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學是全國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陜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陜西省大學生延安精神教育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研修基地和教育部機關黨校培訓基地。學校依托六大教育基地,創辦“窯洞大學”和“澤東干部學院”,充分發揮面向全國的革命歷史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的功能,使其成為新時期延安精神的傳播中心。
2001年,學校被教育部、解放軍總參謀部、總政治部授予“全國軍訓工作先進單位”。多次獲陜西省大學生藝術節優秀組織獎,陜西大學生演講團體第一名,2004至2006年,我校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曾5次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團中央、陜西省委宣傳部等授予“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和優秀組織單位。
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學校秉承“圍繞中心、服務中心、艱苦奮斗、勤儉辦學,理論實踐并重,學用一致,重視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造就政治強、業務精人才”的優良辦學傳統,不斷弘揚“艱苦奮斗、自強不息、扎根老區、樂于奉獻”的延大精神,形成了“用延安精神辦學育人,為全國提供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為老區建設提供智力支持”的鮮明辦學特色。70年來,先后為國家培養各類畢業生10萬余人。民主革命時期,延安大學曾匯聚過眾多革命先賢和學術界名流,也曾培養了一大批棟梁之才。著名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吳玉章、周揚、江隆基、李敷仁先后擔任過校長;陳云、李富春、林伯渠、李維漢、烏蘭夫、徐特立、成仿吾、李強、艾思奇、何思敬、劉澤如等先后擔任過延大前身院校和所屬學院的校院長;何干之、武衡、王任重、于光遠、董純才、沙可夫、茅盾、何其芳、周立波、艾青、肖軍、沙汀、孫犁、吳伯蕭、賀敬之、呂驥、賀綠汀、冼星海、江豐、石魯、孫鴻儒、楊作材、屈伯川、陳康白、林迪生等一大批著名專家學者曾在這里執教、任職;李鵬、葉選平、布赫等30多位黨和,武衡、彭士祿等16位兩院院士和300余位省部級以上黨、政、軍、教育、科技、新聞、文化界的領導和著名文學家、藝術家、科學家、教育家曾在這里學習和工作過。
延安大學依山傍水、蒼松翠柏、亭臺廊榭,高樓與窯洞錯落有致,延河與楊家嶺交相輝映。校園建有蘭惠園、同心園、文匯山公園,首任校長吳玉章先生、文學大師路遙先生的塑像矗立校園,形成了獨特的人文景觀。新世紀,延安大學師生員工決心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同心同德、加快發展,努力把延安大學辦成既有傳統精神,又具有時代特色的高水平綜合大學。
錄取分數線
年份 | 最高分 | 平均分 | 最低分 | 省控線 | 批次 |
---|---|---|---|---|---|
2017 | 565 | -- | 510 | 449 449 | 一批 |
2016 | -- | 543 | -- | 470 470 | 一批 |
2015 | -- | 541 | -- | 480 480 | 一批 |
2014 | -- | 561 | -- | 503 503 | 一批 |
2013 | 564 | 533 | -- | 485 485 | 一批 |
2012 | 583 | 545 | -- | 517 517 | 一批 |
2011 | 596 | 558 | -- | 540 540 | 一批 |
2010 | 612 | 567 | -- | 556 556 | 一批 |
2009 | 593 | 551 | -- | 537 537 | 一批 |
2008 | 576 | 541 | -- | 527 527 | 一批 |
西安石油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30西安石油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19陜西科技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1:0:07西安財經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