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管理局信息化建設發展規劃(三)整合資源、促進享。在廣泛應用基礎上,對現有網絡、業務系統科學分析、總結,在確保穩定運行的前提下,加快網絡和應用系統整合、優化,強化各系統的銜接,通過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建立涵蓋全部工商業務、功能強大、內容豐富的內網辦公平臺、外網服務平臺和集成化基礎數據庫,并促進各系統間互聯互通和信息享,充分發揮現有網絡和信息資源的效益。
(四)講求實效、保障安全。堅持從需求上找準切入點,從應用效益和現實情況出發,確定近期和長期建設內容,立足現有條件,突出實用性和便捷性,多在推廣應用上下功夫,注意投入與效益的統一。綜合平衡安全與風險,把創新技術手段、健全管理體制、強化教育培訓結合起來,制定并完善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方案,建立網絡信息安全應急反應機制,健全網絡信息安全保障體系。
四、主要任務
(一)進一步完善全系統信息網絡建設。在已經基本搭建完成的政務專網、政務內網、政務外網的基礎上,加快完成還未完善的后續網絡建設,全面實現州、縣(市)、分局三級聯網。前,縣(市)、分局之間聯網率要達%,網絡傳輸速率要進一步提高,加快業務數據傳遞速度,提高工作效率。要積極推進與稅務、技術監督、衛生、海關等部門進行聯網,實現信息享及數據交換,為促進跨地區、跨部門執法協作奠定基礎。
(二)重點抓好全州系統信息資源建設。建立、健全和開發利用各類經濟戶口信息資源是信息化建設的核心工作。一是州、縣(市)局數據中心按照各類經濟主體信息和相關數據資源物理分布存儲,邏輯集中建庫和信息整合的建設思路,建立全系統建享的信息資源庫,實現內資、外資、私營企業登記、經濟戶口動態監管數據、行政處罰案件數據全部入庫;二是加強數據資源質量控制與應用管理,確保數據信息全面、完整、準確、實時、開放、安全,要能夠提供具有統計和分析功能的數據信息,滿足不同層次和領域的需求。
(三)大力推進業務應用系統建設。按照全省信息化建設總體要求,立足全州系統實際,堅持以信息化帶動業務發展的工作思路,著力抓好目前的多個業務系統的推廣應用,一是重點抓好辦公自動化系統應用。實現公文流轉、信息傳遞、內部事務管理的電腦化與網絡化。二是抓好經濟戶口管理系統應用。建立基層分局動態監管機制,建立登記機關、基層分局、監管部門之間的信息反饋渠道,從而建立一個跨地域、跨部門聯動的“經濟戶口管理系統”。三是抓好“”申訴舉報系統應用。以“”申訴舉報電話為受理平臺,建立一個組織健全、反應靈敏、執法有力、覆蓋全州系統的打假維權信息傳輸與處理系統。四是抓好廣告監測系統、食品監管系統、決策支持系統、移動監管執法平臺、網上遠程登記、名稱預核、檢系統等應用。五是抓好數字檔案系統應用。從企業登記檔案入手,將各類業務檔案、政務檔案整理、掃描、數字化存儲,建立檔案原件影印系統及聯網互查系統,向政府部門及社會提供查詢服務。
(四)全力推進電子政務建設。依托全州系統各級局紅盾信息網站,以提高公服務能力為目標,按照有利于密切政府與社會公眾溝通,有利于規范行政行為,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的要求,通過對州、縣(市)局兩級門戶網站改版優化和整合,進一步完善對外信息服務系統,推進網上政務信息公開和網上受理業務服務。在保證系統安全運行的前提下,建立外網網站和內部辦公系統的數據傳遞通道,實現內、外網信息自動交換,提高業務處理和公眾服務能力,使各網站形成外網受理、內網辦理、外網反饋“一條龍”服務,構建工商電子政務對外門戶,為公眾提供網上業務受理、投訴舉報、審核處理、反饋、公告、信息查詢、咨詢等服務,實現“網上工商”的目標。同時,堅持面向社會、面向企業的宗旨,采取切實有效措施,進一步整合、利用現有信息資源,提高網站服務功能,為企業和公眾提供“窗口式”辦公和“一站式”電子政務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