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今年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已順利完成�?v觀活動的整個過程,呈現出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1 、實踐鍛煉與課堂學習相結合。把課堂學習作為社會實踐活動的基礎和依托,把社會實踐活動作為課堂學習的鞏固和延伸。同學們在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服務于社會的同時,也在社會這個大課堂中得到鍛煉和提高。真正實現了“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的社會實踐活動的宗旨。
2、短期活動與長期服務相結合。由于受時間、人力、物力等因素的制約,社會實踐活動只能集中在一段時間內進行,從而影響了活動的覆蓋面和實效性。為了使社會實踐活動逐步走上長期化、規范化的道路,我們采取了一些切實有效的措施,例如社區服務小分隊與社區簽訂共建協議,定期為社區的道德建設和文化建設服務。
3、突出重點與全面參與相結合。弘揚民族精神、素質拓展、國防教育等社會實踐活動由校德育處和校團委統一組織。社區服務、社會調查等活動由學生分散進行。不少同學還把自己的所看、所思、所想記錄下來,編寫日記,撰寫調查報告,為交流總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認真總結、及時消化,社會實踐活動圓滿結束。
社會實踐活動啟動之前,校團委就明確要求各支部在活動前要做好準備工作,活動中要做好記錄工作,活動后要做好總結工作,保證實踐過程的完整性。開學伊始,團委又及時下發了通知,對社會實踐活動的總結消化工作進行了詳細的部署。9月11日下午還以團支部為單位,集中安排了“實踐歸來話成就”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經驗交流會。評選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支部。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這項活動使同學們有機會深入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在社會這個大課堂中接受教育、磨練意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從而成為走向社會的一次“彩排”和“預演”。當然,作為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社會實踐活動只有不斷適應社會和教育形勢的發展變化,進一步整合和引入校內外資源,創新活動內容和形式,拓寬活動渠道和途徑,在完善機制、強化指導、提升功能上狠下功夫,推動社會實踐活動向長期化、規范化、陣地化方向發展,才能更好地贏得學生的歡迎、學校的支持、社會的關注,使社會實踐活動永葆生機和活力。
大學生志愿活動實踐報告范
時間:2023-09-19 03:0:43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時間:2023-09-14 18:0:07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
時間:2023-09-17 18:0:12大學生假期實踐總結報告范
時間:2023-09-14 19: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