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險基數簡稱社保基數,是指職工在一個社保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進行確定。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計算用人單位及其職工繳納社保費和職工社會保險待遇的重要依據,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體數額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而定。
個人買社保一個月費用要交多少錢
社保的繳存額度是由繳存基數決定的。沒有統一的規定。
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全國的社保繳費基數都是不一樣的,交的費用與當地上一年度社平工資有關,因為每個城市的社平工資不同,一線城市往往比二三線城市繳費基準高。養老保險需要在退休前累計繳納15年即可。繳納的費用越高越好,交的越多,交的年限越長,退休時領取的退休金就越多。但是也要結合自身的經濟條件,如果有足夠的錢,還是建議交較高的檔位。
以下繳費比例僅供參考:
社保繳費=繳費比例繳費基數:
1、繳納社保基數的上限就是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倍,下限為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
2、社保一繳費比例
醫療保險:單位承擔8%,個人承擔2%;
養老保險:單位承擔22%,個人承擔8%;
生育保險:單位承擔0.8%,個人不承擔繳費;
工傷保險:單位承擔0.8%,個人不承擔繳費;
失業保險:單位承擔2%,個人承擔1%。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基礎養老金=÷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2×繳費年限×1%
注: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