大學 | 公辦 | 2021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43 | 1351 | |
43 | 福建醫科大學 | 公辦 | 2021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8 | 1872 | |
44 | 河北醫科大學 | 公辦 | 2021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35 | 1612 | |
45 | 廈門大學(馬來西亞校區)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39 | 2492 | |
46 |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38 | 2531 | |
47 | 中國傳媒大學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48 | 2087 | |
48 | 華東政法大學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45 | 2231 | |
49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48 | 2087 | |
50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50 | 2008 | |
51 | 中央民族大學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39 | 2492 | |
52 | 西南財經大學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46 | 2181 | |
53 | 南京理工大學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50 | 2008 | |
54 | 蘇州大學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37 | 2571 | |
55 | 東北大學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41 | 2401 | |
56 |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5 | 3201 | |
57 |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6 | 3147 | |
58 | 中國海洋大學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40 | 2443 | |
59 | 華東理工大學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47 | 2129 | |
60 | 暨南大學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9 | 2975 | |
61 | 蘭州大學(民族班)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6 | 3147 | |
62 | 蘭州大學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46 | 2181 | |
63 | 華南師范大學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0 | 3481 | |
64 | 武漢理工大學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9 | 2975 | |
65 | 北京工業大學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43 | 2316 | |
66 | 河海大學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33 | 2782 | |
67 | 西南交通大學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40 | 2443 | |
68 | 東華大學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7 | 3088 | |
69 | 西北政法大學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34 | 2731 | |
70 | 東北師范大學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4 | 3264 | |
71 | 江南大學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4 | 3264 | |
72 | 西北大學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7 | 3088 | |
73 | 湖南師范大學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8 | 3030 | |
74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35 | 2672 | |
75 | 西南大學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30 | 2927 | |
76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9 | 2975 | |
77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35 | 2672 | |
78 | 南京郵電大學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33 | 2782 | |
79 | 大連醫科大學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50 | 2008 | |
80 | 南方醫科大學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35 | 2672 | |
81 | 東北財經大學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0 | 3481 | |
82 | 重慶醫科大學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6 | 3147 | |
83 | 江西財經大學 | 公辦 | 2020 | 理科/本一 | 寧夏 | 525 | 3201 |
高考志愿梯度
是指在高考錄取各批次中的院校志愿及專業志愿從高到低拉開檔次所形成的層次階梯。通常來說,是指第一個志愿院校與第二個志愿院校之間梯度關系,也可以說是同一個志愿院校不同專業之間的錄取分數差或者是批次與批次之間的分數差。
通常,我們將院校梯度分為3類: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
沖一沖
沖高不是“漫天要價”,有兩點需要考生和家長思考清楚。
一是沖高的院校確實有一定可能的錄取概率,但幾乎微乎其微。例如,某院校近3年的錄取排名基本穩定在6000名,那么9000名學生報考的話,錄取概率微乎其微,反而浪費一個寶貴的志愿。
二是要有專業調劑的準備,被沖高院校錄取已經實屬不易,由于平行志愿一輪投檔的原則,考生必須服從專業調劑,所以沖高壓線的考生一旦被投檔,通常要被調劑到其他專業。因此,考生和家長一定要考慮好是否愿意接受往年錄取分數較低的專業錄取,服從專業調劑。
穩一穩
穩一穩這部分的志愿,可以說是現實與理想的結合體。既能滿足考生對于理想院校的小愿望,也能切合現實情況。
其實,目標院校是最難挑選的,因為一旦填報被錄取概率很大,考生還要考慮心怡的專業能否被錄取。畢竟院校的層次已經有所降低,如果再不能鎖定專業,就讀心儀專業的話,考生可能會難以接受。這時候需要考慮兩點因素。
一是分數沒有“浪費”的說法。部分家長有一個誤區,以為分數一分都不浪費才算是志愿報的好。每當要填報層次稍低院校的時候,就比較難接受。其實,院校層次稍微降低一點,是為了選擇專業的余地更大,只有少數操作失誤導致高分低就,才是真的“浪費”分數。
二是注意填報專業的技巧。選擇自己理想專業的時候,要注意前幾年的錄取情況,分析自己的分數是否有競爭力。同時不必要拘泥于特定的某一個專業,通常專業大類下的細分專業大都比較相似(如電子信息類下的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等),這樣我們的專業選擇會更多。
小德建議考生和家長,提前查詢好目標專業的往年錄取情況。
保一保
這是考生的最后一道保險了,用到的可能性比較小,但也務必要保證萬無一失,主要注意“三不原則”。一是不拿新招生院校保底,新院校未知因素太多,容易出現不可控的狀況。二是不拿招生計劃少的院校保底,萬一其他人也拿來保底,很有可能導致自己滑檔。三是不拿往年錄取波動大的院校保底,錄取波動大、變數多,反而起不到保底的作用。
下面列舉3種常見的院校梯度供參考(以平行志愿為例說明):
常規填報情況
普適性的填報方法,沖高的院校,要做好有專業調劑的準備;目標院校可適當保證專業;保底志愿通常設置兩個,保證萬無一失。
院校優先情況
未來暫時沒有清晰的規劃,對專業要求較低,想去更優質的大學,再填報一所目標院校,專業與院校統籌兼顧,最后的保底院校一定要足夠的安全。但要注意確認,前5個志愿沒有錄取的話,保底院校自己是可以接受的。
專業優先情況
未來明確自己的職業發展,對專業要求高,難以接受專業調劑。結合職業方向,選擇合適的專業,參考不同院校專業的錄取分數,確定4所目標院校。因為前面的志愿沒有沖高,最后保底的院校可以適當激進一些。
總的來說,填報平行志愿要注意以下四點:
1、錄取分數相近的院校不宜作為平行志愿,必須要有梯度。
2、考生分數僅達到沖高院校上年錄取最低分數時不宜填報;沖高院校半數專業不適合考生所學時也不宜填報。
3、保底院校盡可能選擇錄取分數相對較低且招生人數較大的院校。
4、專業梯度。除了所填報的學校志愿要有梯度外,同一所學校中的6個專業之間也要有梯度,如果填報的所有專業都集中在同一水平線上,一旦一個不行,很可能就全軍覆沒。
如果又沒有同意服從專業調劑,就只能被院校退檔了。由于專業錄取是高校自主掌控,每所高校的專業分配規則不相同。所以,要設計好專業梯度,關鍵是要認真研究擬報院校招生章程中的具體規定和要求。填報專業志愿時,各專業之間要有足夠的分數梯度,并按錄取分作降階排列。
寧夏醫科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09 11:0:45寧夏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09 11:0:03寧夏醫科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09 10:0:32寧夏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
時間:2024-07-09 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