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專業簡單來說就是學生由原專業轉入另一專業學習。很多高校在大一或者大二結束的時候,會給一部分學生轉專業的機會。然而,各大高校都或多或少會對學生設置一些門檻,這些門檻或高或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學校的規定會有很大的差別。如果你想大學轉專業,志愿填報時一定要提前看一下你報考學校轉專業的門檻!以下是上海體育學院轉專業政策規定及條件,供考生參考。
第一條
(一)學生在學習期間對其他專業有興趣和專長的,可以申請轉專業。
(二)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得轉專業:
1.入學未滿一學期或者畢業前一年的;
2.體育單招錄取的轉入其他專業的;
3.藝術類專業轉入非藝術類專業的;
4.體育類專業轉入非體育類專業的;
5.處于違紀處分期間的。
第二條
因創業申請休學或入伍退役后復學的學生,因自身情況需要轉專業的,學校將予以優先考慮。
第三條
學生轉專業應由本人向所在學院提出申請,經所在學院同意并推薦,由擬轉入學院考核并同意,教務處審核,分管校領導批準,經公示一周無異議后方可轉入。
第四條
學生轉專業后,原已獲得的學分中,符合轉入專業本科培養方案規定要求的,經轉入學院和教務處確認后,予以承認。
第五條
根據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和社會對人才需求情況的發展變化,學校在必要時可以適當調整部分學生的專業。
上海體育大學創建于1952年,原名華東體育學院,1956年更名為上海體育學院,是新中國成立最早的體育高等學府。學校原為國家體委直屬高校,2001年起,由國家體育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2017年以來,入選國家“雙一流”和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序列。2023年6月,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上海體育大學。學校堅持辦學方向,著力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建構“五育并舉”育人格局。堅持探索人才培養、學術創新、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對外開放發展的體育特色創新發展路徑,扎根中國大地建設世界一流體育大學。堅持特色性應用研究型辦學定位,秉持“身心一統,兼蓄競攀”校訓,承載“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弘揚體育文化”的光榮使命,踐行“為了師生終身發展”的根本理念和“身心一統、德技相長、文理兼修、服務社會”的辦學思想。
黨和國家始終關心支持學校發展。近年來,先后視察我校中國乒乓球學院巴布亞新幾內亞培訓中心,給在我校駐訓的巴新學員復信,在2022北京冬奧張家口賽區視察我校師生團隊科研創新項目情況。
學校現有楊浦、徐匯、松江3個校區,及江灣、黃浦教學點。占地面積超1100畝,校舍建筑面積約37萬平方米。
學校于1981年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86年成為我國體育院校首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之一。現已形成以體育學為主干,高水平交叉融合理學、醫學、文學、工學、管理學、法學、藝術學等學科門類的學科體系。在第四輪全國學科評估中,我校“體育學”獲得A+最高等級。現有本科專業24個。其中,國家級、省市級一流本科專業13個。國家級、省市級一流本科課程24門,基本覆蓋我校所有本科專業。現有體育學、心理學、醫學技術、新聞傳播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等6個一級學科學術碩士學位授權點,有體育、旅游管理、新聞與傳播、應用心理學、工商管理等5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體育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及其所屬體育人文社會學、運動人體科學、民族傳統體育學、體育教育訓練學等所有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并自設體育管理、體育工程學、運動康復學、反興奮劑學、體育傳播學等5個二級學科博士點。
1、了解轉專業的限制與信息
各高校轉專業都有一定的條件和限制。一般而言,轉入冷門專業相對容易,轉入一些比較熱門的院系對學生的成績要求很高,而且轉專業的名額也少。
同時,各高校對轉專業的名額都有規定。所以在轉專業之前一定要提前找專業老師進行詢問允許轉專業所具備的條件。因為不同的學校,它的限制也不一樣。了解信息之后,提前做好準備。
2、努力取得優異成績
成績在轉專業的條件當中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有些熱門專業對名額限制較高,每個專業的限制名額只有幾名。
在實際操作中,都是以成績的排列來決定誰能成功轉專業,所以在大學期間一定不能掛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取得優異的成績。
3、辦好申請程序
教務根據轉入專業的辦學條件,向全校公布轉入專業的接受名額。在這之前,要根據學校的規定提交相關材料。
上海體育學院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5 10:0:27上海震旦職業學院是本科還
時間:2024-07-15 10:0:01上海電機學院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5 09:0:26上海商學院本科招生網登錄
時間:2024-07-15 09: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