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轉專業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學校對轉專業學生的要求差別比較大,作為學生,在填報志愿時不能持特別簡單樂觀的心態,以為校內轉專業可以為自己兜底,本文高考升學網小編整理了濱州醫學院轉專業的一些條件和要求,以下整理來自互聯網,僅供參考!
為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內生動力,鼓勵個性發展,營造有利于人才成長的學習環境,積極穩妥地推進學分制改革,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教育部令第41號)和《濱州醫學院學生管理規定(試行)》(濱醫教字〔2017〕86號)、《濱州醫學院轉專業實施辦法(試行)》(濱醫行發〔2018〕84號)(以下簡稱《辦法》,見附件1)等文件要求,現將2020級普通全日制本科生轉專業工作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轉專業對象
轉專業對象為我校2020年入學的普通全日制一年級本科生(不包括:專科升本科、定向、公費醫學生、中外合作辦學、校企合作辦學、單考單招、春季高考、對口貫通分段培養等)。
二、轉專業申請條件
(一)申請轉專業者應符合以下基本條件
1.思想品德優良,遵紀守法;身心健康,符合轉入專業普通高考招生體檢要求。
2.申請轉入醫學類五年制本科專業者,高考成績(投檔成績)應達到申請轉入專業2020年普通高考招生生源地最低分數線,并符合轉入專業高考文理科或選考科目要求,且申請轉入專業2020年在學生生源地有招生計劃;第一學年必修課平均學分績點在本專業排名前30%。
3.入學后發現患有某種疾病,經學校指定的醫療單位出具證明,不適宜在原專業學習,但尚能在申請轉入專業學習。
4.保留入學資格的新生或休學學生,入(復)學時學校已緩招或停辦其原有專業。
5.申請轉專業者無《辦法》中規定的不得轉專業情形。
(二)申請轉專業者在符合學校轉專業基本要求的情況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優先考慮轉專業。
1.休學創業的學生,因自身情況需要轉專業(須提供學校認可的創業證明材料)。
2.對所申請轉入的專業具有濃厚興趣和發展潛質或確有專長(入學后,以第一作者在正式期刊發表與轉入專業有關的學術論文或獲得專利;或以項目負責人獲得與轉入專業有關的省級和國家級學科競賽一、二等獎;或其他經院校認定的情形)。
(三)退役大學生申請轉專業應符合以下基本條件
1.高考成績符合轉入專業2020年高考文理科或選考科目要求。
2.入伍期間無違紀違規行為。
3.無《辦法》中規定的不得轉專業情形。
(四)退役大學生在部隊榮立二等功及以上者,申請轉專業時直接占用所分配轉專業名額,轉入所報專業,不參與轉專業的分值排序。
三、轉專業工作時間與程序
(一)制定方案(6月1日-6月10日)
各院(系)按照《辦法》規定,根據各專業實際情況,制定本院(系)轉專業實施方案,確定各專業轉出比例與學生數、轉入比例與學生數、考核方式及遴選程序,并將轉專業實施方案提交教務處。
五年制醫學類專業需為退役大學生單獨設置轉入接收名額,比例不高于該專業公布接收名額的40%。退役大學生申請轉專業不受轉出名額限制,申請轉入四年制專業的名額不限。
對于熱門專業(醫學類五年制等)的轉專業考核與遴選,建議可結合學生高考成績、第一學年必修課學習成績、外語統考成績、專業特長與發展潛質等客觀結構化綜合考評方式進行。
(二)計劃公布(6月11日-6月30日)
教務處作為學校轉專業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各院(系)轉專業實施方案進行匯總與審核,經領導小組審議確定后統一公布。計劃公布后,各院(系)進行教務管理系統轉專業條件設置,操作說明見附件2。
(三)學生申請(7月5日-7月8日)
申請轉專業的學生登陸教務管理系統,根據各專業的轉出、轉入條件與計劃提交轉專業申請,操作說明見附件3。每位學生只能申報一次且只能申報一個專業。
(四)資格審查(7月22日-7月23日)
學生所在學院對申請轉專業的學生進行資格審查,并通過教務系統進行轉出審核,在轉出計劃范圍內提出推薦名單,公示后將擬轉出學生的《轉專業申請表》(從教務系統導出)及《濱州醫學院轉專業擬轉出學生情況匯總表》(見附件4)提交教務處學籍科,教務處復審后公布進入考核與遴選程序的學生名單,并將學生《轉專業申請表》轉交相關院(系)。
(五)考核與遴選(7月24日-7月26日)
1.轉入院(系)按照轉專業實施方案對申請轉入的學生組織考核和遴選。須根據考核和遴選結果通過教務系統進行審核,確定擬轉入學生名單。公示后將擬轉入學生的《轉專業申請表》和《濱州醫學院轉專業擬轉入學生情況匯總表》(見附件5)提交教務處。
2.教務處復審院(系)擬轉入學生名單,報領導小組研究通過后,在學校網站予以公示。
3.公示期內,學生如對遴選結果有異議,可向教務處提出復核。
三、轉專業學生學籍管理
8月27日-8月28日,經批準轉專業的學生須到教務處辦理轉專業手續。轉專業學生的學籍管理依據《辦法》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第十七條、第十八條有關規定執行。
四、相關說明與工作要求
凡申請轉專業的學生,未經批準及辦理有關手續前,應在原學院、專業參加學習。已確定轉專業的學生,必須參加本學期原專業的課程考核,凡出現考試違紀、作弊、曠考和考核不合格等情況,取消其轉專業資格。
轉專業工作關乎學生切身利益,各院(系)應高度重視,嚴密組織,嚴格資格審查、考核與遴選程序,確保公平、公正、公開,積極穩妥推進轉專業工作。
序號 | 專業代碼 | 專業名稱 | 門類 | 設置年份 | 批準文號及機關 |
1 | 100201K | 臨床醫學 | 醫學 | 1974 | 魯發[1974]109號 |
2 | 100301K | 口腔醫學 | 醫學 | 1994 | 魯教高字[1994]3號 |
3 | 101101 | 護理學 | 醫學 | 1998 | 魯教高字[1998]10號 |
4 | 071002 | 生物技術 | 理學 | 2002 | 魯教高處函[2002]9號 |
5 | 100501K | 中醫學 | 醫學 | 2002 | 魯教高處函[2002]9號 |
6 | 120102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管理學 | 2002 | 魯教高處函[2002]9號 |
7 | 100202TK | 麻醉學 | 醫學 | 2003 | 魯教高處函[2003]2號 |
8 | 030101K | 法學 | 法學 | 2004 | 魯教高函[2004]1號 |
9 | 100203TK | 醫學影像學 | 醫學 | 2004 | 魯教高函[2004]1號 |
10 | 050201 | 英語 | 文學 | 2005 | 魯教高函[2005]7號 |
11 | 071102 | 應用心理學 | 理學 | 2005 | 魯教高函[2005]7號 |
12 | 071201 | 統計學 | 理學 | 2005 | 魯教高函[2005]7號 |
13 | 100701 | 藥學 | 醫學 | 2005 | 魯教高函[2005]7號 |
14 | 120401 | 公共事業管理 | 管理學 | 2006 | 教高〔2006〕1號 |
15 | 100401K | 預防醫學 | 醫學 | 2008 | 教高〔2008〕2號 |
16 | 120403 | 勞動與社會保障 | 管理學 | 2008 | 教高〔2008〕2號 |
17 | 101001 | 醫學檢驗技術 | 醫學 | 2011 | 教高[2011]4號 |
18 | 101004 | 眼視光學 | 醫學 | 2011 | 教高[2011]4號 |
19 | 101005 | 康復治療學 | 醫學 | 2011 | 教高[2011]4號 |
20 | 100501K | 中醫學(針灸推拿方向) | 醫學 | 2012 | 教學司函[2012]18號 |
21 | 120202 | 市場營銷 | 管理學 | 2012 | 教高[2012]2號 |
22 | 040108 | 特殊教育 | 教育學 | 2013 | 教高[2013]4號 |
23 | 083002T | 生物制藥 | 工學 | 2013 | 教高[2013]4號 |
24 | 101008T | 聽力與言語康復學 | 醫學 | 2013 | 教高[2013]4號 |
25 | 082706T | 葡萄與葡萄酒工程 | 工學 | 2014 | 教高[2014]1號 |
26 | 081302 | 制藥工程 | 工學 | 2015 | 教高[2015]2號 |
27 | 101003 | 醫學影像技術 | 醫學 | 2015 | 教高[2015]2號 |
28 | 101006 | 口腔醫學技術 | 醫學 | 2015 | 教高[2015]2號 |
29 | 082602T | 假肢矯形工程 | 工學 | 2016 | 教高函[2016]2號 |
30 | 100801 | 中藥學 | 醫學 | 2016 | 教高函[2016]2號 |
31 | 120410T | 健康服務與管理 | 管理學 | 2016 | 教高函[2016]2號 |
32 | 100207TK | 兒科學 | 醫學 | 2018 | 教高函[2018]4號 |
33 | 101009T | 康復物理治療 | 理學 | 2019 | 教高函[2019]7號 |
曲阜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51曲阜師范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09青島科技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0:0:30濟南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1 1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