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的特點有:詩歌的內容是社會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詩歌有豐富的感情與想象、詩歌的語言具有精練、形象、音調和諧、節奏鮮明等特點、詩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為單位,而是以行為單位,且分行主要根據節奏,而不是以意思為主。
1、詩歌的內容是社會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
用確切的字眼直接陳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語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辭藻的華麗,顯現出質樸無華的特點,但平淡中蘊含深意。不把意思直接說出來,而是藏在形象中,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讓讀者自己展開想象,思而得之。
2、詩歌有豐富的感情與想象:
抒情言志,飽含豐富的思想感情也是詩歌的一大特性。例如抒情詩是一種以藝術形象來反映生活的藝術形式,抒發詩人在生活中激發起來的思想感情的詩歌。簡單地講抒情詩具有含蓄性、主觀性、個性化、詩意化等特征,有的還會體現時代特色。
3、詩歌的語言具有精練、形象、音調和諧、節奏鮮明等特點:
與其說朝代詩歌特點不如說是不同作者的特點。李清照前期婉約詞訴女兒情思,后期戰亂分離多是離別思苦,變化很多的如李白,年輕恣意瀟灑,追求理想豪邁,貶黜愁灑瘋活,不同人風格各異,不可同語。
4、詩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為單位,而是以行為單位,且分行主要根據節奏,而不是以意思為主:
詩歌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象,語言凝練而形象性強,具有鮮明的節奏,和諧的音韻,富于音樂美,語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結構形式的美。且詩歌是一種最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樣式,它飽含著豐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來表現,而且在精煉與和諧的程度上,特別是在節奏的鮮明上,它的語言有別于散文的語言。
概念簡述:
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是用高度凝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并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漢族古代不合樂的稱為詩,合樂的稱為歌,現代一般統稱為詩歌。它按照一定的音節、韻律的要求,表現社會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
詩歌起源:
古時候,古代信息技術不發達,所以人們從這一個地區到那一個地區傳遞信息都非常不方便,于是他們將寫好的詩編成歌,而詩歌就從人們的口中傳遞。詩歌起源于上古的社會生活,因勞動生產、兩性相戀、原始宗教等而產生的一種有韻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形式。早期詩歌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學特質的文學樣式,它來源于上古時期的勞動號子(后發展為民歌)以及祭祀頌詞。詩歌原是詩與歌的總稱,詩和音樂、舞蹈結合在一起,統稱為詩歌。
中國詩歌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遺產,如《詩經》《楚辭》和《漢樂府》以及無數詩人的作品。歐洲的詩歌,由古希臘的荷馬、薩福和古羅馬的維吉爾、賀拉斯等詩人開啟創作之源。詩、歌與樂、舞是合為一體的。詩即歌詞,在實際表演中總是配合音樂、舞蹈而歌唱,后來詩、歌、樂、舞各自發展,獨立成體。以入樂與否,區分歌與詩,入樂為歌,不入樂為詩。詩從歌中分化而來,為語言藝術,而歌則是一種歷史久遠的音樂文學。
表現手法:
詩歌的表現手法很多,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傳統表現手法有“賦、比、興”。
1、賦:是直接陳述事物的表現手法。
2、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繪事物,表達思想感情。
3、興:是托物起興,即借某一事物開頭來引起正題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現思想感情的寫法。
這三種表現手法,一直流傳下來,常常綜合運用,互相補充,對歷代詩歌創作都有很大的影響。詩歌的表現手法自歷代以來不斷地發展創造,運用也靈活多變,夸張、復沓、重疊、跳躍等等,難以盡述。但是各種方法都離不開想象,豐富的想象既是詩歌的一大特點,也是詩歌最重要的一種表現手法。在詩歌中,還有一種重要的表現手法是象征。象征簡單說就是“以象征義”,但在現代詩歌中,象征則又表現為心靈的直接意象,這是應予注意的。
預祝高考成功的古詩詞名句
時間:2023-09-19 06:0:28表達感恩老師的經典的古詩
時間:2023-09-16 18:0:14描寫感恩老師的古詩詩句大全
時間:2023-09-14 01:0:50關于感恩老師的經典古詩詞8
時間:2023-09-13 08: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