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是二線城市,該市是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教、交通中心和西南地區重要的交通通信樞紐、工業基地及商貿旅游服務中心。
貴陽是二線城市。
貴陽,貴州省省會,是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教、交通中心和西南地區重要的交通通信樞紐、工業基地及商貿旅游服務中心。“貴陽”因位于境內貴山之南而得名,已有400多年歷史。古代貴陽盛產竹子,以制作樂器“筑”而聞名,故簡稱“筑”,也稱“金筑”。貴陽又稱“林城”、“筑城”,是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門戶,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城市,全國重要的生態休閑度假旅游城市。轄6區1市3縣,4個國家級開發區,總面積803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80.2萬人。先后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城市、中國避暑之都、中國最佳表現城市等30多項榮譽稱號。
貴陽風光旖旎,是一座“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綠帶環繞,森林圍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具有高原特色的現代化都市,中國首個國家森林城市、循環經濟試點城市。以溫度適宜、濕度適中、風速有利、紫外線輻射低、空氣清潔、水質優良、海拔適宜、夏季低耗能等氣候優勢,榮登“中國十大避暑旅游城市”榜首,被中國氣象學會授予“中國避暑之都”稱號。
良好的生態環境、適宜的居住條件、便利的招商政策,使貴陽的招商引資規模不斷擴大、引進企業質量越來越好。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3537.96億元,增長11.3%,經濟總量在省會城市中上升1位,經濟增速連續7年位居省會城市前2位,城市綜合實力在中國百強城市中列第41位,上升9位。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4.2∶38.8∶57;高技術產業增加值142.91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8.3%;預計非公有制經濟總量占全市經濟總量的55%,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3850.6億元,增長18.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35.28億元,增長11.7%;外貿進出口總額29.92億美元,增長25.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77.77億元,增長8.0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206.9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產銷率95.3%,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綠色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39%,成為中國綠色發展優秀城市和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大數據企業主營業務收入800億元,增長21%,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業務收入145億元,增長20%,網絡零售交易額78.44億元,增長45%,占全省比重分別超過50%、70%、59%;成交技術合同2947項,增長136%,對外輸出技術合同金額43.98億元,增長279%;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1.19件,在西部省會城市中名列前茅,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全社會研發投入預計50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1.42%。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地表水國控、省控斷面水質優良率93%以上,南明河治理順利實現除臭目標;新增城市公共綠地112萬平方米,森林覆蓋率48.66%;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95.1%,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在全國74個重點城市中列第9位。公立醫院全面取消藥品加成,實行零差率銷售;466個村通過"三變"改革實現農民變股東9.22萬人,帶動1.67萬農村低收入困難群眾穩定增收;營改增政策性減稅、政府性基金降費等為企業減負28.78億元;全年新增市場主體12.3萬戶,新增注冊資本5279億元。新增城鎮就業23.19萬人,其中: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82萬人;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2186元、14264元,分別增長9.1%、10%;農村低收入困難群眾人均保障標準提高到4800元/年,城市低保家庭人均保障標準提高到7500元/年;以更大的力度、更扎實的舉措推進"菜籃子"工程建設,新建高標準蔬菜保供基地11600畝,蔬菜產量達到5000萬公斤以上,蔬菜價格穩中有降,物價整體水平保持穩定。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3798.45億元,增長9.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299.47億元,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經濟增速有望連續6年位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一,經濟總量持續增大,全面小康指數在全國294個地級城市中位列第49名,榮獲“影響中國”2018年度城市稱號。新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1%,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指數達到45.3,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1.7%,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1%,分別比上年提高0.36和0.67個百分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完成82.78萬畝,種植特色農產品200萬畝,鄉村旅游收入150億元,新增省級農業高效示范園區4個,新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161個,成功舉辦貴州省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等系列活動,一、二、三產業加快融合,一產增加值完成153.1億元,增長6.6%,現代農業增加值占一產增加值比重提高到39%。工業企業加速轉型。“雙千工程”“萬企融合”行動強力推進,全年新引進工業項目276個,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2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4%,“千企改造、一企一策”完成投資175億元,4個項目成為國家2018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貴州工業互聯網平臺成為國家2018年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吉利汽車批量生產,吉利汽車發動機、漢能漢瓦產品順利下線,上云工業企業超過500個。現代服務業提檔升級。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提高到53%,觀山湖現代服務產業試驗區成立;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余額分別達到11357.44億元和12412.75億元,增長5%和19.3%,中國進出口銀行貴州分行營業,浙商銀行貴陽分行籌建;接待游客1.88億人次,增長26.7%,實現旅游總收入2456.56億元,增長31.2%,入境游客54萬人次,增長32%,新增4A級旅游景區3個,榮獲2018年度全國最佳優質旅游城市,連續四年榮膺全國最佳避暑旅游城市,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加快推進;建成貴陽農產品物流園、普洛斯配送中心等大型物流基地,成為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
行政區劃。貴陽市土地總面積8034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4.56%。全市轄六區一市三縣,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一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一線城市(4個)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
新一線城市(15個)
成都、重慶、杭州、武漢、西安、鄭州、青島、佛山、長沙、天津、蘇州、南京、東莞、沈陽、合肥、昆明
二線城市(30個)
福州、無錫、廈門、煙臺、長春、南昌、濟南、大連、貴陽、溫州、寧波、泉州、南寧、金華、常州、珠海、惠州、嘉興、南通、中山、保定、蘭州、臺州、徐州、太原、紹興、廊坊、哈爾濱、石家莊
三線城市(50個)
海口、汕頭、濰坊、揚州、洛陽、呼和浩特、烏魯木齊、唐山、鎮江、鹽城、湖州、贛州、漳州、臨沂、馬鞍山、揭陽、江門、桂林、邯鄲、泰州、濟寧、咸陽、蕪湖、三亞、阜陽、淮安、遵義、銀川、衡陽、上饒、柳州、淄博、莆田、綿陽、湛江、商丘、宜昌、滄州、南陽、連云港、蚌埠、駐馬店、滁州、邢臺、潮州、秦皇島、肇慶、荊州周口、清遠、宿州、威海、九江、新鄉、信陽、襄陽、岳陽、安慶、菏澤、宜春、黃岡、鄉安宿遷、株洲
滁州現在是幾線城市,
時間:2024-02-10 03:0:05黃山現在是幾線城市,
時間:2024-02-10 03:0:03安慶現在是幾線城市,
時間:2024-02-10 03:0:24銅陵現在是幾線城市,
時間:2024-02-10 03:0:36