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書本所學的,書本只是教會我們企業的一定金額要通過銀行轉賬來操作,但沒有具體說明為什么要這樣做,這樣做會產生什么風險(從前輩了解到的審計知識)等,感悟所學太膚淺,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對知識的把握沒有透徹。
2、采購發票進項抵扣問題
企業采購貨物等會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銷售會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期間要繳納增值稅。以前只是停留在企業取得了增值稅專用發票,而沒有注意取得過程中發生的一些問題,通過此次的實習,企業采購貨物應當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對購進的貨物憑票會計處理,期末對增值稅的銷項-進項等進行計算增值稅。但在該公司發生了一個問題,并對會計處理表存在問題,發現的問題如下:
采購原材料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待抵扣稅額
貨:銀行存款
期末增值稅專用發票認證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貨: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待抵扣稅額
如未去稅局認證則直接留在應交稅費中
企業上述處理主要是考慮了平衡每個月的稅負,因為增值稅專用發票有180天的認證期(2010.1.1以前取得的只有90天的認證期),企業通過對專用發票的認證時間來控制企業當期的進項稅額,而達到平衡企業當期增值稅。
問題是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的應交稅費的明細科目中沒有待抵扣稅額這個明細科目,這樣的話此明細科目是企業自己增設的,因此如果稅局來檢查的話肯定會了解到些情況。綜合考慮企業的情況認為這樣處理會比較合理:
購進貨物
借:原材料
預付賬款-待抵扣稅額
貨:銀行存款
期末增值稅專用發票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貨:預付賬款-待抵扣稅額
期末沒有去認證的放在預付賬款中
3.原材料采購涉及暫估的問題
企業采購原材料通常會由于銷售方的原因而遲遲沒有開具發票的問題,企業沒有取得銷售方的發票通常不能依此確認原材料的所有權問題,根據資產的定義,資產是指企業由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預期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企業的這些交易由于沒有發票,故不能確認為企業的一項資產。期末企業對這部分資產已經使用的情況下,應當對些部分的存貨進行暫估入賬,暫估入賬又涉及稅費的問題、發票何時才能到達的問題,綜合所見實務中的幾種暫估入賬的處理對其進行的思考如下:
第一種方法:
借:原材料(材料價款和稅費)
貨:應付賬款
月初紅字沖回
借
大學生單位實習證明格式模
時間:2023-09-16 03:0:16大學生暑假實習證明通用模
時間:2023-09-19 16:0:03大學畢業生實習證明模板(
時間:2023-09-20 00:0:40大學生畢業實習證明通用模
時間:2023-09-14 2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